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

筆記積累:

哪裡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挪威的森林》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挪威的森林》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挪威的森林》

"

筆記積累:

哪裡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挪威的森林》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挪威的森林》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這本書我很早就買了,一直沒有看,最近放假花了幾天才看完。看完之後我最想說的感悟是:日本的孩子也太早熟了。建議未成年先不要看(哈哈哈)。

這本書作者是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這本書講述的是少年渡邊在上學期間的感情經歷、對生活的方向以及最終的感情歸宿。

認識村上春樹

我是從什麼時候認識村上春樹的呢?大概是高中,具體時間不記得了,認識他是因為當初積累的句子: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舞!舞!舞!》

因此而認識他,然後就買了《挪威的森林》看完之後,我發現我不太懂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仔細回想一下,發現全書給我的感覺是:青春的愛情和年少的迷茫。

"

筆記積累:

哪裡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挪威的森林》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挪威的森林》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這本書我很早就買了,一直沒有看,最近放假花了幾天才看完。看完之後我最想說的感悟是:日本的孩子也太早熟了。建議未成年先不要看(哈哈哈)。

這本書作者是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這本書講述的是少年渡邊在上學期間的感情經歷、對生活的方向以及最終的感情歸宿。

認識村上春樹

我是從什麼時候認識村上春樹的呢?大概是高中,具體時間不記得了,認識他是因為當初積累的句子: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舞!舞!舞!》

因此而認識他,然後就買了《挪威的森林》看完之後,我發現我不太懂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仔細回想一下,發現全書給我的感覺是:青春的愛情和年少的迷茫。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青春的愛情

渡邊、木月、直子三個人是好朋友,木月於直子是情侶,在他們的十七歲那年,木月去世了。接下來就是渡邊一直陪伴直子。在直子二十歲生日時,渡邊與直子發生了關係。

但是之後直子就去類似於康復醫院的地方養病去了,她的病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木月的死造成的。

渡邊愛兩個人,一個是直子,一個是綠子。

對於渡邊來說,直子是純潔乾淨的愛情化身;綠子則是希望的化身,綠子帶給他生活的勇氣。而最終的結局是渡邊與綠子在一起了。

正常來說,男主與最後在一起的人應該在文中出現的篇幅也是最長的,但這部小說和《人生的枷鎖》的感情敘述相像,最終在一起的人都是後面才出現的,這部小說敘述最多的是渡邊與直子的感情糾葛。

我之前寫過的《茶花女》講述的是男女主之間的真摯感情,而且他們之間的愛情有一種轟轟烈烈的色彩,可能也是當時所處的環境造成的。但這部小說中渡邊與直子之間的感情是平平淡淡的。

平淡中夾雜著憂傷。

直子喜歡渡邊,但她對渡邊的喜歡僅僅是朋友的喜歡,即便是與渡邊發生關係,她需要渡邊的陪伴,但她卻不愛他。

但渡邊與直子發生關係後,他是真的喜歡上直子的。

他們的愛情,或許在一開始就註定是以悲劇為結尾的。但即便如此,彼此還是會嚮往愛情。

村上春樹將這種青春的愛情描寫的很真實,將年少的那種對待愛情的心態描寫的栩栩如生。

對於愛情方面的小說,其實我寫不出來太多的感悟。《茶花女》是,《挪威的森林》也是,這本書給我更深刻的感覺是在愛情期間渡邊的迷茫,那種既想要向前,卻又不知道該走向何處的無措。

"

筆記積累:

哪裡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挪威的森林》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挪威的森林》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這本書我很早就買了,一直沒有看,最近放假花了幾天才看完。看完之後我最想說的感悟是:日本的孩子也太早熟了。建議未成年先不要看(哈哈哈)。

這本書作者是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這本書講述的是少年渡邊在上學期間的感情經歷、對生活的方向以及最終的感情歸宿。

認識村上春樹

我是從什麼時候認識村上春樹的呢?大概是高中,具體時間不記得了,認識他是因為當初積累的句子: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舞!舞!舞!》

因此而認識他,然後就買了《挪威的森林》看完之後,我發現我不太懂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仔細回想一下,發現全書給我的感覺是:青春的愛情和年少的迷茫。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青春的愛情

渡邊、木月、直子三個人是好朋友,木月於直子是情侶,在他們的十七歲那年,木月去世了。接下來就是渡邊一直陪伴直子。在直子二十歲生日時,渡邊與直子發生了關係。

但是之後直子就去類似於康復醫院的地方養病去了,她的病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木月的死造成的。

渡邊愛兩個人,一個是直子,一個是綠子。

對於渡邊來說,直子是純潔乾淨的愛情化身;綠子則是希望的化身,綠子帶給他生活的勇氣。而最終的結局是渡邊與綠子在一起了。

正常來說,男主與最後在一起的人應該在文中出現的篇幅也是最長的,但這部小說和《人生的枷鎖》的感情敘述相像,最終在一起的人都是後面才出現的,這部小說敘述最多的是渡邊與直子的感情糾葛。

我之前寫過的《茶花女》講述的是男女主之間的真摯感情,而且他們之間的愛情有一種轟轟烈烈的色彩,可能也是當時所處的環境造成的。但這部小說中渡邊與直子之間的感情是平平淡淡的。

平淡中夾雜著憂傷。

直子喜歡渡邊,但她對渡邊的喜歡僅僅是朋友的喜歡,即便是與渡邊發生關係,她需要渡邊的陪伴,但她卻不愛他。

但渡邊與直子發生關係後,他是真的喜歡上直子的。

他們的愛情,或許在一開始就註定是以悲劇為結尾的。但即便如此,彼此還是會嚮往愛情。

村上春樹將這種青春的愛情描寫的很真實,將年少的那種對待愛情的心態描寫的栩栩如生。

對於愛情方面的小說,其實我寫不出來太多的感悟。《茶花女》是,《挪威的森林》也是,這本書給我更深刻的感覺是在愛情期間渡邊的迷茫,那種既想要向前,卻又不知道該走向何處的無措。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年少的迷茫

在直子接受治療期間,渡邊曾一度墮落。他同永澤出入各種不同的酒店,對於這種百無聊賴的心緒,既不能排遣於外,又不能藏於何處,只能藉此掩蓋。

永澤的意志很堅強,越是遭受打擊越是自強不息,他有清晰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從來不會迷茫。

永澤雖說與渡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明顯不同。永澤以同一方式不斷勇往直前,而渡邊卻在原地徘徊,並且空虛得很。

作者安排這個角色的目的,也許就是為了能夠有一個人在渡邊身邊引導他吧:即使內心深處迷茫也在努力尋找清晰的方向。

渡邊在永澤身邊是對生活需要該怎麼度過的一種迷茫,對於直子則是感情上的迷茫。

渡邊對於直子的感情曾一度迷茫,實情都漸漸變得模糊不清。後來,渡邊知道,他對於直子是一種責任,作為某種人的責任,並且他不能放棄這種責任,即便直子不愛他。

後來,綠子的出現,與綠子的相處,讓渡邊不再迷茫,使他對自己一直迴避的做出結論:他愛綠子。

在17、8歲的這個年紀,我們好像沒有這麼多的迷茫。每天就是宿舍,教學樓,食堂,三點一線,簡單又乏味。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學習上了,哪裡還有時間去迷茫呢?

無疑,渡邊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青春。像一個迷失方向的小鹿,為尋找正確的道路到處亂撞,還好,最後找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其實這本書的主題是孤獨,一個找不到自己的同類,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感受不到他人的關愛青春孩子,對前途的迷茫,對過去的偏執。木月如此,直子和初美也是如此。

木月需要直子與渡邊的救贖,直子需要渡邊的救贖,初美需要永澤的救贖,但是他們都失敗了——死亡。相對而言,而綠子成功將渡邊救贖。

我們是會深處孤獨,但是孤獨不會永存,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人陪伴,這可能是一個人,可能是兩個人,還可能是三個人……但當這個人出現時,請珍惜。

"

筆記積累:

哪裡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挪威的森林》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挪威的森林》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這本書我很早就買了,一直沒有看,最近放假花了幾天才看完。看完之後我最想說的感悟是:日本的孩子也太早熟了。建議未成年先不要看(哈哈哈)。

這本書作者是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這本書講述的是少年渡邊在上學期間的感情經歷、對生活的方向以及最終的感情歸宿。

認識村上春樹

我是從什麼時候認識村上春樹的呢?大概是高中,具體時間不記得了,認識他是因為當初積累的句子: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舞!舞!舞!》

因此而認識他,然後就買了《挪威的森林》看完之後,我發現我不太懂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仔細回想一下,發現全書給我的感覺是:青春的愛情和年少的迷茫。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青春的愛情

渡邊、木月、直子三個人是好朋友,木月於直子是情侶,在他們的十七歲那年,木月去世了。接下來就是渡邊一直陪伴直子。在直子二十歲生日時,渡邊與直子發生了關係。

但是之後直子就去類似於康復醫院的地方養病去了,她的病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木月的死造成的。

渡邊愛兩個人,一個是直子,一個是綠子。

對於渡邊來說,直子是純潔乾淨的愛情化身;綠子則是希望的化身,綠子帶給他生活的勇氣。而最終的結局是渡邊與綠子在一起了。

正常來說,男主與最後在一起的人應該在文中出現的篇幅也是最長的,但這部小說和《人生的枷鎖》的感情敘述相像,最終在一起的人都是後面才出現的,這部小說敘述最多的是渡邊與直子的感情糾葛。

我之前寫過的《茶花女》講述的是男女主之間的真摯感情,而且他們之間的愛情有一種轟轟烈烈的色彩,可能也是當時所處的環境造成的。但這部小說中渡邊與直子之間的感情是平平淡淡的。

平淡中夾雜著憂傷。

直子喜歡渡邊,但她對渡邊的喜歡僅僅是朋友的喜歡,即便是與渡邊發生關係,她需要渡邊的陪伴,但她卻不愛他。

但渡邊與直子發生關係後,他是真的喜歡上直子的。

他們的愛情,或許在一開始就註定是以悲劇為結尾的。但即便如此,彼此還是會嚮往愛情。

村上春樹將這種青春的愛情描寫的很真實,將年少的那種對待愛情的心態描寫的栩栩如生。

對於愛情方面的小說,其實我寫不出來太多的感悟。《茶花女》是,《挪威的森林》也是,這本書給我更深刻的感覺是在愛情期間渡邊的迷茫,那種既想要向前,卻又不知道該走向何處的無措。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年少的迷茫

在直子接受治療期間,渡邊曾一度墮落。他同永澤出入各種不同的酒店,對於這種百無聊賴的心緒,既不能排遣於外,又不能藏於何處,只能藉此掩蓋。

永澤的意志很堅強,越是遭受打擊越是自強不息,他有清晰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從來不會迷茫。

永澤雖說與渡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明顯不同。永澤以同一方式不斷勇往直前,而渡邊卻在原地徘徊,並且空虛得很。

作者安排這個角色的目的,也許就是為了能夠有一個人在渡邊身邊引導他吧:即使內心深處迷茫也在努力尋找清晰的方向。

渡邊在永澤身邊是對生活需要該怎麼度過的一種迷茫,對於直子則是感情上的迷茫。

渡邊對於直子的感情曾一度迷茫,實情都漸漸變得模糊不清。後來,渡邊知道,他對於直子是一種責任,作為某種人的責任,並且他不能放棄這種責任,即便直子不愛他。

後來,綠子的出現,與綠子的相處,讓渡邊不再迷茫,使他對自己一直迴避的做出結論:他愛綠子。

在17、8歲的這個年紀,我們好像沒有這麼多的迷茫。每天就是宿舍,教學樓,食堂,三點一線,簡單又乏味。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學習上了,哪裡還有時間去迷茫呢?

無疑,渡邊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青春。像一個迷失方向的小鹿,為尋找正確的道路到處亂撞,還好,最後找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其實這本書的主題是孤獨,一個找不到自己的同類,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感受不到他人的關愛青春孩子,對前途的迷茫,對過去的偏執。木月如此,直子和初美也是如此。

木月需要直子與渡邊的救贖,直子需要渡邊的救贖,初美需要永澤的救贖,但是他們都失敗了——死亡。相對而言,而綠子成功將渡邊救贖。

我們是會深處孤獨,但是孤獨不會永存,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人陪伴,這可能是一個人,可能是兩個人,還可能是三個人……但當這個人出現時,請珍惜。

《挪威的森林》年少而清純的愛情

最後用文中很喜歡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