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年」一身泥巴的駐村“第一書記”

農民 三農 社會 坊子發佈 2017-07-15

“真是沒想到,區裡來的幹部,為了俺村裡打井,那麼冷的天,自己動手下泵,砰了滿滿一身泥,一點都不在乎。”坊安街道肖家村黨支部肖書記說起該村的“第一書記”—坊子區人社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科長陳志亮由衷得豎大拇指。

時間回到2016年3月,正是初春時節,凜冽的寒風還在發揮著餘威,就在此時,上級撥付的扶貧款到位了,要求儘快開工,可是連續找了幾個地方打井都沒有水,終於找到了水,施工隊伍忙碌的鑽井,下泵的時候卻沒有了人手,而現找施工人員已經來不及了,一旁焦急等待的陳志亮二話不說,穿著棉衣就衝了上去,和著泥水小心翼翼的將水泵下到了井裡,當社區總支書記劉霞和村支部書記老肖看到渾身泥水,瑟瑟發抖的小陳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找準“病根”,對症下藥,紮紮實實抓黨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改變落後的面貌,關鍵是要建設好村級班子和一支過硬的黨員隊伍。肖家村黨支部成員共3人,其中支部書記1人,委員2人,全村共有正式黨員4人,預備黨員1人,由於黨支部成員和黨員人數比較少,導致黨的各項活動不能正常開展,發現這個問題後,陳志亮首先跟肖書記進行了很好地溝通交流後提出,只有嚴格按照上面的要求,認真開展好黨的各項活動,其他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在徵得肖書記和委員的同意後,首先制定了肖家村黨員學習計劃、支部書記帶頭講黨課和黨員管理集分卡制度。每月的15日為黨員集中學習日,每月25日為支部書記講黨課日,嚴格執行黨員管理集分卡制度,對黨員在各項活動的表現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幫助村裡健全了黨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了黨員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兩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村務、黨務公開,使村裡各項工作步入正軌,村級班子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2015年4月份以來,共制定黨的各項制度20餘個,張貼黨建宣傳標語50餘副,製作黨建宣傳窗2個,繪製“兩學一做”黨建宣傳牆1面,為村裡配備電腦3臺打印機1臺,並開通了網絡,建設了文化書屋,方便了黨員幹部學習。

甩開膀子,鋪下身子,傾心為民血脈通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有多少真情。”到肖家村的第一天,陳志亮就暗暗告訴自己,“我是農民的孩子,我深知農民的不易與艱辛,既然組織這麼信任我,讓自己擔任肖家村的‘第一書記’,就不能當甩手掌櫃,鍍鍍金走人,既然來了就要真正給村民辦點實事,完成上級精準扶貧的使命。”

“我該幹些什麼?”是陳志亮到肖家村後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為了找準村民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陳志亮制定了自己的計劃,先找村“兩委”幹部座談,然後再找黨員,30多戶1個月內走訪完。

於是,肖家村多了一個身影,每天早上,陳志亮總會穿著布鞋上坡,沿著田間的小路走一圈,問著種蔥的鄰居大哥,問著麥苗田間管理的二嫂……雖然每天腳上都會有厚厚的泥土,但漸漸地認識他的人越來越多。

經過走訪座談,陳志亮找到了肖家村的“窮根”,一是缺水,二是缺帶領老百姓致富的帶頭人,三是老百姓沒有致富的技能。陳志亮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找水,他積極向坊子區人社局領導彙報,爭取上級的扶貧款10萬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社區、村幹部們準備材料、選址、找隊伍,事事衝在前頭和村裡一起想辦法解決難題,終於打出了6眼水井並鋪設了1600米管道,全村253畝地全部實現水澆田,。農民種植作物有了保障,讓農民增收變成了現實,估計今年全村小麥畝產在800斤以上,肖家村時代靠天吃飯的日子終結了。望著汩汩流淌的清水,不善言辭的莊稼人,用笑容表達了對陳志亮和他同事們的感激。

陳志亮還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弱勢貧困群眾,為1戶貧困戶解決取暖煤1噸,為1名貧困學生解決學費4500餘元,重大節日走訪困難群眾35人次……

“小陳”“老陳”“陳書記”,走在肖家村,村民們一聲聲親切的招呼,他們把陳志亮當成了自家人。

摸清底子,找準路子,扶貧攻堅成效顯

“我該怎樣幹?”是陳志亮時刻縈繞在腦際的第二個問題。

熟悉村情,不僅僅包括摸清村裡的人口、土地等基本數據,還包括家族情況,更重要的是熟悉村級辦事流程。

“辦好事也不能辦得群眾心裡有疙瘩。”陳志亮深深地知道,如果提出的想法不能與村裡的實際相結合,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措施不會實施到底,好的政策也會成了“夾生飯”。

2015年10月,坊子區開展無硬化路村莊主大街硬化工程,如何讓區裡的政策在肖家村發揮更大的效益?陳志亮首先與支部書記、村主任商議,按照坊安街道的統一部署,結合肖家村的實際情況,決定利用區裡的政策,各戶裡再捐款多硬化2條路,為此他們反覆徵求黨員和群眾代表的意見,最終大家一致同意,村裡共硬化路面1300平方米。2016年陳志亮積極籌措資金41000餘元,為村裡安裝20盞路燈和硬化村莊道路3條共計1800平方米,使全村實現了硬化和亮化的標準。

水有了,路通了,安裝了路燈,村亮了,陳志亮又在考慮發展致富路子,在確定村裡致富項目時,顯得尤為謹慎,他反覆與村幹部溝通,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集思廣益,最後決定充分利用我村的區位優勢和金潤、玉泉窪這兩家現代農業企業這個平臺,來發展高效大棚種植,讓老百姓掌握致富技能,使扶貧工作真正做到由“輸血”變“造血”。要想發展大棚,必須得有人帶著老百姓幹,為此陳志亮組織成立了村“兩委”和個別農戶為成員的“濰坊市坊子區扶農果蔬種植專業合社”,從本村村民手中流轉土地50畝,來帶領百姓種大棚。

為充分利用好上級下撥的30萬元扶貧資金,陳志亮與村“兩委”成員多次到金潤、玉泉窪、壽光、昌樂等地考察學習大棚建設的相關知識,結合我村的實際情況,論討我村建設大棚的類型和規格,最後確定建設9個每個佔地1.5畝的春暖式大棚。2016年12月,將9個大棚全部承包到農戶手裡,村集體實現經濟收入60600元。目前,7個大棚種植了土豆,2個大棚種植了大蔥,長勢良好,預計2017年4月中旬就能收穫。

貧困戶通過種植大棚,讓老百姓真正掌握致富技能,使扶貧工作真正實現由“輸血”變“造血”,確保今年全村所有貧困戶脫貧,摘掉省定貧困村的“帽子”。

黨旗在心中,責任扛肩上,不忘本職勤耕耘

“脫鉤不斷線”是陳志亮對包村工作與原單位工作的定位。作為一名黨員,在包靠的村莊,他以身示範,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而對自己在區人社局的本職工作,陳志亮也沒有丟下,每當週六、週日,他就到原單位去轉轉,看看這一週區裡、局裡有什麼重點工作,如果碰到單位加班,他欣然加入其中。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就是一張名片,陳志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突顯了共產黨員的風采,踐行了一名駐村書記應盡的責任,帶動了身邊群眾努力工作,使肖家村的工作呈現出和諧發展的良好態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