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你是《千與千尋》中的哪一個角色?

1/4、千尋的父母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有一個疑問,沒有人的豐盛筵席,一看就很詭異,為什麼千尋的父母居然什麼也不想,坐下來就吃?就算是一部幻想題材的作品,可這一場戲描繪的畢竟是現實中的人,這不符合邏輯啊!

17年後,大銀幕重看《千與千尋》,這個問題,忽然明白了。

《千與千尋》誕生時,日本泡沫經濟已經破滅了十餘年,算起來千尋父母那一代人進入社會的年代,正值泡沫經濟最頂峰。

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呢?講幾個職場中“搶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奇事吧:

1、泡沫經濟時代,每年都有大量企業因為招不到足夠的人手而倒閉,不是沒業務,而是有業務沒人做,所以“搶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成為企業最重視的工作;

2、一流大學的學生剛上大三就被企業盯上,大四前的暑假就招來做暑期實習生,主要工作是吃喝玩樂,以炫耀公司的實力。

3、開始校招了,只要來面試,不管錄不錄用,一人發一萬日元來回路費,被錄用後,再送40萬購物券,如果是頂尖大學畢業生,還要提供高級公寓和整套阿瑪尼。

其實泡沫經濟最瘋狂的年代僅僅三、四年,卻付出了二十多年的代價,像宮崎駿這樣的人都在反思,為什麼一向內斂含蓄的日本人會變得如此瘋狂和貪婪?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2002年,自然無法理解千尋父母的行為,但17年後,經歷了房價爆漲、互聯網泡沫、奢侈品繁榮、共享經濟等等和日本泡沫經濟類似的經歷,忽然理解了。

例子太多了:你免費騎共享單車那會兒,你會擔心自己充進去的押金拿不回來嗎?投P2P時,多少人想到自己得到的是10%的利息,而失去的是100%的本金?那些打下“裸條”的女生們,大概從沒想過有一天真的會被曝光?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不要吃得太髒,會被殺掉的”,這句被做成表情包的經典臺詞,通常是用來自嘲的,但當它成為消費時代的標準模式時,才讓人細思恐極。

千尋的父母有一句臺詞,恐怕是所有人的真正心態: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可惜沒有“等一下”了,慾望滿足的瞬間,即是償還的時刻。

2/4、無臉男

片中還有一個因為“暴食”而變形的人——無臉男,卻是因為無力填補空虛。

有一個調查結果,“無臉男”在影片中的人氣甚至高於主角千尋,這不難理解,“無臉男”的目光始終默默地跟隨著千尋,願為喜歡的人付出一切,這自然讓很多女影迷喜歡。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但如果只看到這一層,就辜負了宮崎駿創作的這個重要的形象。

為什麼“無臉男”那麼喜歡千尋呢?因為千尋是第一個關心他的人。

“無臉男”不但沒有臉,連身子也是虛幻的,他渴望進入那個物慾橫流的“湯屋”,可即使人聲喧鬧,也無人在意這個“沒有面子”的人——除了千尋。

千尋對“無臉男”的關心,讓“無臉男”忽然有了存在感,他的生活射入一束光,他要沿著千尋投來的這束光,找到屬於自己的主題。

“無臉男”很快就發現了這個世界最通行的法則——金子,他用金子為誘餌,獲得主流世界表面上的尊重,攫取身邊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以為找到了擺脫空虛的辦法。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很多人喜歡用“無臉男”的形象作頭像,恰恰說明這個人身上有許多人性格中的共性。

網上的“鍵盤俠”,在生活中往往是沉默的人,正是因為生活不能給他們足夠的意義,所以他們才喜歡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以語言暴力來尋找存在感。

當然,大部分年輕人只是在這個形象中,找到了一些觸動內心的影子,聊以自嘲。

新人剛剛進入職場,內心常常像“無臉男”一樣徘徊在公司各種無形的小群體之外,一旦有人對他們表示了關心,他們又很容易把萌發的“自我意識”依附在他人身上。

很快,他們就失望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目標是不同的,就像千尋對“無臉男”說的,“我想要的東西,你是給不了我的”,於是,他們再度喪失自我。

一個人被社會主流接納,是一個反覆重塑自我的過程,是一個把自己身上所有突出的東西磨平的過程,這段成長,有時弄疼自己,有時傷害他人。

3/4、巨嬰

巨嬰“坊寶寶”是一個與“無臉男”看上去完全相反的形象,剛剛出場時,無臉男極度自卑,巨嬰極度自負。

不知道武志紅寫“巨嬰”是否受了《千與千尋》的影響,這兩個“巨嬰”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全能自戀”。

電影裡,坊寶寶覺得外面的人身上都有病菌,只有自己才幹淨,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喜歡自己。千尋急著去救人,可在坊寶寶看來,陪自己玩,才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把“坊寶寶”看成真正的寶寶,這些行為很正常,但宮崎駿故意把這個形象設計為“巨嬰”,顯然不是在講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而是在暗示成人世界中的某些病態行為。

比如因“全能自戀”而產生的對周圍人的“控制慾”:我是完美的,所以只要有我在,這個世界就要按我的想法來,否則,我就會大喊大叫大怒大鬧。

坊寶寶想留下千尋跟自己做伴,可他的辦法卻是用“威脅”控制對方:“你一走,我就哭,湯婆婆就會來抓住你,殺掉你。”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喜歡去控制他人?原因有很多,對於“巨嬰”而言,就是缺乏安全感,無法通過正常的交換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巨嬰的世界裡,最核心的關係就是“控制”與“被控制”,坊寶寶知道自己一哭,湯婆婆就會出現,這跟小孩與大人的關係一樣,表面上是大人控制小孩,實際上小孩也同時在控制大人。

進入職場後遇到的各種失控,會導致某些人開啟“巨嬰模式”去控制局面:工作做得不好?那是同事自私不給資源不肯配合;KPI沒有完成?這設計的是什麼狗屁KPI,不把獎金給足了,我把你們的也攪黃了。

控制,可以用“冷暴力”,也可以用“表面順從”的方式:我做得不好?那是因為老闆太無能,可我不傻,我也不敢直接說,我就背後說他的壞話,散佈他的謠言。

電影裡錢婆婆對付“巨嬰”的方法是將他變成一個需要自食其力才能活下來的老鼠,這個方法很有道理,因為“巨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心理上沒有“斷奶”,必須依附他人生存。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4/4、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兩個名字,千尋是本名,千是湯屋世界的主宰者湯婆婆賦予的名字,理由是“太難記”,實際上,這是電影最核心的主題設定:

在這裡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工作,而工作不能用本名。可本名一旦忘記,就記不得回家的路了。白龍正是因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才被湯婆婆困住。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電影的隱喻系統真的非常強大,這個設定完全對應了“工作的矛盾”:一方面要與社會相互接納,持續成長,一方面又要保持自我本性。

宮崎駿把 “公司”設定為一個高級溫泉休閒消費場所,這樣,千尋既要辛勤工作,努力生存,贏得老闆和同事的認可;又要在充滿物慾的消費主義中不忘記自己來救父母的目的,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保持內心的純真;還要防止有人以“996是奮鬥”的名義剝奪你的獨立人格,以勞動的名義奴役你的精神。

這中間的平衡是很難的,千尋的父母被繁榮的表像所迷惑,透支未來的人生;無臉男在渴望被接納中,迷失本性,在“喪失自我”和“自我膨脹”這兩個極端之間飄移;巨嬰則是拒絕接納社會,拒絕成長,在“控制”與“被控制”中,扭曲了人性。

千尋不是什麼“瑪麗蘇”,而是宮崎駿對抗這個矛盾世界的美好願望。

重看《千與千尋》,好像重過一遍二十歲的人生,職場成長中的那些困惑,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吃得太胖會被殺掉的!千與千尋,一個關於成長的隱喻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週二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電影中的職場人生”之12)

職場電影系列文章

《切爾諾貝利》:發現一個未知錯誤時,三種心態會讓你死於“黑天鵝”事件

《9號祕事》:如果註定無法成功,你還會熱愛你的工作嗎

《西虹市首富》:怎麼失敗,才是最值錢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