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齊國的貴族,以及由姜姓分出的呂、丁、高、國、慶等姓氏'

"
"
說說齊國的貴族,以及由姜姓分出的呂、丁、高、國、慶等姓氏

周王國建立,大封功臣與親族為諸侯。齊國首位國君是齊太公呂尚,字子牙。齊國國君皆為姜姓呂氏。齊太公八十歲出山,活到132歲,統治齊國約五十年,其後代除了齊國國君這一主系,還有呂不韋、呂后等人。呂不韋,建立了秦帝國;呂后,如果操作得當的話,可以把漢帝國改為呂帝國。

齊丁公呂伋,齊國第二代國君,是齊太公的兒子,他的後代,除了齊國國君這一主系,還有丁氏一系,另外還有崔氏一系,齊丁公的一個兒子季子,封於崔邑(今山東省章丘市一帶),其後代以崔為氏。魏晉南北朝直到唐朝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一直是漢人北方大族。

《尚書·顧命》記載,齊丁公參加了周康王的即位大禮。

齊國第二代國君齊丁公、衛國第二代國君衛康伯、晉國第二代君主晉侯燮,同周公旦之子魯侯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三位諸侯以珍寶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子熊繹卻未得分賞。後來春秋時代的公元前530年,楚靈王仍忿然提起此事,說明建立楚王國與周王國分庭抗禮的原因。

《禮記·檀弓上》記載:“太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說明齊國與周王的關係密切,以至於齊太公等五代齊侯,去世以後皆被離開山東,埋在周,作為周王的從葬。

齊文公,齊國第八代國君,他去世後,主係為齊國國君,旁系則封於高邑(今河南省禹縣),稱為公子高。公子高的孫子高傒為齊國上卿,迎立齊桓公有功,後與管仲糾合諸侯結盟,有功。桓公命傒以高為氏,世為上卿,其後裔為渤海高氏,名人有高歡,建立了南北朝北齊帝國。

與高氏同時登上歷史舞臺的還有國氏,同樣是齊太公的後代。

齊桓公,齊國第十二代國君,春秋霸主,其後代,有齊國國君的主系呂氏,還有慶氏、桓氏、東郭氏、盧蒲氏等等。其子公子無虧,生子公孫慶克,其後代為慶氏,而桓氏名人則有後來的西楚大將桓楚、東晉權臣桓溫、桓玄,等等。

齊桓公之子齊惠公,有一個兒子字子欒,其後代以欒為姓氏;還有一個兒子字子高,亦即公子祁,其後代以高為姓氏,形成山東高氏。

山東高氏與渤海高氏,是不同的兩支,但在齊國時期,兩支高氏皆為貴族。

國氏、慶氏、崔氏、欒氏、兩支高氏,都世代為齊國權臣。春秋後期,齊莊公二世在位期間,慶氏、崔氏、東郭氏、盧蒲氏,這些齊桓公的後代們,又鬧出了一場熱鬧戲劇。

那時,齊桓公的一位女性後代,東郭氏後裔,嫁給了棠公,稱為棠姜。棠公去世後,棠姜成了寡婦,大夫崔杼,子爵,諡號為崔武子,前往弔唁,發現棠姜貌美,當場與這位未亡人成其好事,很快就娶了她。

棠姜的兄弟東郭偃,因為大家是同姓,都是姜姓,都是齊太公後代,同姓不婚,所以表示反對,但反對無效。

前548年,齊莊公二世也看上了棠姜,與棠姜私通,被權臣崔杼聯手另一權臣慶封,將其謀殺,崔杼另立齊莊公的弟弟齊景公。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

齊國太史記載說:“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殺了太史,但是太史的二弟接著這樣寫,後來也被崔杼殺了,太史的三弟繼續這樣寫,崔杼懾於其決心,沒敢再下手。南史氏聽說太史兄弟接連被殺,拿了照樣寫好了的竹簡前去,打算繼承太史兄弟,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放心回去。

齊莊公在崔家被殺,晏子立在崔氏的門外,他的手下人說:“您也要為君王而死嗎?”晏子說:“他是我一個人的國君嗎?我為什麼要為他而死?”開了大門,晏子進去,頭枕著齊莊公屍體哭起來,依禮數跳躍三次,以表哀悼以後才出去。有人對崔杼說:“一定要殺了他!”崔杼說:“他是百姓所敬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齊莊公被謀殺,事發後,他部下的勇士紛紛自殺,以報答齊莊公的知遇之恩,只剩下勇士盧蒲癸、盧蒲嫳兄弟,(嫳,音PIE,四聲,性急易怒),他們沒有自殺,目的只有一個,他們發誓要為齊莊公報仇。於是,他們使出了一連串連環毒計,開始了殘酷的復仇計劃,他們先是挑撥慶封與崔杼的關係,然後又讓慶封挑撥崔杼家裡的關係。

上古時期的中國人與後世的中國人不太一樣,後世的中國人,被專制折磨得變了形,而上古時期,在秦始皇建立秦帝國以前,還沒有專制,因此,上古時期的中國人,個性鮮明,重信義,守承諾,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知恩圖報,快意恩仇。

在崔家,棠姜生的兒子崔明得寵,崔杼廢掉原來的繼承人崔成,改立崔明為繼承人,準備以後讓他繼承子爵爵位。前546年,崔杼前妻之子崔成、崔強,在慶封慫恿下,殺了棠姜為棠公所生之子棠無咎、以及棠姜的弟弟東郭偃,棠姜聞訊自殺。崔杼氣昏了,急忙去找慶封幫忙除逆子,慶封趁機大開殺戒,殺崔成、崔強。崔杼見家破人亡,也絕望自殺,只剩下崔明逃到魯國。

盧蒲兄弟先滅了崔家,初步報仇。

之後,慶封便獨相齊國。盧蒲嫳做慶封的家臣,慶封到他家裡,見他的妻子貌美,便和她私通,自此就把政權交付給他的兒子慶舍,自己帶領妻妾財幣,搬到盧蒲嫳的家裡,共在一處,飲酒歡謔,兩家妻妾,彼此相通,從此關係更加密切。

後世,一些齊人移居島國,把這些出格的做法帶到了島國,當然,也帶去了好的東西,比如,殺身成仁。齊人最後一次大規模自殺是楚漢相爭時期,齊王田橫不願投降劉邦,自殺,隨後,他部下的五百壯士一起自殺。而自從漢武帝加強專制之後,中國人的這些為自身權利而戰的個性就不復見於史籍了。

盧蒲癸做慶封兒子慶舍的家臣,盧蒲癸、慶舍皆為勇士,慶舍把女兒嫁給盧蒲癸為妻,從此翁婿相稱,更加親密。

盧蒲兄弟利用慶封父子的信任,麻痺他們,並挑撥慶氏與高氏、欒氏的關係。前545年秋,在太廟祭祀姜太公的時候,盧蒲兄弟和高氏、欒氏突然發難,襲殺了慶舍。慶封不敵,慌忙出逃,逃到了吳國,後來被入侵的楚王所殺。

至此,齊莊公大仇得報。後來,盧蒲兄弟也被放逐到了燕國,不過他們已經沒什麼遺憾了。

繼位的齊景公也養了三名勇士,即公孫接、田開疆、古也子。晏嬰因為三士狂妄無禮,怕他們也像盧蒲兄弟那樣鬧出亂子,影響穩定局面,於是向齊景公進言翦除之,他準備了兩個桃子給三位壯士吃,結果三人相爭,每個都認為自己功勞都很大,最後三名勇士全都慚愧自殺,這就是“二桃殺三士”的典故。

齊景公在位五十八年,國內局勢比較平靜,齊國有了一大段很長的平穩時期。

PS1:姓氏欒有三個來源,1,晉靖侯的孫子賓被封於欒邑(今河北省欒城縣),其後代以欒為姓氏,後來成為晉國的望族之一。2、齊惠公的兒子子欒,其後代以欒為姓氏。3、匈奴王姓氏為攣鞮(DI,一聲)氏,其後代漢化,改為姓氏欒。

PS2:姓氏國,兩個來源,1、齊國齊太公呂尚的後代,以國為姓氏。2、鄭國鄭穆公的兒子子國的後代,以國為姓氏,其名人包括改革家子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