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平潭 福建 技術 福州 新聞 中經雲端 2019-08-09
"

福建有一座真正的網紅橋,自開工以來一直備受矚目。它就是福建的“海上飛虹”——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公里,跨越四個海島,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建造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大橋預計將於2019年通車。

"

福建有一座真正的網紅橋,自開工以來一直備受矚目。它就是福建的“海上飛虹”——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公里,跨越四個海島,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建造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大橋預計將於2019年通車。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圖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內部結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攝

建造難度大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正在建設的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該橋於2013年11月動工建設,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下層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為時速100公里的6車道高速公路。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條件遠比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建造難度和風險更大。”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王東輝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大橋所處位置為世界三大風區之一,全年6級以上大風天數超過300天,100年重現期浪高達9.69米,最大施工水深達45米,最大流速達每秒3.09米,最大潮差7.09米,年有效作業時間不到120天。

中鐵大橋局鼓嶼門作業工區經理田東介紹,除了風大、浪高、水深、湧急、潮汐明顯外,島嶼暗礁等海底複雜的地質挑戰也令施工人員“頭痛”。在海水下裸岩區埋設打樁基礎的鋼護筒很費勁,打重了鋼護筒下部常捲成彈簧狀,不得不請潛水員下到水底切割拔出來重打。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穿越的島嶼兩側海床幾乎全是裸露的岩石,同一個墩子兩側的最大傾斜能達到11米,還要面對硬度像鐵一樣的岩石,對鑽孔樁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重大突破多

"

福建有一座真正的網紅橋,自開工以來一直備受矚目。它就是福建的“海上飛虹”——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公里,跨越四個海島,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建造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大橋預計將於2019年通車。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圖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內部結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攝

建造難度大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正在建設的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該橋於2013年11月動工建設,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下層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為時速100公里的6車道高速公路。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條件遠比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建造難度和風險更大。”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王東輝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大橋所處位置為世界三大風區之一,全年6級以上大風天數超過300天,100年重現期浪高達9.69米,最大施工水深達45米,最大流速達每秒3.09米,最大潮差7.09米,年有效作業時間不到120天。

中鐵大橋局鼓嶼門作業工區經理田東介紹,除了風大、浪高、水深、湧急、潮汐明顯外,島嶼暗礁等海底複雜的地質挑戰也令施工人員“頭痛”。在海水下裸岩區埋設打樁基礎的鋼護筒很費勁,打重了鋼護筒下部常捲成彈簧狀,不得不請潛水員下到水底切割拔出來重打。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穿越的島嶼兩側海床幾乎全是裸露的岩石,同一個墩子兩側的最大傾斜能達到11米,還要面對硬度像鐵一樣的岩石,對鑽孔樁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重大突破多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圖為正在施工作業的工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攝

“為降低波浪力對大橋施工及運營期間安全影響,也為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提升相應的工作效率,航道橋基礎施工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5米直徑鑽孔樁。”中鐵大橋局局指工程部長李志輝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為解決鑽孔難題,我們自主研發了世界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鑽機,其鑽孔直徑可達5米,鑽孔深度可達180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瞭解到,為了應對海上安裝簡支鋼桁樑上部結構的困難,鋼桁樑直接在工廠焊接成重約1490噸的整孔鋼樑,用特製船舶運至待架位置進行架設,該技術是國內同類橋樑首次應用;主航道斜拉橋的主樑採用兩節間大節段全焊、整節段吊裝,是國內鋼桁樑斜拉橋主樑製造、架設技術的又一大突破……

據介紹,這座大橋從新結構、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已申報了12項專利,是一座創新型的大橋。大橋的建設將為今後規劃建設的跨海峽工程積累寶貴經驗,同時,通過海上橋樑施工定額跟蹤測定,為我國海峽大橋建設提供了投資依據。

"

福建有一座真正的網紅橋,自開工以來一直備受矚目。它就是福建的“海上飛虹”——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公里,跨越四個海島,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建造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大橋預計將於2019年通車。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圖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內部結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攝

建造難度大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正在建設的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該橋於2013年11月動工建設,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下層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為時速100公里的6車道高速公路。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條件遠比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建造難度和風險更大。”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王東輝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大橋所處位置為世界三大風區之一,全年6級以上大風天數超過300天,100年重現期浪高達9.69米,最大施工水深達45米,最大流速達每秒3.09米,最大潮差7.09米,年有效作業時間不到120天。

中鐵大橋局鼓嶼門作業工區經理田東介紹,除了風大、浪高、水深、湧急、潮汐明顯外,島嶼暗礁等海底複雜的地質挑戰也令施工人員“頭痛”。在海水下裸岩區埋設打樁基礎的鋼護筒很費勁,打重了鋼護筒下部常捲成彈簧狀,不得不請潛水員下到水底切割拔出來重打。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穿越的島嶼兩側海床幾乎全是裸露的岩石,同一個墩子兩側的最大傾斜能達到11米,還要面對硬度像鐵一樣的岩石,對鑽孔樁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重大突破多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圖為正在施工作業的工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攝

“為降低波浪力對大橋施工及運營期間安全影響,也為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提升相應的工作效率,航道橋基礎施工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5米直徑鑽孔樁。”中鐵大橋局局指工程部長李志輝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為解決鑽孔難題,我們自主研發了世界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鑽機,其鑽孔直徑可達5米,鑽孔深度可達180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瞭解到,為了應對海上安裝簡支鋼桁樑上部結構的困難,鋼桁樑直接在工廠焊接成重約1490噸的整孔鋼樑,用特製船舶運至待架位置進行架設,該技術是國內同類橋樑首次應用;主航道斜拉橋的主樑採用兩節間大節段全焊、整節段吊裝,是國內鋼桁樑斜拉橋主樑製造、架設技術的又一大突破……

據介紹,這座大橋從新結構、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已申報了12項專利,是一座創新型的大橋。大橋的建設將為今後規劃建設的跨海峽工程積累寶貴經驗,同時,通過海上橋樑施工定額跟蹤測定,為我國海峽大橋建設提供了投資依據。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掃描二維碼 體驗全景新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