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瘧疾 瘧原蟲 蚊子 藥品 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部 2017-04-29

4月25日為世界防治瘧疾日(World Malaria Day),旨在推動全球進行瘧疾防治。世界瘧疾日由世界衛生大會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屆會議上設立,2008年4月25日為首個世界瘧疾日。 今年世界防治瘧疾日的全球主題是“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瘧疾的流行形勢

全球--瘧疾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86%的瘧疾病例發生在非洲,9%的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其餘5%的病例分佈在全球其它地區。目前仍有92個國家和地區處於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發病人數為5億,死於瘧疾者約100萬人。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中國--我國瘧疾分佈廣泛,主要流行於雲南、海南、貴州等南部地區和安徽、河南、江蘇、湖北等中部地區。解放前瘧疾連年流行,尤其南方,由於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後,全國建立了瘧疾防治機構,廣泛開展了瘧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經過多年積極防治,我國瘧疾疫情顯著下降,流行區範圍大幅度縮小,除雲南、海南兩省外,其他省份已消除惡性瘧。但是近年來,由於外出務工、經商、旅遊等人口流動頻繁,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惡性瘧死亡病例明顯增多。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關於瘧疾的三個數據

◆ 病例數:2.12億

全球有2.12億起瘧疾病例。

◆新發病例:21%

瘧疾新發病例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下降了21%。

◆死亡率:29%

自2010年以來,預防和控制措施的加強已經使全球的瘧疾死亡率降低了29%。

什麼是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瘴氣”、“冷熱病”,此病為夏秋之季最常見的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引起瘧疾的病原體是瘧原蟲,瘧原蟲是一種很小的寄生蟲,由蚊子傳播,當蚊子咬人吸血時,把瘧原蟲帶入人體血液,引起傳播流行。寄生於人體的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卵形瘧原蟲。在我國,間日瘧原蟲較常見。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瘧疾的傳染源

現症病人或者無症狀帶蟲者,當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體時才具有傳染性。

瘧疾是怎樣傳播的

瘧疾的傳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帶蟲者的血後,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時,就將瘧原蟲傳給後者。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瘧疾的流行與當地的溫度、雨量是否適合蚊蟲和瘧原蟲的發育、繁殖關係密切。瘧疾流行的季節往往氣候溫曖、雨量較多,蚊蟲能大量繁殖。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瘧疾的病症表現

瘧疾的主要症狀包括髮冷、發熱、出汗、全身痠痛等,有時還伴有嘔吐、腹瀉、咳嗽。典型的瘧疾有周期性的發冷、發燒和出汗間歇性發作,整個發作歷時6-10個小時,發作多見於午後和傍晚。過後患者自感良好,體溫常在正常範圍內。有的一天發作一次,有的隔天發作一次。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譫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腎功能衰竭,如不及時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危險人群

◆ 孕婦

◆ 幼童

◆ 艾滋病人

◆ 來自瘧疾流行地區的國際旅客

◆ 源自流行區的移民及其子女

得了瘧疾該如何治療呢?

傳統的奎寧與氯喹等藥物對治療瘧疾有一定的作用,但惡性瘧疾的瘧原蟲已經對很多藥物產生了抗性,這樣就無法治療了。青蒿素的發現為人類治療瘧疾帶來了福音。

青蒿素是從一種叫黃花蒿的中藥中提取出來的,它是抗瘧的有效成分,也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調節功能。它是主要用於間日瘧、惡性瘧的控制以及抗氯喹蟲株的治療,還可用於凶險型惡性瘧的治療。它對瘧疾的主要作用是干擾瘧原蟲的膜繫系統,抑制瘧原蟲在人體內發育成熟。儘管青蒿素對瘧疾有強大作用,但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比如也會讓瘧原蟲產生一定的抗藥性。

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

雖然青蒿素可以有效的治療瘧疾,但也不可以掉以輕心,治療只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做有效的預防才至關重要。

應該如何預防瘧疾呢?

  • 1、預防瘧疾最有效的辦法是防止蚊蟲叮咬;

  • 2、儘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

  • 3、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塗抹驅避劑,防蚊叮咬;

  • 4、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

  • 5、睡覺時使用蚊帳;

  • 6、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最後,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內科醫生建議,任何疾病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同時提高個人免疫力,多做運動,健康飲食,擁有健康體魄,才是讓疾病遠離我們。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丹東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官方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