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農民 農村 三農 種植業 掌中慶陽 2017-06-16

導語:28年來,農民李社銀建辦過11個農殘膜加工廠,10個均以失敗告終,但他從未放棄與農殘膜的較量,他的鑽研發明之路從未停歇。 “摸爬滾打”20多年,發明終於獲得了成功。

如今,坐擁6項國家專利的他,仍然思考著、探索著、前行著。他堅信,在地膜種植大面積推廣應用的生產過程中,他的發明一定能為農村環境治理作出貢獻。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慶陽網訊(記者 鄭朝靜 李彥臻 慕誠) 李社銀拍了拍身上的土,欣慰地笑了。6月9日,又一個好消息傳到了李社銀的家中,他發明的殘膜撿拾機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外觀設計專利——這已是他獲得的第6個國家專利。

今年48歲的李社銀是鎮原縣開邊鎮開邊村人,28年來,為了與農家地裡的殘膜較量,他的鑽研發明之路從未停歇。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28年建辦11個農殘膜加工廠 屢屢失敗不言敗

1986年,17歲的李社銀為緩解家庭經濟壓力,來到河南省一家塑料廠打工,經過3年的工作積累,李社銀帶著學到的手藝回到了家鄉。

當時正值全縣大力發展烤煙種植時期,但等到烤煙採收後,地裡的廢舊農膜卻難以處理。從秋到春,風一吹過,田間地頭、溝邊路邊嘩啦啦一片,滿是殘膜,就連樹梢上、電線上都掛著飄動的白色殘膜。用李社銀的話來說,“真是恨死個人”。

因為有塑料加工廠工作的經驗,李社銀萌生了建辦農殘膜回收加工廠的念頭。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1990年5月,李社銀在開邊鎮辦起了一個小型殘膜加工廠。說是加工廠,其實就是租了一個廢棄的場所收購農殘膜,買一臺殘膜造粒粗加工機器,簡易的廠子就建成了。當時農村廢舊農膜堆得到處都是,農民視其為害。他發動中小學生利用節假日勤工儉學撿拾殘膜,回收後進行粗加工,製成半成品出售,不僅能減少殘膜汙染,還可從中獲利。

可是一切並不順利,一年後,因土地不能續租,李社銀不得不關閉他的第一個工廠,這讓他損失不少。

但他沒有放棄,為了與殘膜抗爭到底,他先後又輾轉鎮原縣平泉鎮、上肖鄉、寧縣長慶橋鎮、平涼市涇川縣黨原鎮等地建辦農殘膜回收加工廠。在這種“折騰”中,他先後辦過9個加工廠,每個廠子都持續了一到兩年時間,均宣告失敗。2013年,在環境整治政策的激勵下,他又在鎮原縣武溝鄉孟莊村建辦了一個廠子,這已經是他建的第11個廠子——這一次,有政府的支持認可,終於安定了下來,並慢慢走上正軌。

從1990年至今,28年期間,李社銀建了11個廠子,經歷過工廠倒閉,數次欠債累累,家人親朋不支持,落下了個“李瘋子”的名號,但他一意孤行,從不氣餒。“只要一想到幹著的這個事與治理農村環境有關,終歸是個好事情,我就要堅持下去。”

走到今天,李社銀從未感到後悔。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機械研發不停歇 14項發明6項獲國家專利

要加工殘膜就得有機器。最初,他購入了山東一家機械廠生產的殘膜加工機器,但一天一夜才能加工200多公斤,還經常被殘膜“憋死”,遠遠不能滿足加工需要,耗時耗力卻沒效益。

看著“不爭氣”的機器,曾經在塑料廠裡學過機械維修的李社銀有了改進機器、搞發明的念頭。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1994年,他自己設計圖紙、購買材料,聯繫機械廠加工生產殘膜機。在一次又一次的示範和改進後,1995年5月,李社銀終於成功研發了第一臺殘膜清洗造粒機,使用流暢、產量較高,而他能修機器、安裝機器的名聲也在陝甘寧同行中迅速傳開。

從此以後,李社銀一邊開工廠,一邊為各地的機械廠改良安裝設備。因為對發明的沉迷與喜愛,李社銀把殘膜加工廠的收入和家裡的儲蓄全部用在了發明上,一家人住在破舊的工廠裡,一有空他就鑽在加工車間,鼓搗他的發明。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地膜種植糧食會大大提升產量。但地膜分解週期長,莊稼收穫後,若清理不淨會破壞土壤結構、影響農作物生長,汙染環境。更讓農民發愁的是,撿拾地裡的殘膜極不容易,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機械化。

李社銀也看到了這一點,從建第一個廠子開始,他就一直在思考、鑽研、設計,義無反顧地發明著自己的殘膜撿拾機。2008年,他設計製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臺殘膜撿拾機,但當時只能撿拾20%的地膜。經過多次改進改良,到2015年,他的新一代殘膜撿拾機獲得國家專利,如今撿拾殘膜效能提升到了99%。在發明機器這件事上,李社銀終於獲得了成功。

從1994年到現在,李社銀已經有14項發明,其中撿膜旋耕一體機、自走式拾膜機、殘膜撿拾機、秸稈還田殘膜回收旋耕一體機、殘膜加工設備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殘膜撿拾機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證書,這些發明,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雖然這些發明的名稱不同、用法各異,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治理農殘膜汙染。

折騰了28年的李社銀,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發明家”。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小學文化“教授”水平 廣受讚譽仍踏實鑽研

一個小學文化程度的普通農民能成為發明家,絕非偶然。

李社銀在塑料廠打工的3年,收穫的不僅僅是微薄的工資,更是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手藝。他跟著師傅學習機械原理、圖紙設計、加工製作手藝,為他後來的辦廠、搞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研發機械起,李社銀購買了很多關於農用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維修的書籍,一有空閒,一遇困難,他就抱著那些枯燥的書本尋找靈感和答案。然後自己揣摩,一遍又一遍地設計圖樣。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李社銀的發明之路,是在“摸爬滾打”中成熟起來的。他經歷過數不清的失敗,他的機械零件常常在失敗後變成廢銅爛鐵堆在廠房角落。他沒有充足的資金,只能將這些零件當成廢鐵賣掉,攢點錢繼續搞研發。有了攻不克的技術難題,他常常請教蘭州理工大學、隴東學院的專家教授。

2015年11月,在定西市安定區香泉鎮舉辦的甘肅省廢舊農膜機械化撿拾回收現場演示會上,李社銀髮明的撿膜旋耕一體機引起了與會專家、教授及農民群眾的關注和認可。

2016年12月,李社銀又帶著他的殘膜撿拾機參加了甘肅省工信委組織的甘肅省第二屆“創新杯”工業設計大賽,獲得了產品組優秀獎。

現場有專家說:“能發明出這麼實用的機器,這哪是個農民,分明就是個教授嘛!”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自建殘膜回收網點 推行農膜“以舊換新”

2016年至今,李社銀委託生產的各類殘膜撿拾機,已經銷往黑龍江、寧夏、甘肅張掖和慶陽市內等地,銷售近200臺。

在他看來,這遠遠還沒達到自己的推廣設想。

為了能將發明成果更大範圍地應用到實踐中,給農民帶來實際效益,李社銀主動與武溝鄉政府溝通銜接,在武溝鄉設立了31個殘膜回收網點,其中9個機械化回收網點,並在孟莊村、馮儉村、張峴村、武溝村等8個貧困村無償投放了9臺價值9萬元的125C型殘膜撿拾機。

過去,農民僱人撿拾殘膜一天下來撿不了一畝,每天還得花50元。現在有了機械化網點,農機手為農民機械撿拾地膜每畝只收15元,農民將殘膜交給網點,網點給農民每畝退還5元。這樣一來,農民每畝地可節省40元。

李社銀還想出了“以舊換新”的點子,並與鄉政府達成協議。農民可將家裡的各種廢舊塑料用品交給回收網點,網點按市場價付錢給農民,並記錄在冊。一年下來,農民可根據上交情況以一卷25元的優惠價格從鄉上領取市場價125元的新地膜。各網點向李社銀的甘肅廣英塑業有限公司上交殘膜,公司按一噸700元的價格付錢給網點。

自從有了“以舊換新”的政策,農戶家裡的廢舊塑料用品再也不亂丟了,溝邊路邊的殘膜也不見了,不僅培養了農民的環保意識,更為農民帶來了收益。2016年以來,李社銀共回收殘膜3200多噸。

“8分鐘就能撿拾一畝地,而且撿得非常乾淨!操作簡便,也容易上手。真是給老百姓幫了大忙!”馮儉村機械化回收網點的農機手陳沛民提起李社銀的殘膜撿拾機,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因“恨”治殘膜為“愛”鑽發明——鎮原縣農民發明家李社銀與農殘膜的較量之路

推廣殘膜撿拾機 決勝農殘膜不再是夢想

與殘膜較量了28年,如今獲得了6項國家專利,李社銀仍然思考著、探索著、前行著。

曾經有人願意掏400萬元購買李社銀的殘膜撿拾機專利,李社銀毅然回絕了,“雖然賣掉專利可以有鉅額收入,但絕對不能賣,賣了根就沒了。”

現在,李社銀沒有機械加工廠,只能委託大型企業生產零部件,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2016年,寧夏一企業訂購了20多臺殘膜撿拾機。他委託西安的工廠生產,僅配件加工費,一次就得支付二三十萬。錢的問題可真愁壞了他。

發明難,推廣更難。前方困難重重,但李社銀有信心——6個發明專利讓這位農民有了底氣。他正奔波在談合作、爭貸款的路上。

李社銀告訴記者,他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擁有一家自己的機械加工廠,規模化批量生產自己發明的殘膜撿拾機,政府採購在全國推廣。

“在地膜種植大面積推廣應用的生產過程中,我的這些發明一定有用武之地,一定能為農村環境治理作出貢獻!”李社銀堅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