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因為在一元世界裡,世界觀非常單一:我是全能的,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

這樣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會處處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發現領導和同事與他想象得都不一樣。他會頻繁辭職,想要找到那個能夠滿足他全部期許的空間,但是,因為他要找的只是那個完美的、能夠聽從他想法的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屢次受挫之後,他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只有這裡,他可以呼風喚雨,享受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希望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樣會覺得被傷害,覺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這樣,被朋友“傷害”的他,同樣也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有一個人,似乎永遠不會讓他失望,就是母親。

電影中的“巨嬰”,被宮崎駿限制在了一張小小的床上,他沒有見過除了玩具、零食、湯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於千尋出現的時候,“巨嬰寶寶”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帶細菌來的嗎?湯婆婆說:“外面的世界都是細菌,所以我待在房間裡。”

現實中,被溺愛著長大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空間雖然不至於誇張到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但在屢屢受挫中,縮回家啃老的人,卻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看到兩則新聞:

一則是48歲的上海男子David,畢業於同濟大學,而後又獲得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但是,帶著金光燦燦的背景,David碩士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躲在家裡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被母親催促去找工作,他反過來指責母親:“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會變成這樣嗎?現在養大了又不負責,你倒是給我找個好工作啊?”

82歲的母親,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一紙訴狀想要把兒子告上法庭,以“贍養費”為由逼迫兒子去工作,而律師告訴他,即使勝訴了,法庭也沒法強制兒子去工作,母親只能撤訴。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因為在一元世界裡,世界觀非常單一:我是全能的,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

這樣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會處處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發現領導和同事與他想象得都不一樣。他會頻繁辭職,想要找到那個能夠滿足他全部期許的空間,但是,因為他要找的只是那個完美的、能夠聽從他想法的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屢次受挫之後,他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只有這裡,他可以呼風喚雨,享受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希望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樣會覺得被傷害,覺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這樣,被朋友“傷害”的他,同樣也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有一個人,似乎永遠不會讓他失望,就是母親。

電影中的“巨嬰”,被宮崎駿限制在了一張小小的床上,他沒有見過除了玩具、零食、湯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於千尋出現的時候,“巨嬰寶寶”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帶細菌來的嗎?湯婆婆說:“外面的世界都是細菌,所以我待在房間裡。”

現實中,被溺愛著長大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空間雖然不至於誇張到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但在屢屢受挫中,縮回家啃老的人,卻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看到兩則新聞:

一則是48歲的上海男子David,畢業於同濟大學,而後又獲得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但是,帶著金光燦燦的背景,David碩士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躲在家裡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被母親催促去找工作,他反過來指責母親:“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會變成這樣嗎?現在養大了又不負責,你倒是給我找個好工作啊?”

82歲的母親,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一紙訴狀想要把兒子告上法庭,以“贍養費”為由逼迫兒子去工作,而律師告訴他,即使勝訴了,法庭也沒法強制兒子去工作,母親只能撤訴。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在另一則新聞中,76歲的日本父親熊澤英昭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隨後,父親自首。

熊澤英在審訊說:“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因為在一元世界裡,世界觀非常單一:我是全能的,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

這樣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會處處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發現領導和同事與他想象得都不一樣。他會頻繁辭職,想要找到那個能夠滿足他全部期許的空間,但是,因為他要找的只是那個完美的、能夠聽從他想法的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屢次受挫之後,他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只有這裡,他可以呼風喚雨,享受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希望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樣會覺得被傷害,覺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這樣,被朋友“傷害”的他,同樣也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有一個人,似乎永遠不會讓他失望,就是母親。

電影中的“巨嬰”,被宮崎駿限制在了一張小小的床上,他沒有見過除了玩具、零食、湯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於千尋出現的時候,“巨嬰寶寶”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帶細菌來的嗎?湯婆婆說:“外面的世界都是細菌,所以我待在房間裡。”

現實中,被溺愛著長大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空間雖然不至於誇張到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但在屢屢受挫中,縮回家啃老的人,卻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看到兩則新聞:

一則是48歲的上海男子David,畢業於同濟大學,而後又獲得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但是,帶著金光燦燦的背景,David碩士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躲在家裡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被母親催促去找工作,他反過來指責母親:“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會變成這樣嗎?現在養大了又不負責,你倒是給我找個好工作啊?”

82歲的母親,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一紙訴狀想要把兒子告上法庭,以“贍養費”為由逼迫兒子去工作,而律師告訴他,即使勝訴了,法庭也沒法強制兒子去工作,母親只能撤訴。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在另一則新聞中,76歲的日本父親熊澤英昭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隨後,父親自首。

熊澤英在審訊說:“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數十年啃老在家中打遊戲,每個月花在遊戲上的錢就有32萬日元(約兩萬人民幣),並且從初中開始,就有家暴父母的行為。

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曾經寫到:

“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的最後一秒都有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愚蠢的母親。”

你看,哪怕已經縮回家中,哪算一輩子活在父母的庇護下,被溺愛的“巨嬰們”依然沒有半分感激,因為他們依舊靠著嬰兒時期的“全能感”死撐,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可以掌控世界,如果我不能掌控世界,那一定是世界的錯。

他們不會指責自己,只會把失控歸結於外界,歸結在離他們最近的父母身上。

03

給孩子成長空間,他會自己長大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因為在一元世界裡,世界觀非常單一:我是全能的,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

這樣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會處處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發現領導和同事與他想象得都不一樣。他會頻繁辭職,想要找到那個能夠滿足他全部期許的空間,但是,因為他要找的只是那個完美的、能夠聽從他想法的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屢次受挫之後,他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只有這裡,他可以呼風喚雨,享受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希望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樣會覺得被傷害,覺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這樣,被朋友“傷害”的他,同樣也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有一個人,似乎永遠不會讓他失望,就是母親。

電影中的“巨嬰”,被宮崎駿限制在了一張小小的床上,他沒有見過除了玩具、零食、湯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於千尋出現的時候,“巨嬰寶寶”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帶細菌來的嗎?湯婆婆說:“外面的世界都是細菌,所以我待在房間裡。”

現實中,被溺愛著長大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空間雖然不至於誇張到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但在屢屢受挫中,縮回家啃老的人,卻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看到兩則新聞:

一則是48歲的上海男子David,畢業於同濟大學,而後又獲得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但是,帶著金光燦燦的背景,David碩士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躲在家裡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被母親催促去找工作,他反過來指責母親:“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會變成這樣嗎?現在養大了又不負責,你倒是給我找個好工作啊?”

82歲的母親,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一紙訴狀想要把兒子告上法庭,以“贍養費”為由逼迫兒子去工作,而律師告訴他,即使勝訴了,法庭也沒法強制兒子去工作,母親只能撤訴。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在另一則新聞中,76歲的日本父親熊澤英昭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隨後,父親自首。

熊澤英在審訊說:“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數十年啃老在家中打遊戲,每個月花在遊戲上的錢就有32萬日元(約兩萬人民幣),並且從初中開始,就有家暴父母的行為。

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曾經寫到:

“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的最後一秒都有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愚蠢的母親。”

你看,哪怕已經縮回家中,哪算一輩子活在父母的庇護下,被溺愛的“巨嬰們”依然沒有半分感激,因為他們依舊靠著嬰兒時期的“全能感”死撐,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可以掌控世界,如果我不能掌控世界,那一定是世界的錯。

他們不會指責自己,只會把失控歸結於外界,歸結在離他們最近的父母身上。

03

給孩子成長空間,他會自己長大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電影中,“巨嬰寶寶”意外地獲得了一個成長機會,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突然出現,把寶寶變成了一隻老鼠,於是,他和千尋、無臉人一起踏上了尋找錢婆婆、解救白龍之路。

寶寶終於有機會離開錦衣玉食的生活,見到外面的世界。原本嬌生慣養的“巨嬰寶寶”,意外地成長很快。

他懂得了獨立,當千尋擔心路途太長,寶寶太累,讓寶寶趴到她肩上時,寶寶瞥了千尋一眼,傲嬌地繼續前行。似乎在說“我行,我可以,別小看我”。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因為在一元世界裡,世界觀非常單一:我是全能的,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

這樣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會處處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發現領導和同事與他想象得都不一樣。他會頻繁辭職,想要找到那個能夠滿足他全部期許的空間,但是,因為他要找的只是那個完美的、能夠聽從他想法的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屢次受挫之後,他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只有這裡,他可以呼風喚雨,享受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希望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樣會覺得被傷害,覺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這樣,被朋友“傷害”的他,同樣也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有一個人,似乎永遠不會讓他失望,就是母親。

電影中的“巨嬰”,被宮崎駿限制在了一張小小的床上,他沒有見過除了玩具、零食、湯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於千尋出現的時候,“巨嬰寶寶”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帶細菌來的嗎?湯婆婆說:“外面的世界都是細菌,所以我待在房間裡。”

現實中,被溺愛著長大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空間雖然不至於誇張到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但在屢屢受挫中,縮回家啃老的人,卻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看到兩則新聞:

一則是48歲的上海男子David,畢業於同濟大學,而後又獲得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但是,帶著金光燦燦的背景,David碩士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躲在家裡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被母親催促去找工作,他反過來指責母親:“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會變成這樣嗎?現在養大了又不負責,你倒是給我找個好工作啊?”

82歲的母親,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一紙訴狀想要把兒子告上法庭,以“贍養費”為由逼迫兒子去工作,而律師告訴他,即使勝訴了,法庭也沒法強制兒子去工作,母親只能撤訴。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在另一則新聞中,76歲的日本父親熊澤英昭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隨後,父親自首。

熊澤英在審訊說:“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數十年啃老在家中打遊戲,每個月花在遊戲上的錢就有32萬日元(約兩萬人民幣),並且從初中開始,就有家暴父母的行為。

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曾經寫到:

“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的最後一秒都有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愚蠢的母親。”

你看,哪怕已經縮回家中,哪算一輩子活在父母的庇護下,被溺愛的“巨嬰們”依然沒有半分感激,因為他們依舊靠著嬰兒時期的“全能感”死撐,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可以掌控世界,如果我不能掌控世界,那一定是世界的錯。

他們不會指責自己,只會把失控歸結於外界,歸結在離他們最近的父母身上。

03

給孩子成長空間,他會自己長大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電影中,“巨嬰寶寶”意外地獲得了一個成長機會,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突然出現,把寶寶變成了一隻老鼠,於是,他和千尋、無臉人一起踏上了尋找錢婆婆、解救白龍之路。

寶寶終於有機會離開錦衣玉食的生活,見到外面的世界。原本嬌生慣養的“巨嬰寶寶”,意外地成長很快。

他懂得了獨立,當千尋擔心路途太長,寶寶太累,讓寶寶趴到她肩上時,寶寶瞥了千尋一眼,傲嬌地繼續前行。似乎在說“我行,我可以,別小看我”。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他學會了勞動和付出,在錢婆婆家裡,他辛苦的紡紗,即使很累,也不願停下來。

他知道了感恩與道謝,在離開湯婆婆時,他主動的到錢婆婆面前,與她吻別。

他開始能夠辨別是非,當湯婆婆想要刁難千尋時,他說,婆婆如果讓千尋哭,我就討厭婆婆。

當“巨嬰寶寶”不在活在湯婆婆的庇護下,不在活在屬於自己的一元世界,開始進入有朋友、有善惡的多元世界,寶寶以驚人的速度長大。

而湯婆婆,連看到寶寶“站起來”都驚訝不已。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文|若杉

電影《千與千尋》裡,有一個角色,他無名無姓,因為身形很大都依然是一副嬰兒的模樣,裸身穿紅肚兜。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

“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湯婆婆不讓“巨嬰寶寶”出門,她說,外面的環境,會讓寶寶生病。

所以,“巨嬰”從一出場,就躺在床上,別說出門,幾乎連床都沒有離開過。唯一會的事情,只是“哭”。

因為從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別人想要生活,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勞動。

而“巨嬰”要做的,只是哭。

對於他來說,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湯婆婆就會不遺餘力地滿足他所有的慾望。

每個人與父母的交往模式,決定了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當“巨嬰”第一次看到了千尋,想要千尋陪她玩,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湯婆婆馬上就會回來,她會殺死你喔”。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個躺在床上,不經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為那是它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千錘百煉,早已爐火純青。

很佩服宮崎駿,用不多的鏡頭語言,便把一個被溺愛、喪失社會能力的“巨嬰”勾勒的精準鮮活。

電影中,“巨嬰寶寶”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幾分誇張,卻是很多被寵壞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01

“巨嬰”的一元世界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長大,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寶寶的狀態。

更準確地說,處在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狀態。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媽媽100%的照料,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愛撫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達。而媽媽,作為撫養者,盡其所能的照顧和滿足孩子。

嬰兒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後,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這個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是嬰兒的“全能期”。

處在“全能期”的嬰兒,意識不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的,他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同時,他也沒法接受不同,認為不同就是敵對。

因為這個屬於嬰兒的小小世界,只有一個人,我把他簡單的稱為嬰兒的“一元世界”。

6個月以內的嬰兒停留在“一元世界”,會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這也是一個人自信的最初來源。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需要進入到“我”和“媽媽”的二元世界,“我”“媽媽”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媽媽”、“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與他人的溝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進而獲得生存能力。

思維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特點一;脆弱

因為始終停留在一元世界,執著地認為世界應該按自己的意願運轉,所以,每一次遇到違背心意的事情發生,都能讓巨嬰們深受打擊。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麵包,媽媽卻非讓我吃小籠包;

我覺得別人都應該聽我的,結果他們卻各幹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遊,所以今天必須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這些事情,對於心智發展比較成熟,處在“多元世界”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世界上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同時,還有許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氣陰晴,歲月流逝。

但是,對於巨嬰來說,“世界是我的,怎麼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樣呢?”所以,每一次被現實“打擊”,巨嬰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們會覺得憤怒,無助、委屈,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欺負他。

而事實上,世界,只是沒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運行罷了。

特點二:缺乏同理心,缺乏與世界溝通的語言

心理學家克萊因說:

處在全能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他創造的,媽媽的乳房也是他創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也可以無情地毀滅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他當然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處在一元世界的“巨嬰”們,常常缺乏同理心。從來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對別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來都不覺得,世界上還有別人。

回到電影《千與千尋》中,當千尋告訴“巨嬰”,她的好朋友白龍受傷了,需要馬上搭救,回來再陪他玩的時候,“巨嬰”非但沒有同理心,還威脅千尋,我會捏斷你的胳膊,我會哭,我一哭,婆婆聽到,就會殺了你。

特點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嬰”們常常有很多想法,這種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為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無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個側面卻是,很少行動。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當然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別人來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親自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傑瑞姆·布萊克曼曾經講過這樣一個個案:

他的來訪者Q先生在諮詢中談到,很擔心在未來的一場考試中失利。

諮詢師問他:“你嘗試過學習嗎?”

這個時候,Q先生幾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Q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需要為考試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覺得只要想到,就應該有人去幫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對失敗的恐懼,因為如果努力了,最後還失敗了,這同樣會威脅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結果: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小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因為在一元世界裡,世界觀非常單一:我是全能的,世界應該按照我的想法運行。

這樣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會處處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發現領導和同事與他想象得都不一樣。他會頻繁辭職,想要找到那個能夠滿足他全部期許的空間,但是,因為他要找的只是那個完美的、能夠聽從他想法的世界。

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屢次受挫之後,他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只有這裡,他可以呼風喚雨,享受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希望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樣會覺得被傷害,覺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這樣,被朋友“傷害”的他,同樣也會選擇回到家中,因為,有一個人,似乎永遠不會讓他失望,就是母親。

電影中的“巨嬰”,被宮崎駿限制在了一張小小的床上,他沒有見過除了玩具、零食、湯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於千尋出現的時候,“巨嬰寶寶”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帶細菌來的嗎?湯婆婆說:“外面的世界都是細菌,所以我待在房間裡。”

現實中,被溺愛著長大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空間雖然不至於誇張到只有一張床的空間,但在屢屢受挫中,縮回家啃老的人,卻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看到兩則新聞:

一則是48歲的上海男子David,畢業於同濟大學,而後又獲得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但是,帶著金光燦燦的背景,David碩士畢業後,一直沒有工作,躲在家裡啃老,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被母親催促去找工作,他反過來指責母親:“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從小什麼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會變成這樣嗎?現在養大了又不負責,你倒是給我找個好工作啊?”

82歲的母親,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一紙訴狀想要把兒子告上法庭,以“贍養費”為由逼迫兒子去工作,而律師告訴他,即使勝訴了,法庭也沒法強制兒子去工作,母親只能撤訴。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在另一則新聞中,76歲的日本父親熊澤英昭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隨後,父親自首。

熊澤英在審訊說:“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數十年啃老在家中打遊戲,每個月花在遊戲上的錢就有32萬日元(約兩萬人民幣),並且從初中開始,就有家暴父母的行為。

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曾經寫到:

“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的最後一秒都有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愚蠢的母親。”

你看,哪怕已經縮回家中,哪算一輩子活在父母的庇護下,被溺愛的“巨嬰們”依然沒有半分感激,因為他們依舊靠著嬰兒時期的“全能感”死撐,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可以掌控世界,如果我不能掌控世界,那一定是世界的錯。

他們不會指責自己,只會把失控歸結於外界,歸結在離他們最近的父母身上。

03

給孩子成長空間,他會自己長大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電影中,“巨嬰寶寶”意外地獲得了一個成長機會,湯婆婆的姐姐錢婆婆突然出現,把寶寶變成了一隻老鼠,於是,他和千尋、無臉人一起踏上了尋找錢婆婆、解救白龍之路。

寶寶終於有機會離開錦衣玉食的生活,見到外面的世界。原本嬌生慣養的“巨嬰寶寶”,意外地成長很快。

他懂得了獨立,當千尋擔心路途太長,寶寶太累,讓寶寶趴到她肩上時,寶寶瞥了千尋一眼,傲嬌地繼續前行。似乎在說“我行,我可以,別小看我”。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他學會了勞動和付出,在錢婆婆家裡,他辛苦的紡紗,即使很累,也不願停下來。

他知道了感恩與道謝,在離開湯婆婆時,他主動的到錢婆婆面前,與她吻別。

他開始能夠辨別是非,當湯婆婆想要刁難千尋時,他說,婆婆如果讓千尋哭,我就討厭婆婆。

當“巨嬰寶寶”不在活在湯婆婆的庇護下,不在活在屬於自己的一元世界,開始進入有朋友、有善惡的多元世界,寶寶以驚人的速度長大。

而湯婆婆,連看到寶寶“站起來”都驚訝不已。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這像極了那些溺愛孩子的媽媽們,總以為自己給孩子的不夠多,總以為離開自己,孩子沒法生活,殊不知,孩子只有在與世界的互動中,才能夠成長得更快。

盧梭曾經在《愛彌爾》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你瞭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滿足的傷害。

其實,孩子原本都有面對拒絕、面對挫折、面對“得不到”的能力,與其一味地滿足,不如放手讓孩子去試錯,他會在挫折中學會走出自己的“一元世界”,進入更大的世界。

而作為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可以停靠、可以獲得溫暖與補給的港灣就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