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解密:本欄目往期文章中,《劉大學趕考》與《劉大燈籠的故事》兩篇,與青島薛家島的劉家島村有淵源,故事背景就在此地。劉家島村也是一個明朝時的移民村,歷史悠久,與周邊村莊在政經、聯姻上來往密切。

今天要講的是青島西海岸的花科子村,名字不響亮,卻是一個美麗村莊,具有獨特的海島漁村氣質。另本欄目在文章行文上,基本是根據每個村的老年人,在當時講述的語氣整理,所以每篇文章看似結構相同,其實用詞造句卻有差別,若是本村人讀之應倍感親切!這也是編者的用心之處。

小漁村花科子

花科子村,位於長江路街道西南端、濱海大道西北側,東靠石油大學,西近膠南窩洛子村,南隔唐島灣與薛家島南島相望,北鄰王家港村。南海中的牛島和磯島如同兩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相伴左右。村莊佔地200餘畝。2006年,全村有160戶、454口人,居民有宗、蘇林、薛、王等姓,皆為漢族。

據傳,清順治年間,蘇、宗、王、林等姓分別從今膠南靈山衛等地遷來。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薛姓從今膠南靈山衛窩洛子村遷來。諸姓人逐漸繁衍成村。村東北有一山為尖山,山西邊有道溝,故取村名為“尖山溝村”。山體是含有多種顏色的岩石,俗稱“花科石”。清朝末年,遂改村名為“花科子”。據民國版《增修膠志・疆域》載,民國時曾又稱“花科莊”。

小漁村花科子

當初,這片土地上荊棘叢生,雜草遍地,附近生長著密密匝匝的葦草。先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起“草披屋”居住。冬天,用海邊拾來的幹海草擰成繩子,編織起來當“被褥”。夏夜,點燃艾蒿薰趕蚊蟲。後來,建起了“海帶葉子屋”。

先人們墾荒造地,開發山林,耕田牧漁。將荊棘叢生、雜草遍地的山坡、丘嶺,開墾成層層梯田;在海灘建壩形成窪地,造出了塊塊良田。併為它們取了不同的地名,如八分地、一畝二、花子灣、南窪、柳芽子等。

《門前一棵槐》

俗話說,“門前一棵槐,財寶自然來”。村中有棵古家槐樹,樹幹高約13米,直徑約0.6米。為蘇姓先人27歲立家時所栽,樹齡約120餘年。樹冠如同一把巨傘,每到夏日,下面總是坐滿了乘涼、聊天的村民。此樹現仍鬱鬱蔥蔥,枝繁葉茂,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見證著花科子村的歷史。

小漁村花科子

《望海樓》

村東北的尖山,海拔100米,是開發區南端沿海最高的一座山。早年,山頂建有一座觀海樓,為附近兩埠岸村萬姓大戶人家所建。據說,那戶萬姓當時是膠州以南有名的大財主,建樓是為了觀賞山海美景。站在樓上舉目四望,近處淺海碧波盪漾,牛島位於海中央,山海相映、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畫;遠處竹岔島、靈山島、九頂山及小珠山諸峰雄偉壯觀。民國時期,觀海樓被毀。

《靠海吃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起初,村民們就地取材,從山上砍來成材樹木,用山葛子打成的繩子將其捆綁成排,造出“筏子”。搖著它隨波逐流,在南島、老靈石、靈山島附近海域開展捕撈。有一種用柳條皮捻成繩子串聯在海螺殼上的捕魚工具,俗稱“海螺網”,用來捕捉“八帶魚”。停泊“筏子”的地方,稱為“筏子灣”,位於村東200米處的石屋子南側,是當時的小碼頭。“筏子灣”旁有排“船幫石”,用來拴“筏子”。

後來,開始著手造船。那時造的是小木帆船,俗稱“舢板”,有一丈一尺(相當於現6米餘)長,因在船上一般使用海螺網捕魚,有點像釣魚,又名“小釣鉤”。他們駕著這種只有一面小帆篷的小船,每年春分前後出海,憑著祖輩傳承的航海經驗和簡易指南針(羅盤),在東起竹岔島、靈山島,南到江蘇的廣闊海域進行春季捕撈。捕獲的主要有八帶魚、刀魚、黃花、鯧魚、墨魚、鰻魚、大蝦、梭子蟹等。春季捕撈期有近三個月時間。夏季休漁季節,在家務農。冬季,則收拾漁具,為第二年的漁汛做準備。

小漁村花科子

《龍王廟》

村南的海龍王廟,建於1905年。廟內有三尊塑像,面南站立。東側是財神爺,手捧元寶;中間是龍王爺,手持令牌;西側是山神爺,手拿鋼鞭。廟後有一棵大樹,高約14米,樹幹直徑約2米。近看,如同一把巨傘;遠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正面對著大海,昐望出海作業的人們順利歸來。此樹於1961年被伐。廟於1964年被毀。

《英雄譜》

解放戰爭時期,人們踴躍參軍參戰,出夫支前。王忠信,男,現年78歲,1946年參加解放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解放軍某部團長,被授予一級功臣稱號。王忠禮,男,1947年參加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8年病故。宗桂高,男,現年78歲,1946年參加解放軍,建國前加人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解放萊陽、諸城等戰役,為三級傷殘軍人。

《解放後》

早年,村裡水資源缺乏,人們吃水需到2裡外的地方去挑。1951年,オ在山溝處建了一口水井,一直使用到現在。後又在水井上方溝裡築壩,建成一容水2萬餘立方米的水庫。大壩成了一條路,又將溝東和溝西兩個自然村連接起來。1998年,在水庫壩下側建了一大口井,與原來的水井連在一起,徹底解決了水源問題。

20世紀60年代,人們逐漸建起了磚瓦房。昔日那種“黃土牆、草披屋”的舊村落已蕩然無存。1981年,成為靈山衛公社唯一的電視村。改革開放後,人們全住進了磚石、混凝土結構的大瓦房。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科子村人漁農並舉,積極開展海上運輸,用拖頭拖舶向青島市區運送貨物;有兩艘漁輪開展遠洋捕撈;建立了果園,後發展為20餘畝苗圃;開展扇貝、水貂養殖等多種經營。還建設廠房1600餘平方米、搞起了廠房租賃。

本村距區行政中心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依山傍海、環境優美。村內的避暑山莊已形成一定規模、是一處觀光旅遊、休閒養身的好地方。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475萬元,人均純收入6586元。

《“蚊子怕煙”的傳說》

古時,花科子村周圍蚊子成災,尤其會咬死未婚青年男女。一天晚上,臨到一位就要出嫁的女子。她知道自己即將被蚊子咬死,痛苦萬分。心想,爹孃置辦了這麼多嫁妝,許多新衣、新被都沒用過,還不如燒了帶到陰間去呢!於是,就把自己的嫁妝搬到外邊的草地上,淚流滿面地將其一件件慢慢地燒掉。在燒的過程中,煙霧繚繞。鋪天蓋地的蚊子“嗡嗡”地叫著,圍著該女子轉,但就是不敢撲在她身上咬。天漸漸地亮了,蚊子也消散了。該女子拔腿就往家裡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母。

由此,人們才得知蚊子怕煙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