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聽上去雖然通俗易懂,但音節和諧圓滿,景象清新生動,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受。其實最早的時候,清明只是個簡單的節氣,不過,它和寒食節只差了一天,而寒食節又是人們掃墓的日子,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這兩個節日便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每到這個節日,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們,就要帶上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來到自家的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把紙錢焚化最後叩頭祭拜。不管離家多遠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回到家裡給祖先掃墓,如果實在脫不開身的話,也必須有一份心意才行。這是古人留下的傳統習俗,同時也是對先人的尊重。不過,隨著返鄉的人數增多,農村這類人也開始多了起來,很多農民都看不慣,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這種人就是大家常說的“偽城裡人”,什麼叫做“偽城裡人”呢?通俗一點的講就是指,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由於工作的原因,他們平時根本不回家,只有等到節假日的時候,才會回到家中探親。這種人為了賺錢養家,不惜背井離鄉,獨自一人去外面打拼。按理說,具備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大家都應該鼓勵才對,可為什麼農民會看不慣呢?

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首先,大家對農民工還是很歡迎的,但是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回到村裡以後,就開始表現自己的優越感了,沒事總愛講大道理,別人家遇到點小事情,他也要發表自己的看法,還說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碰到這樣的情況,大家心裡自然是反感了。

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除此之外,他們還很嫌棄農村的生活,比如說回到農村以後,見大家都用柴火燒水做飯,就覺得這樣太不衛生了,上個廁所沒有馬桶和水衝,就覺得這樣太不講究了,村裡面沒有寬帶和網絡,就覺得這樣太沒意思了,總之,他們就是嫌棄農村不好。

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在很多農民看來,這些“偽城市人”就是窮講究,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去城市生活兩天就嫌棄這嫌棄那,要是城市真的那麼好,為什麼還要回來呢?不過,人家是清明回來祭祖的,這是傳統也是一種習俗,農民看不慣也沒有辦法。

清明節快到了,這類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看不慣,但卻沒辦法

對於此事,你們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