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刻印、鐘錶維修店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刻印、鐘錶維修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鯉魚嘴(專門處理模糊)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刻印、鐘錶維修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鯉魚嘴(專門處理模糊)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刻印、鐘錶維修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鯉魚嘴(專門處理模糊)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刻印、鐘錶維修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鯉魚嘴(專門處理模糊)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

本文轉載自 粵東城市網 (ID:ydcsw6) 圖源: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原赤水村人黃天會,買下練江主流與塗溪兩水交匯處胡姓的一塊坡地,準備創建村寨;又向南園買下鯉魚尾的一塊臨溪高坡地,倡建流沙圩,並於其上建造“觀音堂”。

流沙圩集初建時,設在沙灘上(今玉環路上段),為“頂圩”。後又在“觀音”右側搭了幾列簡陋棚作市亭,為“下圩”。鐵、竹、木、柴草、果蔬貿易集、中在頂圩。下圩主要是其它農副產品貿易,還設有專業市場,如米街、狗仔街、麻苧街、豬苗街。那時所謂“街”,是指貿易集中點,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街道。

據說,流沙圩初創時,黃天會為吸引周圍村民趕集,一連好幾個月,每逢農曆“三、六、九”圩期,都叫人蒸了許多包子挑到圩集上,凡趕集者,每人分給一個包子作點心,可謂用心良苦。同時,為流沙“開市”而演戲慶祝,黃天會請在新壇村教書的羅克長撰寫對聯:“圩名流沙沙成玉,戲做董永永萬年。”該聯飽含希望和祝願,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流沙圩的創建,對當時練江上游農村尚不發達的商品經濟起著促進作用。“觀音堂”是當時流沙圩上唯一一座三合土瓦房建築。清乾隆《普寧縣誌》載:“流沙溪圩,在縣南三十五里戎水山埔.無店鋪,聽民搭蓋貿易,每年官租錢九千四百文。”

流沙圩建成後,黃天會於清雍正五年(1727)開始營建平湖村,於清乾隆二年(1737)建成進宅,他帶著親屬共36人從赤水村遷到平湖定居。

至清咸豐年間,流沙集市在發展中出現了新的佈局,原擺設在沙灘上的攤點開始向下圩轉移,如草市場移到流沙寨仔內前面曠地上(今普寧工會),柴市場移到鬥文圩門(現普寧酒廠倉庫),菜市場移到現溝墘街處,與米街相毗鄰,沙灘上主要經營從外地販運來的竹器產品。這時,新壇村人開始在狗仔街砌築起平房店鋪。下圩的頂橋頭至觀音堂後兩旁出現三合土建築的店鋪,形成一條寬約3米長52米泥土路面的街道,叫“大街”。商賈彙集於此,馬柵村人老三端開設扶豐號當鋪和灰寨村人開設和豐號當鋪,以及泥溝村人開設和昌號藥材行。“大街”經娘宮前石橋(民國時期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名“同濟橋”)跨越練江,可通往棉湖、洪陽、大壩、裡湖等地。由於商販向下圩內移,又逐漸形成三條東西走向的長150米至250米、寬約2.5米的巷道。清同治十五年(1889),郭厝寮村人“尤三(舉人)”的五弟在觀音堂南側闢一條南北走向的長24米、寬約2.5米的街道,叫“大通街”。至此,在流沙圩上定居營業的商戶有17家。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流沙建起了基督教堂。1936年春,新壇村的教師陳眉山發起組織“新壇扶進社”,旨在“致力教育、振興新壇”,併成立新壇校董會,於新1938~:開辦新壇完全小學,為解決辦學經費,1941年,新壇村政把新壇人在流沙下圩(即沙溪嘴下側)的私人草、竹蓬攤檔拆除,統一規劃、編號,建造起鋼筋混泥土柱瓦蓋頂的市亭,共三直街二橫街約220個檔位,水泥柱塑上陰文“新壇公校校產”字樣,所收租金作為辦學經費。

1928年,陳耀樞(國民黨張瑞貴部下一個團長)坐鎮流沙時,開闢流沙廣場,在中央築建中山紀念臺。匾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建造流沙大橋,橋兩端樹起排樓式大橋門;闢建街道,擴寬市區,將原“大街”擴寬為4.2米,命名永寧路;將原第一條小巷擴寬為4米,命名惠來路;將原觀音堂前至流沙大橋建成半弧形街道,命名玉環路;將原狗仔街至南山路口闢建成鎮南路;將南山路口至流沙大橋建成中華路。1930年建成潮(陽)——葵(潭)公路,通過市區中華路,跨越剛建成的流沙大橋,把流沙劃成四個自然區域。這時,市區面積擴展至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汕頭以後,國民黨政府下令炸燬流沙大橋,公路全面破壞。這時不少外地難民流入流沙,在此定居增至60戶,人口增至1700人,汕頭海濱中學內遷來此開辦,流沙的文化和商業有所發展。

1945年3月13日共產黨領導的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在普寧成立,游擊隊一度解放流沙,潮汕地區第一個人民民主區政府於流沙成立。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統治流沙,流沙成為“四大天王”(羅文高、陳君秀、陳祖文、陳純)的天下。解放戰爭中,流沙於1949年5月1日解放。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普寧縣城於流沙。流沙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

(本文參考《新壇族譜》和新安村民陳國山的《流沙源流》等資料,作者陳松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圩隨著市區的發展於2002年重新規劃改建為中華新城,成為流沙新的商業中心。昔日的流沙早已成為記憶,以下就是作者於改建前拍下流沙圩的部分景象: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改建前流沙電影院(播放的最後一場電影《為了明天》)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從流沙大橋拍流沙(現在的肯德基一帶)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流沙刻印、鐘錶維修店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鯉魚嘴(專門處理模糊)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普寧人不可不知的流沙圩歷史(附中華新城改建前老照片)

本貼所有照片由作者陳松林授權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