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上海人的胃,農村青年到上海賣包子饅頭,年入60萬

農民 日本 農業 農村 手工藝 創業家 2018-11-29

1998年,安徽農村青年劉會平聽在上海做生意的姐姐講上海生意好做,就懷揣4000元借款,準備到上海開饅頭店,誰知,一下火車他就被嚇懵了。

在這之前,劉會平憑著在老家學的做包子饅頭的手藝,曾輾轉在貴陽、南寧等城市開過饅頭店,也算見過一些世面,可上海的繁華髮達還是把這個僅初中畢業的小夥子給鎮住了。接下來的兩個多月,為了找到價廉物美的門面,劉會平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征服上海人的胃,農村青年到上海賣包子饅頭,年入60萬

最後,在長寧區的遵義路,他租到了一間十平方米的小門面,開起了包子饅頭店。然而,這間小店僅開了半個月就被迫關了門。

劉會平:“對這個地方的口味不太瞭解,只經營了半個月左右時間就虧損了,人家都不喜歡吃,所以就虧損了。”

大概有四五千元錢。 借來的本錢虧了個一乾二淨,小夥子第一次在上海開店就慘遭失敗。

征服上海人的胃,農村青年到上海賣包子饅頭,年入60萬

後來,劉會平就託一個好朋友在一個很有名的生煎店裡,請來了一個揚州師傅,他在上海做了好多年,並且手藝非常好。

找的那位師傅熟悉上海人的口味,做出來的花樣也多,沒過多久,劉會平的小店生意開始火了起來。

到2000年時,這樣的生煎包子饅頭店開得越來越多了,加上是油煎食品,出於健康角度考慮,吃生煎的上海人逐漸少了。

劉會平卻因此知道了上海人的飲食習慣。 此時,靠生煎包子店已經積累了十幾萬元資本的劉會平又有了新的打算。 劉會平逛城隍廟是要重振旗鼓開包子饅頭店,而且,還想開出自己的特色,這在以飲食講究著稱的上海,可不是劉會平想的那麼容易。

可劉會平卻觀察分析出了他們在經營和製作上各有不足。小攤鋪雖價格便宜,衛生卻很差;而大的公司為圖效率,都是採取機器攪拌制餡,吃起來不夠脆。 利用大公司和小攤鋪各自的缺點。

2000年,劉會平在黃浦區的繁華地段先後開了兩家包子饅頭店,店名叫劉師傅大包。 一時間,生意是意想不到的火爆,以口味挑剔講究自稱的上海人竟然排隊買起了劉會平的包子。

征服上海人的胃,農村青年到上海賣包子饅頭,年入60萬

這下,劉會平的包子不僅打敗了小攤鋪,還在市場上分了大公司的一杯羹。費這麼大成本做出來的包子,只賣7毛錢一個,而1年的時間劉會平卻能賺到60萬。 賺是賺了,可一個白領朋友的幾句話,卻給了他不小的打擊。

2003年時,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老闆劉會平要將這些品牌連鎖店定為自己新的競爭對手了。通過一翻調查之後,劉會平發現那些大品牌快餐在市場上並不是無懈可擊的。

劉會平下一步打算著,他要把店開到日本去,去佔領日本市場上的空白點。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7000種賺錢生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