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的“風口”和“裸泳”

汽車保險 人壽保險 經濟 智能手機 中國保險報 2017-06-09

□王小韋 高笑寒

當前,互聯網保險處於創業時代。在這個時代中,風險投資者是左右趨勢的重要推手,其格言備受關注。一位投資人說過,選對了風口,豬都會飛起來;另一位投資人說過,當大海退潮的時候,才能知道誰在裸泳。那麼,對於互聯保險事業來說,“風口”在哪裡?做到不“裸泳”的祕訣在哪裡?

互聯網保險:傳統保險業的全面升級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互聯網保險的概念一經提出,保險業界和學界看法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保險就是傳統保險產品在互聯網渠道開展銷售;第二種觀點認為,傳統保險產品在互聯網渠道銷售只是互聯網保險的一個表象,真正的互聯網保險應當是貫穿於保險經營的過程。客觀地將,互聯網保險剛剛萌芽,要把互聯網保險表述好和探索好,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發展互聯網保險,回答互聯網保險的基本特徵問題不能迴避。

綜合多位保險學界和業界人士的觀點和探索,結合“互聯網+”在其他行業特別是金融行業的運營,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保險,是在保險迴歸保障功能的前提下,互聯網技術對保險也進行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保險經營的四大關鍵經營環節:

一是產品研發。相對而言,當前的保險產品研發信息來源有限,保險公司設計出來的產品與保險消費者的風險狀況相脫節;互聯網保險由於通過互聯網技術,收集的風險數據數量更多,分析風險數據的能力更強,保險公司設計出來的產品與保險消費者的風險狀況吻合度提高。以車險產品為例,當前車險費率因子集中於隨車因素,主要考慮車價、車齡、車輛“零整比”係數,完全忽略了隨用、隨人的原則;未來互聯網保險經營中,決定車險價格的費率因子會逐步擴大隨人、隨用的因子,逐步縮小隨車的因子。

二是產品銷售。相對而言,當前的保險銷售由於產品存在先天性缺陷,保險產品價格與風險狀況脫節,營銷競爭的主要手段是價格競爭。互聯網保險經營中,由於保險產品設計與具體保險消費者的風向狀況吻合度提高,對同一類風險標、同樣保險金額下,保費價格差異懸殊,營銷競爭的主要手段就改變為服務。以車險經營為例,當前車險經營規則中,對同一類風險標的、同樣保險金額下,風險狀況最小的優質客戶享受的折扣為4折,而風險狀況最高的客戶承擔的上浮為2.3倍,相差區間不足三倍。在互聯網保險經營中,車險價格費率因子更多考慮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則情況、投保車輛年度行駛里程、行駛區間等因子,風險狀況不同的車險消費者車險價格懸殊,價格競爭退居次要位置,彰顯服務競爭。

三是風險預防。相對而言,當前保險經營中,在完成保險產品銷售後,進行風險管控的措施很少,幾乎沒有。互聯網保險技術條件下,保險公司完成承保以後,可以同技術手段對風險標的進行實時管控。以車險經營為例,2016年全國車險經營行業綜合費用率為41%,賠付率為58%;局部省份車險市場,甚至出現綜合費用率和綜合賠付率倒掛的情形。從車險綜合費用率的數據上,一方面反映出車險市場經營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重承保、輕風控的傾向。在互聯網保險經營中,可以通過綜合運用監管部門、經營部門建立的監控平臺和駕駛人以及特殊關係人智能手機端,對風險狀況進行實時監管。

四是車險理賠。相對而言,當前保險經營中,在保險消費者車險以後,進行索賠中需要保險消費者提供一系列的資料,例如保單、事故責任認定書、診斷證明書、醫療費支出、死亡證明等資料;在互聯網保險條件下,由於社會各行業數據共享的範圍更大、內容更全、方式更簡,保險消費者出險以後,進行索賠需要提供的資料更少、手續更簡。

綜上所述,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保險,對於傳統的保險業來說,不是“洗心革面”,而是“脫胎換骨”,貫穿於保險經營的方方面面,體現在業務流程的全過程中。

互聯網保險的“風口”和“裸泳”

互聯網保險的“風口”:治理、競爭、體驗

互聯網保險,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不是憑空臆想而來,而是由社會治理手段的升級、不同行業之間競爭和消費者改善體驗等多種因素交織發揮的產物

一是滿足社會治理的需要。以國家為主導的社會治理,要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發展,提高社會治理的效果、降低社會治理的成本。保險業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風險管控的一種工具,在國家整個社會治理體系中具有從屬性。

二是適應跨業競爭的需要。互聯網技術一經問世,影響了很多行業的遊戲規則,改變了保險的格局。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的高度普及以及資費的下調,為採集收據、分析數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對於依靠於數據生存和發展的保險行業來說。對於傳統的保險公司來說,藉助互聯網技術提升經營能力,既是難得的機遇,更是嚴峻的挑戰。

三是消費者改善體驗的需要。一個人生活在社會生活,會面臨著疾病、各種意外的風險,應對這些風險,保險無疑是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傳統保險公司涉足、精耕互聯網保險業務,在應對現有同業、新進主體競爭外,還要應對各類互助類機構的競爭。站在消費者的視角看,只要能在較低成本下規避風險,不在乎提供風險保障的主體是誰。正是在各種有利條件下,互聯網保險業務可以進行開展。廣闊的市場,激烈的競爭,可謂中原逐鹿,勝者取誰,傳統的保險公司是天然的參與者,但是未必是必然的贏家。

互聯網保險制勝的祕訣:風控 防範 共建

互聯網保險發展過程中,由於新興技術的應用,提高了保險公司和保險消費者之間風險狀況信息匹配程度,一方面會降低謹慎型保險消費者的風險,壓縮保險業務的空間;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會精準評估魯莽型保險消費者風險狀況,提高了對此種風險狀況消費者評估分值,提高保費。對於傳統的保險公司來說,面對互聯網保險新生事物,如果無動於衷,直接為市場所淘汰。如果不認真研究互聯網保險發展真諦,在互聯網保險概念大潮湧來時,難免露出“裸泳”的尷尬。

一是加強基礎研究,挖掘風控潛力。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保險,是在保險業現在經營水平基礎上的一次轉型升級,未來發展存在的不可預料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如何發展保險行業特有的風險控制能力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二是優化業務流程,突出防範能力。當前,保險公司經營戶過程中,重銷售、輕風控的現象,無論在產險公司還是壽險公司都存在。壽險領域的銷售誤導、車險領域的理賠難是行業頑症。在互聯網保險發展中,由於保險產品的設計環節已經與保險消費者見面,產品的研發過程和銷售過程,可能就是同步進行,銷售過程是保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充分溝通的過程,或許可以遏制銷售誤導。對於當前的車險理賠難問題,由於車險在銷售過程中,近一半的車險保費已經淪為營銷成本。在互聯網車險經營中,由於車險價格包含的費率因子更多,車險價格與風險狀況息息相關,勢必會降低保險中介的介入,提高直銷的比例,或許會改善車險理賠體驗。

三是提高自身技能,爭取各方支援。互聯網的本質是聯通,在直接促進信息交流的基礎上,間接促進物資交流、人員交流。發展互聯網保險,在夯實保險行業自身的基礎上,離不開社會治理體系的支持,要主動融入社會治理體系中。例如,在車險經營過程中,《道路交通法》《校車管理條例》《交通發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中,已經要求校車、客車等運營機構應當安裝行車記錄儀等電子設備,保險公司就要以此為契機,開發相關的車險產品,提前介入風險管控。再如,在壽險領域,國家推動保險公司經辦大病保險,保險公司可以以此為契機,為客戶建立健全健康檔案,一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多的保健預防服務,另一方面掌握和了解潛在消費者健康狀況。保險業與社會上更多的參與社會治理的職能部門合作,通過信息共享,在為保險行業自身發展爭取有利條件的同時,也服務於構建全社會更強大的社會治理能力。

儘管說當前互聯網保險的意義和內涵基本上是聚焦於互聯網銷售渠道,尚未涉及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本質,但畢竟開啟了保險經營的新階段。但從長遠看,推動互聯網保險業務發展有利於倒逼保險公司提高經營能力,有利於減少風險事故的發生,有利於營造經濟社會發展安全的環境。

(作者單位:陝西保監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