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切爾諾貝利》本週收官。

這套HBO迷你劇,開播至今,依然在豆瓣上堅挺於9.6分--真*神劇級別。

外媒那裡,口碑也是一面倒的高。

與HBO的《權遊》最終季口碑直線下跌相比,IMDB上,《切爾諾貝利》從開播的9.4分,反彈至如今的9.7。

導演是《絕命毒師》導演之一的喬韓·瑞克(Johan Renck)。

這回,他端出的是一套恐怖片。

劇中沒有鬧鬼,它的恐怖,恰恰在於這是真實事件。

2012年,CNN評出世界最恐怖的七大場所,切爾諾貝利位列其中。

這個曾經人口稠密的城市,如今靜謐如鬼城。

這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切爾諾貝利》

(另:爛番茄:94%)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1986年凌晨,烏克蘭境內的普里皮亞季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發電機組爆炸,核反應堆全部炸燬。

眾所周知,這是核電時代以來的最大事故。

我物理不好,對於事故中的科學原理,我說不出個所以然。

但光看幾個數據,已令人毛骨悚然:

現場32人死亡。

該爆炸產生的輻射量相當於400顆原子彈。

27萬人患癌,9.3萬人死亡。

50萬人參與現場救援,前後疏散34萬人。

而全球範圍內,共有20億人受到該事件影響。

估算用於消除事故後遺症需800年,輻射的自然分化需幾百萬年。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那恐怖駭人程度,劇中比比皆是。

描述性的:

(站在輻射最強的屋頂),穿著全套防護裝備站2分鐘,壽命減半;

站3分鐘,會在幾個月內死亡。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畫面性的:

好好的一個人,暴露於輻射之中,一回頭,臉上已是一片腥紅。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穿過冒著濃煙的事發現場上空的飛機,飛出煙霧後,立馬墜毀。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事故發生後,切爾諾貝利輻射強度最高的區域,可直接摧毀用於火星探索的機器人。

也因此,那塊區域只好派人過去清理。

人數眾多,每個人只有90秒工作時間。

90秒後,換下一波人上。

而無論有多少人,反正,踏入那塊區域,就是走上了黃泉路。

區別只不過在於時間而已。

曾經的現場清理人員回憶道:

在你(從切爾諾貝利)回家後,才慢慢地被殺死。

所以,有人形容,這是戰爭之上的戰爭。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2015年,白俄女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為《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再版後另一譯名為《切爾諾貝利的祭禱》)。

這本書,記錄的是真實的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事件。

作者先是對上百位受該事件影響的人進行了採訪。

這些人中,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現場清理人員等。

然後,再以訪談獨白的方式,分章節將這些內容呈現於書中。

《切爾諾貝利》劇中,一名消防員與其妻子的故事線,就改編自本書其中一節。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在書的記錄中,太多的描述讓人心痛及膽寒。

--在子宮裡替媽媽吸收了輻射的女嬰,用自己的命換回母親一命,女孩出生了,只在人間活了四個小時;

--“你面前的男人(到過現場的消防員)已經不是丈夫,不是愛人,而是高汙染輻射體”;

--他們說,輻射是附在地面的,會在地面上爬行,而且看不到;

--從切爾諾貝利回來的父親,把軍帽送給了兒子(因兒子很想要)。兩年後,經常戴上軍帽玩的兒子,被診斷出患有腦瘤;

--女孩對男孩說:你現在是切爾諾貝利人,誰敢嫁給你?

。。。。。。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這些,只是一小部分案例。

那裡,很多無辜的民眾被迫撤離自己的家鄉。

逃離了地獄,卻又成為他人眼中的“切爾諾貝利”人。

鬼城,反而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雖然動物們也受到輻射,但卻因此逃脫了原來的居民對他們的傷害。

--直到那些清理動物的人員到來。

劇中有一幕是這樣的:

清理人員進入一間屋子,裡面早已人去樓空。

但是,卻有一隻母狗,護著幾隻嗷嗷待哺的幼狗。

清理隊為這些狗所準備的,是即將從槍膛裡射出的子彈。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所以,和故事內容比起來,劇中的俄羅斯人講英語已不是重點了(畢竟是美國拍的劇)。

《切爾諾貝利》呈現的,是那場災難下的眾生相。

其中一類,是平民百姓。

這其中,就包括消防員,煤礦工人(挖隧道),有直升機飛行員等。

而本劇對於他們的刻畫,更多地是去個人化,從群體上進行講述的。

這個講述的過程,讓我覺得:

這些人群就像是工具般,被決策層安排到不同的任務崗位上。

不只是前仆後繼了,更多的是集體消亡。

指派給他們的大多任務,都是無法回頭的路。

甚至,他們過世之後,出於安全需要,還要用特殊的辦法安葬他們。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第二個層面,則是中層人士。

中層,不是指官階,而是他們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兩名:

瓦列利,原子能研究所第一副所長。

他是被政府徵召的專家。

也是他,發現事實遠比之前所披露的嚴重得多。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另一位,是白俄羅斯核能源研究所的烏拉娜。

她也同樣發現了這次爆炸的嚴重性。

所以,兩人均在努力地為政府提供建議,解決辦法。

而烏拉娜還在查找事情發生的真相。

他們能做的,也就是爭取最大的止損效果。

即使他們究其一生投身於這件事上,也只能用“處理”一詞來形容了。

因為,這件事離“解決”的距離,還很遠。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而再一個層面,是決策層。

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在蘇聯最後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任內第二年。

那時候,還是美蘇冷戰期間。

劇中,針對這個時期政治形勢對該事件的影響,HBO可謂是毫不給予情面。

先是有一條層層相扣的“欺上瞞下”鏈:

核電站現場負責人,試圖隱瞞事故的嚴重程度。

甚至威逼利誘同事不得洩露真相。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再有核電站廠長出現,先聲明:

這次爆炸關我什麼事?我當時在睡覺。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官員開會,大家又是假裝若無其事。

通扯一堆形而上的觀點之後,再把話題轉向對他們有利的一面(保住自己的官位)。

--以形式為手段,為最終目的走個過場: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而即使是上報到戈爾巴喬夫的層面,執行起來了,但面對當時的冷戰,各層負責人依然要面子。

向德國要來一臺清理機器人,沒兩下就被輻射沖壞了。

因為,相關人員報給德國方的輻射數據,遠低於實際輻射量。

--我們這種大國,怎麼可能發生核洩漏這麼嚴重的事件?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到了這個層面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第一集的開場,則會發現一種荒誕。

這種荒誕,甚至有種哲學偽命題感。

那是後來的瓦列利在錄音機前錄音: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被錯當成真相。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會再無法分辨出真相。到時我們要怎麼辦?只能拋棄追尋真相的希望,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

第六分鐘,被監視的瓦列利將磁帶祕密交接出去後,回到屋子。

鏡頭下,是一副掉落地板的眼鏡,一隻懸空的腳。

瓦列利,卒。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五十八秒,切爾諾貝利爆炸事件發生。

後來,在這個埋葬了無數亡魂的地方,有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將爆炸的四號反應堆掩埋。

這個掩埋體建築,俗稱石棺。

這個石棺,用來埋葬殘留的核廢料,目的卻是為了拯救人類。

當時,這個匆忙而就的建築,預計可用三十年。

只是,據數據顯示,石棺的間隙與縫隙總面積高達200多平方米,而放射性物質依然會通過這些縫隙外洩。

再後來,世界各國再投入巨資,再建造一個新“石棺”,埋葬舊“石棺”及其下面的核廢料。

新“石棺”的壽命,這次預計為100年。

其規模,雙層外殼,高達150米。

美學上,堪比埃菲爾鐵塔。。。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再到不知道什麼時候的後來,石棺成為了切爾諾貝利旅遊項目的高潮。

您以為這是夢話?您錯了,核旅遊市場需求很大,尤其是西方遊客。人們想去獵奇和尋求刺激,這些在舒適的現代生活中已屬難得。生活變得枯燥,而人們想要永恆。。。請您參拜核子麥加。。。價格合理。。。

--據白俄羅斯報紙資料;

出自《切爾諾貝利的祭禱》,又名《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阿列克謝耶維奇著。

這9.6分的鬼城故事裡,是數不清的無辜亡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