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明代洪武年間,在朝廷的規劃之下,開始了數次由西往東,跨越半個中國的人口大遷移。充實到東部各地的人口中,膠東半島區域多數是雲南地方的烏撒衛軍戶。其中有一個姓胡的家族,也在這次遷移中,來到了山東一帶。

這一支胡姓族人,於永樂初年到了即墨縣南部的一處濱海區域。這裡瀕臨大海,又處碧水青山環繞之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繁衍生息的絕佳位置,於是就選擇在此地落腳,逐漸修造起了房舍,搭建了供奉列祖列宗的家廟和祠堂,安定下來之後,取名為胡家莊。這塊區域,也就是後來的青島村所在地,在今天的青島市市南區迎賓館景區一帶。

不用多少年頭,最初的胡家莊移民,就發展為三百多戶、丁口萬餘人的大村落。人口多了之後,有些村民就開始向周邊地區擴展。龍口路一帶成了第二個備選的上佳之地,逐漸形新的小村落。由此,原先的胡家莊稱為"上莊"(或作上村),龍口路這裡的村落則稱為"下莊"(或作下村)。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青島市之"青島"二字從何而來

青島市之"青島"二字,細細考究起來,有資料顯示,並非發自清代所稱"膠澳"以後,在明代時期已經有此稱謂。證據之一,明代萬曆年,曾有即墨令許鋌在疏文《地方事宜議》中提到,即墨縣南邊海上諸島的居住情況,"島人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這裡的"青、福、管、白馬"等稱呼,都是島名,可見"青島"一詞,在明代即有。後來朝廷根據許鋌疏文中的建議,開放了青島口,海運貿易由此而生,才有了後來的金口、膠州等商賈雲集的港口碼頭。

持這種提法的地方學者,認為胡家莊即最早官方所稱"青島村","青島一詞"由此而來,文獻就是明證。但是即墨令的疏文中,沒有明確表示,這"青島"究竟指代何處。因此學界還有一種聲音,認為"青島"之名,發端於近海的一處形似海螺的小島,隨後借其名,將附近村落稱為"青島村",此名稱進而擴展到周邊的海灣、山地等,稱為青島灣、青島山。

對於"青島"一詞,是指膠州灣入海口的海上"小青島",還是胡家莊所在的陸地"青島村"?學術討論原本就是自由的,雖然各持己見,卻不會像執著的思維,爭執到你死我活。不管怎樣,明代以降,青島逐漸發展成為商貿繁榮的沿海城鎮,這是毋庸置疑的。

到了明代萬曆年間,青島一地口岸已經開始運作,至清代,臻於鼎盛,比如金口、女姑口、青島口,都是非常熱鬧的港口,天后宮碑文中描述為"旅客商人云集於此"。到1891年,清廷安排章高元駐守此地,膠澳(青島)正式建置時,胡家莊一帶,原先是泊船晒網的空地,已經濟比較繁盛,作坊、商鋪鱗次櫛比,胡家莊也就變成了青島口的一部分。

據史料記載,《即墨縣誌》的輿圖中,青島口被標註為"行(音杭)街",由此青島口的內側區域都被稱為"街裡"。至民國前後,青島的"街裡"區域正式形成,是以中山路為中心,南至太平路前海,北至濟南路、即墨路火車站,期間老街縱橫交錯,都是很有特色的"裡院"結構。青島有一首童謠,唱道"一二一,上街裡,買書包,買鉛筆,到了學校考第一,"就是由此而來。

青島進入殖民時期之後,人氣興旺,商貿雲集,一躍而成為中國少有的大城市,許多中外商人看到了這裡的"商機",紛紛在這裡置業、開店,如萬寶金樓(首飾)、福生德(茶葉)、瑞蚨祥(綢緞)、謙祥益(布料)、盛錫福(帽子)、亨得利(手錶)等等老字號都彙集於此。三十年代的《青島指南》中,介紹了劈柴院的熱鬧,"以小飯館為最多,鱗次櫛比,不下十有餘家,家常便飯,此為最宜"。鍋貼、豆腐腦、罈子肉,各式海鮮應有盡有,來劈柴院走一走,保證吃到飽腹。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

老青島有句俗語,叫做"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在民國版的《太清宮志》中,記載了青島市第一座天后宮的來歷。首座天后宮,在今天市南區太平路19號,這座宮觀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修造,最初竣工時叫做"天妃宮",因神主媽祖最初稱"妃"而得名,當地鄉民則稱之為"青島大廟"。

根據民國時的《太清宮志》如下記載,"當時往來商船停泊其處,祭禱無地,乃有胡家莊胡善士捐施地皮數廟,以作廟基地,倡諸同善建築。"初建的天后宮,胡家莊一位姓胡善人,叫做胡存約捐資修造的,最初規模較小,只有正殿三間,供奉天后神主,東西配殿供奉龍王和財神,院內按照道家習俗,落成時栽植雌雄銀杏二株,至今繁茂。宮觀建成後,即作為嶗山太清宮的下院,由太清宮道士葛全忠、傅真清入駐住持日常事務,屬道教隨山派。

到了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廷轟然倒掉,也沒有耽擱天后宮的規模擴大,這一年,宮觀的住持道人找到青島村裡胡姓一族(胡氏建造宮觀以來,世代為廟董,天后宮每逢大事,都要與胡氏商議進行,而胡氏每每出資,幫助宮觀渡過難關),共同為天后宮募捐,用募集到的資財,按照道家營造範式和規制,修造了鐘鼓二樓,並建造了一座華麗的戲樓,專供重要年節慶典時候祭媽祖唱社戲,即今天的天后宮大戲樓。

風水輪流轉,今天到你家。朝廷易明為清,康熙皇帝下旨晉封媽祖"天妃"為"天后",因此天妃宮改稱"天后宮"沿襲至今。清代以後,天后宮經歷了三次大修,分別是在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宣統三年(1911年),胡家村的胡氏宗族給予大力支持。在清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青島口岸(碼頭)的商賈、漁船主等集資捐助一片田地,作天后宮香火廟產,並與當時的住持道長陳謙元約定,供奉天后永不典賣。這塊地,是今天的市南區太平路小學用地。

由此推算,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的天后宮,於19世紀末在德國"經營"下開埠的青島(彼時稱為膠澳),"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的諺語無可辯駁。由此,天后宮也當之無愧的成了市區現存明清時期磚木結構建築群之最悠久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天后宮中的建築、匾額

現在的太平路天后宮,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復的。目前佔地四千平米,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平米,規制為二進式合院。有正殿、配殿、前後廂房、戲樓、鐘鼓樓,還有部分附屬房舍,合計殿宇十六棟、八十餘間,外牆樑柱系彩繪點染,是比較典型的道教古建築群。

山門戲樓。大戲樓就是天后宮正門入口,兩層樓閣式建築,重簷歇山頂,門前有旗杆並石獅各一對。二樓舊有懸掛"天后宮"巨匾,三面為二龍搶珠浮雕,下部為波浪式房簷。此意為"進得門來,再無戲簷(戲言)",即"祭拜媽祖不可妄言"的意思。據傳戲樓內珍藏各類古董文物,但未開放過,不知真假,或為"戲言"亦未可知。

岫玉白菜。入山門,一眼可見的是一座巨型玉雕,花白底翡翠白菜,作為進門處的影壁。如此大型的玉雕白菜,還是比較少見的,在玉白菜一側還雕琢了一棵人蔘,有"財(菜)不離身(參)"的美好寓意。不知有沒有提醒遊客注意人身財產安全的用意。

清代石碑。前文說過,天后宮在清代有過三次較大規模的重修,其中在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天后宮修葺後,地方樹立石碑,專門用以記載當時情況。在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戲樓碑記》碑文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由此可以推斷,青島開埠時間應在清乾隆年間,至今已三百餘年,可作為"出生證明"。

雌雄銀杏。二進院落中,有一雌一雄兩株銀杏參天,相傳系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天后宮正殿時所植。天后宮內,各類古木成蔭,戲樓兩側的鐘鼓樓,種植四株冬青,論品種法國冬青、本地冬青各二。前院東西廂門前,有兩株桂花,每年至八月十五前後,滿樹丹桂飄香,意蘊悠長。

媽祖正殿。正殿與天后宮山門對應,殿內供奉的是殿宇正神"天后媽祖"的神位,兩側還有"千里眼"和"順風耳"護法神將。天后宮的媽祖神像,是由整株的樟木雕刻而成,樟木為南方樹種,又稱香樟,有濃郁樟腦香氣,提神醒腦奇效。據說,這一尊神像在媽祖故里的福建莆田,經過了開光分靈的法事,與天后本尊神力等同。木像通高兩米八,為世間木雕之稀有。

黑麵龍神。天后宮配殿龍王殿中,供奉一尊黑麵龍君神主,據說系東海龍王敖廣,龍神面目猙獰,面色黝黑。相傳,當地百姓每逢天旱無雨,就到龍王廟中祈福求雨,但是龍君經常時靈時不靈,鄉民無奈,也是逼急了的念頭,將龍王像抬出廟宇,放在日頭底下暴晒,讓領導親自感受一下民間疾苦。一來二去,就把個面色紅潤的敖廣晒成了大黑臉。小編倒是以為,這會不會是禿尾巴老李的神主呢?

廟內匾額。山門懸掛"慈雲普被"匾額,是1940年鹽商丁敬臣所置。民國時期青島有四大家族(劉子山、傅炳昭、丁敬臣、李漣溪),丁氏佔名其一,曾任青島總商會會長,名副其實的商業大亨;正門有匾額上書"神明默佑",天后俗家名"林默娘",此匾具雙重含義,除讚揚神明外,還有祈求默娘保佑的意思;媽祖正殿掛"神昭海表"匾額,原物在湄洲祖廟,系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御書頒賜,分於湄洲、廈門、臺灣三處神祠懸掛。後此匾被複制懸掛於多地天后宮正殿。青島天后宮的門匾原複製品在上世紀中葉遺失,目前懸掛系湄洲祖廟複製的第二塊;上世紀中,天后宮遭遇衝擊,廟堂損毀嚴重,兩側門懸掛的"海不揚波"、"威武顯靈"匾額失蹤。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天后宮不僅是神靈道場,也是當地人年節民俗活動的重要場所,祝禱、看戲、遊玩無所不有。1897年,德國入侵佔膠州灣,將年輕的膠澳收入囊中後,洋鬼子看上了天后宮及周邊幾個村落的土地,劃定為殖民休閒居住和別墅區,打算強遷村民並拆毀廟宇,胡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胡存約得知此事,與傅炳昭等地方商業領袖聯絡鄉民奮力抗爭,迫使德國鬼子放棄念頭,天后宮得以保留至今。

1936年,青島商民共同集資,對天后宮擴建,這是民國時期的最後一次修繕,臨太平路上新建了大戲樓,解放後曾二度維修。上世紀中期,命運多舛的天后宮又經歷疾風暴雨,廟宇內外遭到嚴重損壞,僅剩戲樓、大殿、配殿以及東西廂房,原有文物、珍藏皆不存,後用作區文化館和少年宮的駐地,一切民俗活動停止。

改革開放以後,全民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1982年青島市將天后宮列為市級文保單位,計劃修復後對民眾開放。至九十年代末,修復完畢闢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1998年1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就是市民今天看到的樣子。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天后娘娘的"晉升"之路

天后,閩南和臺灣語稱為"媽祖",但凡是有港口碼頭、出海作業的地方,都會供奉這位神主,她是船工、海員、商旅和漁民的保護神。公務員法改革以來,實行了"職級並行"的政策,咱們的媽祖娘娘也是從"小小科員"一步一步加油奮鬥,才有了現在主政一方、護佑生靈的位置。

根據民間說法,媽祖原姓林,名默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嶼紅螺鄉,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莆田縣誌》載有林默娘的生平事蹟,"都巡檢林願,妻王氏,生第六個女兒時,地變紫,有祥光異香。因她幾歲尚不開口說話,起名默娘"。默娘即沉默的姑娘之意。

林姑娘雖然不言不語,但是聰慧異常,林默娘尤其在醫藥方面頗有造詣,十六歲時即可為鄉民行醫診病。宋代雍熙四年(987年)秋九月初九日,海上天氣突變,暴雨中有船隻遇險,林默娘奮力搶救遇險船民,不幸被颱風捲去,世壽僅二十八歲。鄉民感念恩義,相傳其羽化登仙。此後鄉民中屢有傳說,說是見到林默娘瓔珞盛裝,在海上顯靈救護船員,救人於危難,奉為"媽祖"。

彼時為宋代高宗時期,朝廷聽聞此事,信奉道教的皇帝趙構即下旨冊封林默娘,紹興二十六年封靈惠夫人,紹興三十年加封為靈惠、昭應夫人,此後屢有奉贈。元代時期,元世祖因其"庇護漕運有功",進一步冊封為"天妃"。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福建水師大破臺灣實現祖國統一,施琅奏清康熙皇帝,稱媽祖有"顯聖助戰"之功勞,康熙准奏,敕封媽祖為"天后","天妃宮"更名為"天后宮",稱呼沿用至今。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歷史| 為什麼'天后在前、青島在後'  '青島村'來歷還有許多爭議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屬原創文章,參考知識點來自互聯網絡和書籍資料。

小編竭力保證文章觀點真實準確,使用未聲明版權的公眾資源。

鑑於水平有限,如有異議請留言,提供有效證據即刪(誰還不是個寶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