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

作者:霖筱筱 原創首發

1

我每天都聽羅胖的60秒語音,其中一條是《羅胖60秒:合作和合夥有什麼區別?》,我在這裡面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概念。

對於合作與合夥的區別,他的理解是:

合作的本質是交易,你有什麼資源,我有什麼資源,大家交換就好。講究的是個公平。合夥的本質是風險共擔,是在最危機的時刻還能彼此支持,互不背叛。講究的是個放心。合作是能保證在好的時候變得更好,合夥是能夠保證在壞的時候不會更壞。比如說談戀愛是合作,結婚那就是合夥。

我們一直認為,婚姻是神聖的、無償的,怎麼能以合夥或投資的角度來看呢?這是否太功利了?而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的話,並非如此。

戀愛的時候,被彼此的優點相互吸引而在一起,並且這個優點總是能給對方帶來快樂,交換資源,共享快樂,感覺不合適了,或者是吵架了,分手就行。

而結婚就不同了,要想結婚,首先,法律上承認了雙方的關係,便會一起承擔未來所有的事情,要對對方負責。在道德上呢?也是如此,婚禮的時候宣誓:無論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苦,我都不離不棄。你看,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與對方共擔風險。

所以說,婚姻也正符合“合夥”的四個基本特徵:有法律基礎、共同經營、共擔風險、有團體屬性(不再是個人)。

所以很多人說,之所以會談幾次戀愛,為的是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這個理由沒什麼不對的,找伴侶,其實是這尋找你的終身合夥人,理應謹慎認真。

"

作者:霖筱筱 原創首發

1

我每天都聽羅胖的60秒語音,其中一條是《羅胖60秒:合作和合夥有什麼區別?》,我在這裡面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概念。

對於合作與合夥的區別,他的理解是:

合作的本質是交易,你有什麼資源,我有什麼資源,大家交換就好。講究的是個公平。合夥的本質是風險共擔,是在最危機的時刻還能彼此支持,互不背叛。講究的是個放心。合作是能保證在好的時候變得更好,合夥是能夠保證在壞的時候不會更壞。比如說談戀愛是合作,結婚那就是合夥。

我們一直認為,婚姻是神聖的、無償的,怎麼能以合夥或投資的角度來看呢?這是否太功利了?而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的話,並非如此。

戀愛的時候,被彼此的優點相互吸引而在一起,並且這個優點總是能給對方帶來快樂,交換資源,共享快樂,感覺不合適了,或者是吵架了,分手就行。

而結婚就不同了,要想結婚,首先,法律上承認了雙方的關係,便會一起承擔未來所有的事情,要對對方負責。在道德上呢?也是如此,婚禮的時候宣誓:無論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苦,我都不離不棄。你看,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與對方共擔風險。

所以說,婚姻也正符合“合夥”的四個基本特徵:有法律基礎、共同經營、共擔風險、有團體屬性(不再是個人)。

所以很多人說,之所以會談幾次戀愛,為的是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這個理由沒什麼不對的,找伴侶,其實是這尋找你的終身合夥人,理應謹慎認真。

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2

《奇葩說》裡曾有過這樣一個辯題:婚前讓伴侶在房本上加名字有錯嗎?

經濟學家薛兆豐老師認為沒有錯,並從經濟學的角度展開了討論,可謂是現場之最了,他說:

結婚,就是辦家族企業,籤的是一張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雙方一起拿起自己的資源辦企業,這個時候男女雙方給出來的資源包是不一樣的,有身體、有生育能力、有容顏、有家庭關係、有自己未來的增長潛力。每個人給出來的資源包不一樣,發揮作用的時間的節奏也不一樣。傳統上,是女性早一點付出,生育、撫養家庭、照顧家庭,男性的作用比較晚,一方做播種,另一方是負責收割,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一個問題,後面那個人比較容易敲前面那個人的竹槓,所以雙方進入這個環節的時候,女方要求男方給一點抵押,為未來萬一婚姻出現了問題做一點墊底,做一點墊底,做一點保護,這有錯嗎?這沒錯!

的確如此,把婚姻當成終身事業來經營,夫妻二人是合夥人,那必然是風險共擔,名利共享啊,不能說男方連名字都不願意加,還要求女方心甘情願的生孩子。大部分女性要的不過是一個態度,即便是經濟獨立的女性,在她們看來,男方肯加上自己的名字,就如同合夥人在現有的企業上,邀約一同經營,我坦誠地告訴你我有哪些資源,並且願意分你一半,同樣的,這份企業,也需要你用心注入你的資源。

夫妻之間有感情,也有責任,以合夥人的身份來相處,把未知的風險先預告一下,把能把控的幸福分享給對方,這種方式相處起來才更坦然。

夫妻之間可以有浪漫,也可以有現實。可以一同打造一個家,也可以一起創下一番事業。

"

作者:霖筱筱 原創首發

1

我每天都聽羅胖的60秒語音,其中一條是《羅胖60秒:合作和合夥有什麼區別?》,我在這裡面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概念。

對於合作與合夥的區別,他的理解是:

合作的本質是交易,你有什麼資源,我有什麼資源,大家交換就好。講究的是個公平。合夥的本質是風險共擔,是在最危機的時刻還能彼此支持,互不背叛。講究的是個放心。合作是能保證在好的時候變得更好,合夥是能夠保證在壞的時候不會更壞。比如說談戀愛是合作,結婚那就是合夥。

我們一直認為,婚姻是神聖的、無償的,怎麼能以合夥或投資的角度來看呢?這是否太功利了?而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的話,並非如此。

戀愛的時候,被彼此的優點相互吸引而在一起,並且這個優點總是能給對方帶來快樂,交換資源,共享快樂,感覺不合適了,或者是吵架了,分手就行。

而結婚就不同了,要想結婚,首先,法律上承認了雙方的關係,便會一起承擔未來所有的事情,要對對方負責。在道德上呢?也是如此,婚禮的時候宣誓:無論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苦,我都不離不棄。你看,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與對方共擔風險。

所以說,婚姻也正符合“合夥”的四個基本特徵:有法律基礎、共同經營、共擔風險、有團體屬性(不再是個人)。

所以很多人說,之所以會談幾次戀愛,為的是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這個理由沒什麼不對的,找伴侶,其實是這尋找你的終身合夥人,理應謹慎認真。

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2

《奇葩說》裡曾有過這樣一個辯題:婚前讓伴侶在房本上加名字有錯嗎?

經濟學家薛兆豐老師認為沒有錯,並從經濟學的角度展開了討論,可謂是現場之最了,他說:

結婚,就是辦家族企業,籤的是一張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雙方一起拿起自己的資源辦企業,這個時候男女雙方給出來的資源包是不一樣的,有身體、有生育能力、有容顏、有家庭關係、有自己未來的增長潛力。每個人給出來的資源包不一樣,發揮作用的時間的節奏也不一樣。傳統上,是女性早一點付出,生育、撫養家庭、照顧家庭,男性的作用比較晚,一方做播種,另一方是負責收割,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一個問題,後面那個人比較容易敲前面那個人的竹槓,所以雙方進入這個環節的時候,女方要求男方給一點抵押,為未來萬一婚姻出現了問題做一點墊底,做一點墊底,做一點保護,這有錯嗎?這沒錯!

的確如此,把婚姻當成終身事業來經營,夫妻二人是合夥人,那必然是風險共擔,名利共享啊,不能說男方連名字都不願意加,還要求女方心甘情願的生孩子。大部分女性要的不過是一個態度,即便是經濟獨立的女性,在她們看來,男方肯加上自己的名字,就如同合夥人在現有的企業上,邀約一同經營,我坦誠地告訴你我有哪些資源,並且願意分你一半,同樣的,這份企業,也需要你用心注入你的資源。

夫妻之間有感情,也有責任,以合夥人的身份來相處,把未知的風險先預告一下,把能把控的幸福分享給對方,這種方式相處起來才更坦然。

夫妻之間可以有浪漫,也可以有現實。可以一同打造一個家,也可以一起創下一番事業。

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3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帕累托最優”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經濟學、工程學、社會學等學科裡有廣泛的應用。它指的是這樣一種狀態: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得更好。

在資料中看到這樣一說法: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加里?貝克兒(Gary Becker)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理論:「個人通過尋找配偶,來達到效用最大化。」因此,與伴侶組建家庭,就應該是一個追求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的過程。而追求帕累托最優的過程,叫做帕累託改進。

兩個人的婚姻結合,就是一個追求帕累託改進的過程。

張欣和潘石屹的婚姻神話,就正好解釋了這個概念。

最初,張潘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一個像鄉鎮企業家,一個是畢業於劍橋大學的華爾街精英,從結婚到那天起,就不被看好,但後來二人卻創造了財富和幸福。

後來看採訪的時候,發現張欣一開始就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給這樁婚姻定義了,她說:

他能教會我許多東西。我一直在國外生活,對國內很多東西都不懂,而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家,我希望未來能在中國發展,那麼他就是我現成的又具有實際經驗的老師。我覺得這個婚可以結,退一萬步說,即使失敗了,我也會從這個婚姻中受益。

用找合夥人的態度來找伴侶,找到兩人互補的點,慢慢磨合,正說追求帕累託改進的過程。

所以,兩人共同發展,到現今身家超過百億,婚姻也仍穩固如新。

"

作者:霖筱筱 原創首發

1

我每天都聽羅胖的60秒語音,其中一條是《羅胖60秒:合作和合夥有什麼區別?》,我在這裡面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概念。

對於合作與合夥的區別,他的理解是:

合作的本質是交易,你有什麼資源,我有什麼資源,大家交換就好。講究的是個公平。合夥的本質是風險共擔,是在最危機的時刻還能彼此支持,互不背叛。講究的是個放心。合作是能保證在好的時候變得更好,合夥是能夠保證在壞的時候不會更壞。比如說談戀愛是合作,結婚那就是合夥。

我們一直認為,婚姻是神聖的、無償的,怎麼能以合夥或投資的角度來看呢?這是否太功利了?而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的話,並非如此。

戀愛的時候,被彼此的優點相互吸引而在一起,並且這個優點總是能給對方帶來快樂,交換資源,共享快樂,感覺不合適了,或者是吵架了,分手就行。

而結婚就不同了,要想結婚,首先,法律上承認了雙方的關係,便會一起承擔未來所有的事情,要對對方負責。在道德上呢?也是如此,婚禮的時候宣誓:無論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苦,我都不離不棄。你看,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與對方共擔風險。

所以說,婚姻也正符合“合夥”的四個基本特徵:有法律基礎、共同經營、共擔風險、有團體屬性(不再是個人)。

所以很多人說,之所以會談幾次戀愛,為的是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這個理由沒什麼不對的,找伴侶,其實是這尋找你的終身合夥人,理應謹慎認真。

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2

《奇葩說》裡曾有過這樣一個辯題:婚前讓伴侶在房本上加名字有錯嗎?

經濟學家薛兆豐老師認為沒有錯,並從經濟學的角度展開了討論,可謂是現場之最了,他說:

結婚,就是辦家族企業,籤的是一張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雙方一起拿起自己的資源辦企業,這個時候男女雙方給出來的資源包是不一樣的,有身體、有生育能力、有容顏、有家庭關係、有自己未來的增長潛力。每個人給出來的資源包不一樣,發揮作用的時間的節奏也不一樣。傳統上,是女性早一點付出,生育、撫養家庭、照顧家庭,男性的作用比較晚,一方做播種,另一方是負責收割,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一個問題,後面那個人比較容易敲前面那個人的竹槓,所以雙方進入這個環節的時候,女方要求男方給一點抵押,為未來萬一婚姻出現了問題做一點墊底,做一點墊底,做一點保護,這有錯嗎?這沒錯!

的確如此,把婚姻當成終身事業來經營,夫妻二人是合夥人,那必然是風險共擔,名利共享啊,不能說男方連名字都不願意加,還要求女方心甘情願的生孩子。大部分女性要的不過是一個態度,即便是經濟獨立的女性,在她們看來,男方肯加上自己的名字,就如同合夥人在現有的企業上,邀約一同經營,我坦誠地告訴你我有哪些資源,並且願意分你一半,同樣的,這份企業,也需要你用心注入你的資源。

夫妻之間有感情,也有責任,以合夥人的身份來相處,把未知的風險先預告一下,把能把控的幸福分享給對方,這種方式相處起來才更坦然。

夫妻之間可以有浪漫,也可以有現實。可以一同打造一個家,也可以一起創下一番事業。

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3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帕累托最優”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經濟學、工程學、社會學等學科裡有廣泛的應用。它指的是這樣一種狀態: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得更好。

在資料中看到這樣一說法: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加里?貝克兒(Gary Becker)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理論:「個人通過尋找配偶,來達到效用最大化。」因此,與伴侶組建家庭,就應該是一個追求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的過程。而追求帕累托最優的過程,叫做帕累託改進。

兩個人的婚姻結合,就是一個追求帕累託改進的過程。

張欣和潘石屹的婚姻神話,就正好解釋了這個概念。

最初,張潘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一個像鄉鎮企業家,一個是畢業於劍橋大學的華爾街精英,從結婚到那天起,就不被看好,但後來二人卻創造了財富和幸福。

後來看採訪的時候,發現張欣一開始就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給這樁婚姻定義了,她說:

他能教會我許多東西。我一直在國外生活,對國內很多東西都不懂,而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家,我希望未來能在中國發展,那麼他就是我現成的又具有實際經驗的老師。我覺得這個婚可以結,退一萬步說,即使失敗了,我也會從這個婚姻中受益。

用找合夥人的態度來找伴侶,找到兩人互補的點,慢慢磨合,正說追求帕累託改進的過程。

所以,兩人共同發展,到現今身家超過百億,婚姻也仍穩固如新。

從經濟學角度看:找伴侶,就是在找終身合夥人


4

合夥,其實也是一種相互投資的模式。

你們一起看好的一個項目,想一起去將它完成得更好,於是選擇了合夥。相互磨合,坦誠相待,找到最舒服的方式,將自己的潛力、才華最大化。

把婚姻當作合夥,也正是這個意思。

就如: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這句話,想傳遞的也正是終身合夥人的信念。

波斯納法官在他的名著《法律的經濟學分析》(Economic Analysisof Law, 2014)中清楚地指出,一夫一妻制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成功男人限購的政策,它的效果是財富轉移。它讓女人的選擇範圍減少了,讓成功的、更有吸引力的男人的選擇減少了,而讓那些年紀較輕、收入較低的男人處境變好了。

其實這未嘗不是一個“篩選”最佳伴侶的好辦法。一夫一妻制限制了合夥對象,當然會更用心的提升自己,也會更認真的選擇伴侶,看上去,合夥關係比合作關係要考慮更多,似乎是更復雜,其實合夥,才能讓一段關係更牢固。

這種契約體制,讓人更懂得愛一個人,不會停留在選擇上,而是一直在創造上,創造更好的關係、更好的未來。一個能算得上是好的合夥人的伴侶,身上會有“相互效應”,優秀的妻子對丈夫有“相夫效應”,成功的丈夫對妻子有“相妻效應”,兩人在結婚後,才成為更好的自己,婚姻這項事業,才能越走越順。

所以說,找伴侶,也就是在找自己的終身合夥人,外貌會是一個因素,但按照找事業合夥人的標準,能力、才華、人品、認知、思維等,才是最終因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