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脫稿演講的藝術(建議收藏)

喬布斯 創業 市場營銷 阿里巴巴 藝術 口才訓練方法 2018-12-01
領導幹部脫稿演講的藝術(建議收藏)

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聊一聊演講這個話題。說起演講,大多數朋友也許並不能準確地說出它的概念,但對演講行為本身咱們是不陌生的。幾乎在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對於演講的形象性界定:有一個空間(封閉的或露天的),有一個人在講話,其他人在聽這個人講話,這就構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演講”。有了這個形象性的界定,演講的定義也就呼之欲出了——演講就是某一特定的個體在特定的空間面對三個以上的聽眾發表有目的的、連貫性的講話。

演講力(也就是演講的能力)是咱們職場人士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演講力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有朋友不同意這個觀點,他們可能會認為職場人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第一要務,所以業務能力才是第一位的,那現在文老師說演講是核心競爭力,難道我們天天不工作光演講嗎?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大家想得沒錯,演講固然不能取代實際工作,但是演講卻能對實際工作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甚至能決定實際工作的走向。咱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部隊作戰之前要做戰前動員,電影《巴頓將軍》就是以巴頓慷慨激揚地做戰前動員開始的。戰前動員當然不能代替打仗,但是富有感召力、讓人血脈賁張的戰前動員卻能非常有效地鼓舞士氣,提升整個隊伍的戰鬥力,為打勝打贏奠定良好的基礎。部隊進行戰前動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群體(團隊)明確目標、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的過程。

咱們人類是結群而居的,是群體性動物,群體要建立正常的秩序,進而達到思想和行動上的統一,就必須有一個的聲音明確規範、維護秩序、宣傳鼓動、解釋說明、發號施令……不論大群體還是小群體都是如此。而這樣的工作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更多的是由群體來承擔的。這就涉及到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詞——領導力。

“領導力”是近年來非常熱的一個詞,無論是企業老總、高管、還是一般的中層管理者,幾乎到了言必及“領導力”的程度。相信我們很多企業也掀起過“領導力”培訓的熱潮。也不能怪大家對“領導力”推崇備至,領導力的作用確實不可小視。關於什麼是“領導力”?我個人比較認同以下描述——“領導力是一種影響力,它能使人們超出常規標準、常規質量地去完成任務,並且樂意這麼做。”

我們看,“超出常規標準、常規質量地全完成任務”,這不就是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了員工的潛能嗎?“樂意這麼去做”,這不就是員工發自內心的自動自覺嗎?能讓員工如此積極主動、自願自覺的、而且是超水平地去工作,這確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管理行為可以做到的,這種情況只能誕生於卓越的領導力之下。

那麼,這魔幻般的領導力究竟來自哪裡呢?很多人認為要獲得這種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領導力,這其間肯定有什麼獨門祕籍,更有不少人把領導力稱為藝術,給領導力增添了幾分非常人所能及的神祕色彩。其實,要獲得超凡的領導力,真的沒有這麼懸乎、這麼複雜,我認為只要做到兩點就足夠了。

第一點,行為示範。《論語》中有一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就是說,身在一定的領導層級,你的命令要暢行無阻,要讓下屬心悅誠服地服從你,根源還在於你自身。如果領導者能夠身先士卒,那麼不用命令,下屬就很容易跟著他走,指哪打哪。如果你要求下屬做到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到,那麼迫於你的職務,下屬對你的命令可能不敢不從,但那也僅僅是表面上的應付而已。

我們看反映解放戰爭時的影視作品,裡面常常會出現這樣非常有意思的一幕:當兩軍對壘發起衝鋒的時候,國民黨的將領通常是把槍一舉,高喊:“弟兄們,給我上!”而他自己則遠遠地躲在隊伍的後面。再看解放軍的指揮員,他們總是把槍一揮,大喊一聲:“同志們,跟我衝!”然後第一個衝出戰壕。一個“跟我衝”,一個“給我上”,其結果如何?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第二、語言引導。

那麼,是不是光靠行為示範就能產生超凡的領導力呢?也不能這麼認為。行為示範必須和語言引導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就說我們剛剛講過的這個例子吧,解放軍指揮員在跳出戰壕的一剎那,不是也高喊著“跟我衝”嗎?實際上,如果領導者僅僅進行行為示範而沒有語言引導,是不可能形成超凡的領導力的。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個創業階段的公司的老總。有道是“頭三腳難踢”,在創業階段,公司會面臨著各種各樣難以想象的困難和壓力。我的這個朋友不怕吃苦,天天加班加點,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真的可以說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按說老總這樣率先垂範,下面的員工也應該以老闆為榜樣,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工作才對吧?事實並不是這樣。就說一件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吧,如果他不點名要求誰誰誰留下來加班,大家肯定都是到點就走。我這個朋友很鬱悶啊,他就想不明白了,為什麼自己這樣拼命,就不能把員工帶動起來呢?為什麼?因為他只是非常“悲壯”地在做事情,而沒有告訴員工為什麼要這麼做。員工對他的行為缺少理解和認同,甚至認為加班加點只是老總的一種工作習慣。從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沒有語言引導相配合的行為示範,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世界知名營銷大師傑克·特勞特先生在其力作《簡單的力量》一書中才寫道——“比較好的領導者知道,僅僅有方向是不夠的。比較好的領導者是故事的講述者、拉拉隊長和引導者。”我理解特勞特先生此言的含義是,作為一個群體或者說一個團隊的領導者,要善於藉助語言的力量為群體和團隊成員指明發展的方向,描述美好的未來,灌輸正確的理念,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規範,積極引導和調動團隊成員的情緒,為大家加油鼓。也就是說,好的領導者一定要再團隊中享有“話語權”,不僅要成為團體行動的核心,還要成為精神層面的,在這一過程中,超凡的領導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以,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領導幹部的領導力高低和他的演講能力高低是成正相關的,演講力強,領導力水平自然也就高。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一看身邊的例子,無論是阿里巴巴的馬雲、新東方的俞敏洪還是美國GE的傑克·韋爾奇,還是不久前剛剛辭世的,給世界帶來震撼性影響的蘋果公司的喬布斯……這些傑出的企業家,他們能把企業做到如此大的規模,具備如此高的知名度,其領導力是自不待言的。那麼,他們的演講力如何呢?一個字:“強”!別人咱們都不講,就說喬布斯吧,喬布斯正是靠演講締造了蘋果的奇蹟。

如果這些還顯不足的話,那麼我們再把目光投向歷史。眾所周知,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時候條件是異常艱苦的,要吃沒吃、要穿沒穿,後有追兵,前途難料。幾乎所有的困難紅軍都佔全了。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怎麼帶領團隊?首先靠行為示範,這是毫無疑問的。戰士忍飢挨餓,毛澤東、周恩來等高層領導身先士卒,一起忍飢挨餓,一點沒有特殊化。但僅僅共苦就夠了嗎?遠遠不夠的。現在我們講人要為夢想而活,過去老百姓講日子要有奔頭,今天可以吃苦、明天可以吃苦、後天還可以吃苦,但這苦要吃到什麼時候?苦盡之後會不會甘來?如果不有效能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團隊就不能有效凝聚在一起,隊伍就會垮掉。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說話了。毛澤東同志告訴戰士們,雖然我們現在還有弱小,蔣介石貌似很強大,但是隻要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們就像一塊小石頭,遲早能打碎蔣介石的大水缸。另外,針對團隊內部悲觀主義者“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的質疑,毛澤東堅定而豪邁地告訴大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重溫這些話語,並把它們放到領導力的層面去考量,我們不能不感嘆:“偉人所創造的奇蹟一半以上是演講的貢獻!”由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演講力決定領導力呢?

朋友們,無論您是現實中的企業領導,還是未來的領導,要想成就超凡的領導力,就必須要具備出眾的演講力。我請大家一定要記住: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做”就是“說”,“說”就是“做”,演講是貫穿領導幹部工作始終的行為,可以說演講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我們不能想象一個在群體(團隊)成員面前不能開口、不會講話的領導,能激發出團隊成員的潛能,使團隊成員能“超出常規標準、常規質量地去完成任務,並且樂意這麼做。”現在越來越多的職場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演講的重要性,已經在悄悄地補這一堂課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