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530公里,南京明故宮的一座大殿何時藏到了普陀山?

上篇文章寫到去完了普濟寺,緊接著我和朋友來到了普陀山的第二大寺-法雨寺,聽說法雨寺裡有南京明故宮的一座大殿?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從普濟寺到法雨寺坐車很快,但是這裡的車票都是統一票價10元/位。如果體力好的話,走路半個小時就可以抵達。我和朋友一鼓作氣抵達了寺廟,本來想著可以趕上齋飯,抵達的時間是11:20,齋飯時間是10:30-11:30,雖然是在時間內,但是齋飯券是提前發放的,5元/位,抵達的時候已經沒了。


相距530公里,南京明故宮的一座大殿何時藏到了普陀山?


來到法雨寺,給人一種清涼幽靜的感覺。法雨寺地理位置處於錦屏峰下,背山面水,古寺四周古樹成林。“普濟寺、法雨寺兩寺是江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清代建築群。這裡的庭院顯的比普濟寺開闊很多,一股不凡的氣勢迎面而來,寺院依山而建,有七層臺基,大殿主要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龍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六重殿堂,逐級升高。和普濟寺類似,琉璃瓦蓋頂有開藍、淡綠、鵝黃、紫紅等不同的色,在陽光照射下有彩虹的顏色,好像是“佛光普照”。從下往高仰視,更是震撼。


相距530公里,南京明故宮的一座大殿何時藏到了普陀山?


聽導遊講,法雨寺建於500多年前,一位叫大智的四川僧人來禮佛時建造的。後來經過多次的修建,從康熙年間後沿用下來的。法雨寺名由來是因康熙在重修法雨寺時,賜了“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的匾額,不過現在去的時候已經看不到匾額了,單純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清朝末年,康有為也曾寫下“錦屏臨海浪,法雨飛天花”的詩句,形象的刻畫出法雨寺山海之勝。


相距530公里,南京明故宮的一座大殿何時藏到了普陀山?


法雨寺的九龍殿立48根大柱,每條屋簷脊上各有6只吻獸,殿內立柱的柱磉都雕有龍,長相凶猛,屬於明代習用的風格,霸氣的建築造型的氣勢不比金鑾殿差。根據《普陀山志》記載,法雨寺中的九龍殿正是從南京明故宮移建於此的。導遊指引我們說大殿頂部的“九龍藻井”是最有講究的。藻井是中國建築中宮殿或廳堂天花板上的一種裝飾。這裡的九龍藻井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而成,只有一條龍在頂盤旋,其餘八條龍繞著八根柱子而下,八根正中間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構成了九龍戲珠的立體圖案,九龍殿之名便因此而得。


相距530公里,南京明故宮的一座大殿何時藏到了普陀山?


這種規格的大殿,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怎麼會有一個大殿建的這麼“膽大包天”,除非是有人允許了,只可能是當時的皇帝——康熙。當時法雨寺的住持受到了皇帝的接見,皇帝親自下旨要把當時南京明朝故宮拆運至普陀山。因此現在九龍殿的琉璃瓦、雕龍柱磉和九龍藻井都是當時從明故宮拆移而來的。

到清咸豐三年,明故宮幾乎完全被毀,僅存午門、東華門、西華門以及內外五龍橋、柱礎、碑刻等遺蹟。可以說,九龍殿是唯一存世的明故宮建築了。所以如果有小夥伴想看看明故宮遺存(現在的北京的是清代的皇宮)的話,法雨寺一定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