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芋闖蕩大市場

農民 馬鈴薯 三農 合作社 臨夏發佈 2017-05-03

天氣轉暖,東鄉縣農民在窖裡貯存了一冬的洋芋陸續走向市場,迎來了今年的第二次銷售旺季。洋芋通過縣上產業品牌市場化運作,源源不斷銷往外地市場,成為群眾的一條脫貧致富門路,助農增收效益明顯。

4月17日,在東鄉縣汪集鄉洋芋市場內,拉運洋芋的農用車來來往往。

76歲的東鄉縣風山鄉嶺村5社農民馬二灑,坐著兒子駕駛的農用車,從10公里外的家裡拉來了滿滿一車洋芋,在收購點地磅上過秤——有2000多公斤。馬二灑一邊數著賣洋芋的1600元錢,一邊告訴我們,他家的洋芋,大概還有1萬多公斤,因為去年行情不好,一直放在窖裡。馬二灑家有5口人,有10畝山旱地,往年4畝多地種洋芋,能賣1萬多元。今年開春,馬二灑的小兒子去了新疆打工,種地人手不夠,他打算種2畝洋芋,其餘的地種玉米。現在洋芋收購價每公斤0.8元,他想留下家裡夠吃的部分,把剩餘的洋芋賣掉。“洋芋要趕快出窖,不然到了四五月份,洋芋發芽後,就不值錢了。”馬二灑說。

洋芋是東鄉農民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全年的生活用度很大一部分依賴洋芋種植。儘管今年洋芋市場價格跟往年相比總體偏低,但是東鄉縣汪集鄉洋芋市場上,洋芋銷售的景象還是一如既往地火熱。

汪集鄉洋芋收購點上,在10多位婦女忙碌分揀裝運洋芋的身影中,記者見到了汪集鄉友誼馬鈴薯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則乃白。見到記者,馬則乃白連忙站起身用手拍打衣服上的土說:“群眾把洋芋交到市場,我們在這收購,現在市場價格總體偏低,雖然有這麼多洋芋等著出售,但是群眾大老遠送來的洋芋,我們不收怎麼辦?總不能讓他們找不到市場,洋芋一直放在窖裡頭!”

人稱“阿姑”的馬則乃白,擔當著農民連接市場的中介人,在東鄉縣搞洋芋購銷已有26年。她於7年前創辦的東鄉縣汪集鄉友誼馬鈴薯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35名農民社員,每年以12萬噸的洋芋購銷量在東鄉縣站穩腳跟,讓高原特產“薩爾塔”牌東鄉洋芋遠銷到長沙、廣州、成都、北京等地,合作社躋身於全州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之一,她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東鄉洋芋購銷大戶。

“洋芋市場一天一個價,合作社購銷洋芋肯定會有賺有賠,但我們也得收!”馬則乃白語出驚人。“哪裡的價格好,我們就把洋芋發往哪。群眾把家裡洋芋拉來,過完秤交給我們,拿上錢走了,而我們的銷售工作其實才算剛剛開始。”只上過兩年小學、粗識字的馬則乃白,心裡頭竟裝著這樣一本“生意經”。

通過在各地建立的購銷網絡,及時掌握國內市場信息,運用營銷策略,應對高低起伏的市場,在歷經一次次摸爬滾打後,馬則乃白對市場有了清晰地把脈,自信滿滿地把發展眼光落在洋芋品牌潛力的發掘上,借力“薩爾塔”洋芋品牌效力,用誠信經營,托起群眾增收致富夢。

眼下,正值東鄉洋芋購銷旺季,友誼馬鈴薯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給前來交售洋芋的農民現金結付,想方設法提高購銷量,盡力滿足農民增收的願望。正是靠著多年來誠信經營信譽口碑,汪集附近的車家灣、那勒寺川等鄉鎮的農民都願意把自家的洋芋送到汪集市場來。目前,馬則乃白積極爭取縣鄉的支持,依託汪集鄉洋芋市場,要建一座倉儲5萬噸規模的冷庫,採用先進冷藏保鮮技術,讓東鄉洋芋實現全年購銷與外運。

記者:幸福 實習記者:馬玉興

來源:中國臨夏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