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的刀槍是怎樣扛住明軍的火炮的?後金在裝備上吃了大虧

文|羅山

早在薩爾滸大戰之前十年,大明禮部已經對雄心勃勃的建州極為警惕。禮部曾向萬曆皇帝上奏表示,建州女真已經開始稱霸之路,大力兼併其他部落,且“更聞奴兒哈赤與弟速兒哈赤皆多智習兵,信賞必罰,妄自尊大,其志不小”。在這封上奏中,禮部引用了一句古老的習語“女真兵若滿萬,則不可敵”,並憂心忡忡地表示,“今奴酋精兵業已三萬有奇”,建議大明“從長計議,整頓兵餉,以耀威武,而防侵暴”。不幸的是,十年之後的薩爾滸大戰似乎再次印證了這句古老的習語。朝鮮人對“滿萬不可敵”的神話更加熟悉,基本上是朝鮮王朝立國之初就開始反覆提及此話。女真的戰鬥力確實有民族的天賜稟賦,但即使有戰鬥力再強,肉身也抵不過明軍的火器。後金在薩爾滸之戰中最大的裝備短板要數火器。

努爾哈赤的刀槍是怎樣扛住明軍的火炮的?後金在裝備上吃了大虧

努爾哈赤使用過的龍虎將軍寶劍,現藏瀋陽故宮博物院

早在1589年,也就是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之前的27年,薩爾滸之戰前30年,朝鮮就發現建州女真正在大量製造軍械,擴充軍隊。雖然總體的物質條件遠遠不能與明軍相比,但後金軍的武器裝備保養得當,且有自己的特長。朝鮮探報得知,努爾哈赤將手下軍隊分為四支,“一曰環刀軍,二曰鐵錘軍,三曰串赤軍,四曰能射軍”,並且經常操練,軍紀簡單嚴酷,“從令者饋酒,違令者斬頭”,意圖是“報仇中原”。早在公然與明朝決裂的20多年前,朝鮮人已經發現努爾哈赤的不臣之心。所謂環刀軍,即使用大刀的肉搏部隊,鐵錘軍可以破甲,能射軍善於射箭。而串赤,為裝備了鐵格皮盾的推車,對弓箭有一定的防禦力,在圖文並茂的《滿洲實錄》中,經常可以看到後金士兵推著這種“串赤”逼近城牆進行攻堅的畫面。據朝鮮人的觀察,這種串赤“張牛皮四五重為牌,矢不能穿”。

努爾哈赤的刀槍是怎樣扛住明軍的火炮的?後金在裝備上吃了大虧

虎蹲炮,中國古代一種小型身管火炮

努爾哈赤的刀槍是怎樣扛住明軍的火炮的?後金在裝備上吃了大虧

插圖,明軍正在城頭用火炮轟擊攻城的後金軍,出自《新先鋒 :遠東的城池攻防武器》(魚鷹出版社發行)

後金士兵對武器非常愛惜,保養良好,“甲冑甚輕捷精緻,常用磨鍊,故臨陣照耀”,盔甲擦得能反光。努爾哈赤也親自下令,“軍用盔甲、弓箭、腰刀、槍、長柄大刀、鞍轡等物若有損壞”,帶隊的牛錄額真就要受罰。“倘一應物件修治完好,軍馬肥壯”,就晉升這個牛錄額真。後金軍最大的裝備短板要數火器,在薩爾滸之戰前後,後金軍根本沒有成規模的火器部隊,軍中有幾桿繳獲自明軍的火器,但主要是用於發信號,而非實戰。這主要是因為後金此時的生產力水平太過落後,打了勝仗之後士兵往往還要從死人身上扒衣服穿,所用箭頭經常是用鹿角或骨頭削成的,這種生產力水平,指望他們鍊鐵鑄炮實在是太難了。努爾哈赤在日後的寧遠大戰中吃盡了明軍火器的苦頭,明軍大炮“每炮所中,糜爛可數裡”,直到1631年明軍孔有德等人叛變投奔後金,皇太極才得以組建自己的火器部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