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農民捧起“綠色飯碗” 拆治歸促金華飲用水源地產業蝶變

農民 畜牧業 三農 農業 浙江新聞 2017-04-27
4萬農民捧起“綠色飯碗” 拆治歸促金華飲用水源地產業蝶變

百萬金華人的飲用水源——沙畈水

“如果不是拆違和治水行動的倒逼,我肯定還是老方法養豬,走不出祖祖輩輩的老路。”近日,蜜蜂養殖大戶、金華沙畈“蜂王”葉少偉得意的告訴記者,今年自家的收入將有望增長5倍,並且沒給環境帶來一點汙染。

葉少偉所說的這場行動,始於2013年,為保護100多萬金華市民的飲用水源地,沙畈、塔石、嶺上、莘畈、箬陽等5個金華水源保護地,藉助“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對傳統養殖、鋸板採砂等落後產業進行騰退,砸掉“泥飯碗”,進行了一場整體性、革命性的產業變革。

事關4萬農民的“飯碗”,為什麼如此堅決走轉型之路?握緊“拆治歸”組合拳,如何打好可持續發展戰役?近日,記者前往金華的婺城區沙畈鄉,尋找答案。

遭遇瓶頸 “大水缸”發展受阻

自2013年以來,僅沙畈鄉,就關停拆除89家規模養殖場、22家鋸板廠、4家採砂場,上千養殖散戶被淘汰。

沙畈鄉是金華百萬市民飲用水源地,包拯後裔繁衍生息的地方。因地處山區,村民常年來依靠養殖、鋸板、採砂等汙染較大的產業為生。

葉少偉從2006年開始辦養殖場,養著140多頭生豬。一年2萬多的收入支撐了一家三口生活開銷。在沙畈鄉,和葉少偉一樣的養豬大戶曾有80多戶,散戶更是有上千戶之多。

在葉少偉們看來,世世代代豬糞汙水直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養殖場後門的無名溪就是他和左鄰右舍的“公共排汙池”,汙水或直滲入土地,或隨著溪水流向他方。而更多的鋸板廠、採砂廠,猶如一顆顆“隱形炸彈”,給環境治理不斷帶來風險。甚至有段時間,由於汙染較嚴重,“水庫被汙染”的謠言四起。

沙畈鄉曾經下過整治的決心,但基層鄉鎮出於GDP和稅收受影響的擔心,加上企業主不知往何處轉型,老百姓怕失去“飯碗”,各種困惑得不到解決,於是一拖再拖。

環境問題不止讓金華市民對“大水缸”擔驚受怕,沙畈鄉自身發展也受到了制約。農產品企業不願進駐 ,傳統養殖業態令增收受阻,沙畈成為婺城區5個欠發達山區鄉之一。

破而後立 拆出新空間

4萬農民捧起“綠色飯碗” 拆治歸促金華飲用水源地產業蝶變

拆掉養豬場,辦起採摘園。

遭遇發展瓶頸的沙畈鄉如何衝出重圍?

2013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行動席捲浙江大地。金華婺城區委、區政府態度明確,整治“大水缸”汙染源,要讓山區農民都捧上“綠色飯碗”。一場關乎沙畈鄉生存的戰役正式打響。

店邊村李增根的奶牛養殖場位於梧桐溪旁,23頭奶牛佔沙畈鄉奶牛養殖的一半。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七口的生活全指望奶牛場。沙畈水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之初,沙畈鄉副鄉長、畜牧關停小組組長戴增榮就立即到李增根家做工作。前幾次上門時,李增根給他的只有一句話:“要關可以,我家7個人誰來養。”

戴增榮並沒有灰心,一方面繼續做思想工作,一方面為奶牛場尋找發展空間。在瞭解李增根的需求後,鄉里聯繫了鄰近的長山鄉一個大型的奶牛基地、倪慧君牧場,爭取到對方為李增根免費提供最好的牛舍。鄉鎮幹部們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感動了李增根,他鄭重地在搬遷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近年來,沙畈關停了鄉域範圍內所有養殖場、鋸板廠和砂石場,拆除違法建築累計拆除違法建築3.6萬平方米,其中豬場面積1.5萬平方米。

同時,沙畈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實施功能區項目208個,增加公益林8000餘畝,人工造林1600餘,全鄉森林覆蓋率達98%。建成2公里沙畈水庫庫區隔離設施,加強庫區水源保護。推進27個村的汙水治理提升工程,投資近900萬元加強小流域治理,增強治汙能力。

開花結果“綠色GDP”鼓了腰包

4月19日傍晚,記者走進曾經的養豬大戶葉少偉家,如今他已經養起蜜蜂,從“豬王”變成了聞名鄉內外的“蜂王”。

說到今年的定單,葉少偉笑得合不攏嘴,今年釀蜜還沒開始,就收到了數十斤蜂蜜的訂單。“養豬場被拆後,鄉政府幫我籌劃了幾條出路,我選擇了養蜂。”去年他抱著嘗試的心態養了20箱的蜂,結果供不應求,今年他投產100箱的養蜂規模,預計收入10餘萬。

和葉少偉一樣,在政府引導下,沙畈鄉1萬餘村民捧起了“綠色飯碗”。目前,沙畈鄉竹筍、灰樹花、獼猴桃、養蜂等12大產業蓬勃發展,2000多戶農戶從事竹筍產業,光竹筍基地就有4000多畝。4月15日到16日,沙畈鄉辦竹筍節,1萬多各地商人陸續來參展。

據統計,2016年沙畈鄉農業總產值6398萬元,比2011年增長32.7%;其中,無汙染來料加工品種達20餘種,加工費1500多萬元,讓當地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好山好水引來投資客。浙商華建軍依託村裡的5000畝竹林資源,成立金華綠色天下公司,開發的“竹筒酒”產品打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市場;並推出了毛竹認養增值計劃,不僅創新盈利模式,還為村民帶來了收益。滬商鄭澤傑被沙畈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潛力吸引,投資1000萬元,流轉1300多畝土地打造獼猴桃產業基地。

沙畈鄉的“浴火重生”是金華婺城區全面推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行動的一個縮影。婺城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沙畈、塔石、嶺上、莘畈、箬陽這5個金華飲用水源地近年來共關停養規模殖場410家,佔全區29%。砸掉“泥飯碗“,倒逼促轉型,農民的收入不降反升。截至2016年底,5個山區鄉4.26萬人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7元,同比增長8%,“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現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