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只聽說過清華北大,卻沒聽說過清北校友取得的成績?'

"
"
為什麼你只聽說過清華北大,卻沒聽說過清北校友取得的成績?

中國現有中央委員204人,如果我們將這204人看作是最有權勢的一群人,想必不會有異議。而在現有的204位中央委員中,北大出身的有14人,清華12人,佔比超過12%。

如果我們把這個標準放低,一口氣將門檻降低到副省部級以上(含),那麼這個數字為:北大現任副省部級以上幹部126人,清華64人。

官場之外,清北校友在商場裡的表現也不容小覷。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清華共有152位校友登上福布斯排行榜,而北大為143位。即便是在公認的最不看重學歷的互聯網領域,清北都佔據著一席之地。隨便舉幾個例子:張朝陽、王興,還有剛剛“宏彥獲水”的李彥宏。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這些人都確乎掌握著當今中國的命脈,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為什麼大家會感覺清華北大很厲害,而清北校友不厲害呢?

第一,是宣傳量級的不同。

高考,幾乎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青春記憶。經過高考的人,即便不把清北視為目標,也能清楚地知道考上清北的難度到底有幾何,身邊也大多有那麼幾個考上清北的幸運兒。而真正的成功人士,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觸到的。

每年的6月,幾乎完全是高考宣傳月,不管想不想看,關於高考的資訊一直圍繞著大家。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了解官場上、商場上清北校友到底做出了什麼貢獻和成就。大眾媒體和人們的認識,也不會聚焦在成功人士的學歷背景上。畢竟對這種量級的成功來說,學歷實在是太微不足道的因素了。拿學歷去分析這些人的成功,恐怕才是真的會讓人發笑吧。

說來殘忍,對大多數人而言,和清北的差距好歹還能用分數來表現,而和那些成功人士的差距,不僅看不見,甚至連別人在哪裡都不知道。

第二,是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

我非常厭惡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叫做“戲子家事天下聞,將軍孤墳無人問。”這句話為什麼毫無道理呢?因為這樣的情形,明明就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呀。

有人說,你這個回答太庸俗了,難道清北校友的成就僅僅就是當大官,發大財嗎?

當然不是了,只是清北校友在學術上取得的成就,並不是沒有宣傳呀,而是你主動選擇不去看那些宣傳罷了。或者換句話說,是沒多少人能看得懂這些宣傳罷了。在這些成果真正落地之前,根本沒多少人能明白這些成就意味著什麼,而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問“這有什麼用?花裡胡哨。”

成名成腕,本來就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進入清北,只不過是將萬分之一的成功率,變成千分之一的概率罷了。清北對於普通人來說,真正的意義不在於上限有多高,而是保證下限不會太低。不信的話,在畢業季的時候聽一下清北畢業生對於職場選擇的討論,就全明白了。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這個社會,所有的成功者都被清北校友佔據,如果上了清北就一定會成功,那才是中國社會真正的悲哀呢。

ps.在許多諸如人大附的名校(高中)裡,優秀的孩子已經不參加高考了。2019年,參加高考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是失敗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