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人曾經居住在切爾諾貝利,如今這裡卻是一座死城。

電子遊戲裡鏡頭下的切爾諾貝利靜謐而深沉。整個城市呈現的畫面圖像飽和度不是那麼高,佈滿陰霾的天空和到處是廢棄的建築,我們可以看到高樓大廈,和樹木,在他們的後面是摩天輪的剪影,道路上的車輪已經生鏽,攝像頭從車輪底部向上我們看到四個單詞:普里皮亞季市、烏克蘭、切爾諾貝利郊區。

這是《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鏡頭下的切爾諾貝利,《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以虛構的國際衝突,黑色行動作為主題。動視暴雪宣佈玩家在《現代戰爭》中看到的第一幕是1986年被遺棄的一座蘇聯城市。

在遊戲裡,我們可以悼念切爾諾貝利

這座城市具備的是一種黑色神祕感,電子遊戲選擇這個城市作為背景是讓玩家感到驚訝還是警醒呢?在遊戲領域這座城市還是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以這次事故作為遊戲的直接靈感還是借鑑這些原始想法間接產生的遊戲都有不少。

烏克蘭開發商GSC Game World在2006年發佈了《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的陰影 Stalker: Shadow of Chernobyl. Project Stalker》玩家扮演的角色在廢墟中尋找神祕資源(許願石),然後出售給地下商人獲得盧布去購買武器來保護自己。同樣這部遊戲還從科幻小說《路邊野餐 Roadside Picnic》和《跟蹤者》中吸取靈感,這兩部小說都是有一群人從危險的隔離區域取回珍貴的物品。

在遊戲裡,我們可以悼念切爾諾貝利

而《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的陰影Stalker: Shadow of Chernobyl. Project Stalker》採用這一核心理念,本身遊戲和這座城市發生的事故聯繫不是非常密切,核心還是在於那兩部小說,從陌生而危險的區域獲取不尋常的物品,當然直到遊戲結束,玩家看到了發電廠。

以核災難為主題的遊戲一直都有,最早的雅達利的街機遊戲《Missile Command》,《Wasteland》到《輻射》系列都能夠讓玩家探索危險的受到輻射影響的區域。

最近的HBO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又一次將這個城市推到風口浪尖,這座城市不僅僅是代表核災難,也不僅僅是科學,他也是文化、人道主義、環境,甚至是建築。這裡破敗的存在和倒塌的塔樓,生鏽的卡車和廢棄的後備箱直升機,這一切都構成了一種氛圍,這一切都讓你感受到置身其中,你就幾乎難以分心,因為你知道空氣中確實存在一些東西。

在遊戲裡,我們可以悼念切爾諾貝利

對於電子遊戲來說,這樣的氛圍是難以抗拒的,因為它可以確保玩家在這個世界裡面永遠是被動的一方。烏克蘭開發商GSC Game World對切爾諾貝利勾勒出一張完美的藍圖讓玩家沉浸其中。很多遊戲都依靠這種影響力獲得成功,地鐵系列,輻射系列當然還有現代戰爭都或多或少倚靠這種影響力獲得成功。但這不僅僅是一種風格。切爾諾貝利是一個充滿神祕和發生奇異事件的地方,輻射對生物系統產生影響,同時蘇聯在災難發生後對切爾諾貝利採取保密措施。有的人認為發電廠原本是祕密實驗室基地,通過巨型的軍事天線,發射輻射波去影響當時與之對立的西方人。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事件發生10年以後,第一號反應堆才被迫關閉,三號反應堆繼續運行了三年,最終於1999年12月關閉。至於二號反應堆,烏克蘭的反應速度相對較快。它在1991年關閉,但是在二號現場的渦輪建築著火後。這些都是在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施加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才關閉這些反應堆。

《現代戰爭》製作組知道這些事情經過,但是忽略了,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末日下的場景,在這場景裡面給與玩家想象的空間而不是填充一系列玩家自己可以查到的事實。同時,也不能將核科學家放到遊戲劇情中間去販賣恐怖武器,這顯然不合適。我們只需要將切爾諾貝利當作一個禁區,一個普通人不會去的地方。

在周邊地區被強制疏散後的幾年,這裡成了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切爾諾貝利並沒有像科學家描述的那樣受到輻射誘變劑的侵擾,相反,它是200多種鳥類、大量兩棲動物和大型哺乳動物(包括野牛、棕熊、山貓、狼和野馬)的家園。輻射對這些動物的影響並不十分微不足道,但遠低於科學家最初的預測。這片區域比我們生活的地方更加自然,這恰恰在說明我們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也是一種警醒。

在遊戲裡,我們可以悼念切爾諾貝利

這類題材的遊戲,我們後續還會見到。這個秋天我們會看到一款科幻生存恐怖遊戲《切爾諾貝利》,登陸PS4和Steam平臺。《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的陰影Stalker: Shadow of Chernobyl. Project Stalker》續作也預計在2021年發佈。

在未來我們是否可以看到在這類遊戲中看到全新的一些想法,讓我們探索禁區有其他意義比如切爾諾貝利對於人類的危險減少,而人類對於切爾諾貝利危險增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