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一、戰略定位

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增長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高質量發展的國家級新區典範。

2014年6月3日,國務院批覆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為第九個國家級新區。批覆要求,新區要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發展成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範作用。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新區位於環渤海和長三角緊密聯繫的中間地帶,是沿黃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新亞歐大陸橋東部重要節點,與日韓隔海相望,具有輻射內陸、連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戰略區位優勢。新區擁有前灣港和董家口港兩個世界級大型深水港,同時,集聚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青島中德生態園等國家級園區,是省內國家級經濟園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區域。

二、構建科學合理空間佈局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開展多規合一,統籌佈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新區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以及各類海域保護線,強化底線約束,為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堅持底線思維,合理確定新區空間開發強度。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構建藍綠交織、和諧自然的生態空間格局,規劃新區藍綠空間佔比70%以上;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開發強度控制在30%以內;劃定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840平方公里。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完善組團式、軸帶型城鄉融合發展佈局。統籌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構建新區“一帶、兩區、七廊道” (“一帶” 即濱海城市空間發展帶。“兩區”即海洋生態涵養區和陸域生態涵養區。“七廊道”即依託山體、水系形成七條山海生態綠廊,起到連接山海、組團間隔的作用。)的空間格局;借鑑國際灣區都市發展理念,實施城鄉統籌、三生聯動,形成“一主、兩輔、七鎮、多社區”(“一主”即新區中心城區。以小珠山為生態核心構築西海岸中心城區,是新區核心區。“兩輔”即董家口城區和古鎮口城區兩個外圍城市組團。是新區承擔海洋強國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七鎮”即位於陸域生態涵養區內的7個特色小鎮。“多社區”即美麗鄉村聚落。)的城鄉空間佈局。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配置全域要素。建設多層級、網絡化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為載體,統籌配置基本公共設施,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綠色交通體系,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品質和運行效率;構建綠色生態、韌性智慧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系統佈局各類設施,完善城市安全體系,提高運行保障能力。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三、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城水林田海系統治理,做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構建寧靜、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推動區域流域協同治理,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建成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典範新區。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加強生態建設,實施生態修復。開展山體生態修復,提升區域生態安全保障;加強流域水環境治理,保障河流、溼地良好生態環境;結合河流水系建設城市通風廊道,構建海陸氣流循環系統。規劃濱海、濱河帶狀綠地,均衡佈局城市公園,塑造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形成“青山綠水抱林盤,秀城新村嵌田園”的生態都市區。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加強海域海岸帶保護利用。實施海岸帶分段管控,推進岸線整治,加強海島保護與利用,實現海岸帶綜合管理,將新區藍色海灣打造成集生態共享、文化展示、旅遊休閒以及產業升級於一體的世界級最美海灣,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海灣、旅遊海灣、生態海灣、景觀海灣。

四、注重歷史文化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

統籌山海林田湖等各類空間資源,進一步挖掘新區文化內涵,延續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彰顯地域文化特色,激發城市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提升新區軟實力和吸引力,建設美麗西海岸,塑造“山海城融合的濱海藍灣”的城市風貌。

官方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保護與合理利用文物古蹟,加強對自然環境、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重點保護和利用琅琊臺遺址、齊長城遺址、明清海防遺蹟、渡槽設施等代表性歷史遺存;保護傳統村鎮,傳承與展示傳統生產習俗和民俗文化活動;弘揚以楊家山裡為代表的紅色革命文化,加強抬頭剪紙、寶山秧歌、泊裡紅席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

做好城市設計,保護自然山海格局和城市肌理,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彰顯自然、傳統和現代有機交融的城市風貌。貫徹“生態間隔、網絡佈局、組群發展”理念,以“綠、黃、藍”三條空間發展帶為脈絡,構建新區的整體山水空間格局,形成“新城融山海、美村嵌田園”的空間意象。保護新區山水格局。嚴格控制城市組團間隔帶。保護山海視線通廊,強化“山海城相融”的地方特色。傳承青島文化基因和地方特色,廣泛吸收借鑑全球優秀的城市設計成果,統籌山脊線、海岸線、城市輪廓線,結合用地功能,塑造輪廓舒展、韻律起伏的城市天際線,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空間形態。

內容來源:青島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官方微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