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


"


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整改後的農家樂廚房加裝了油煙分離裝置


“這還是我印象中的農家樂嗎?”日前,改造後的長安區農家樂迎來了首批市民,併為他們送上了滿滿的驚喜:所有農家樂不僅掛牌上崗,懸掛“五證”,還實行了垃圾分類,增加了油煙淨化、油汙處理設備,增設了布草間。更讓市民意想不到的是,每個農家樂都有一個專用二維碼,只需輕輕一掃就可瞭解經營戶的所有信息。僅僅試營業幾天,農家樂的收入就普遍提升了30%以上。

記者從長安區政府瞭解到,截至6月30日,長安區農家樂專項整治工作已累計拆除202戶;需整治提升的516戶農家樂全部整治到位,並通過初步驗收,全部通過複驗;至7月18日,美好農家App監管信息平臺錄入農家樂經營戶信息355戶,累計授牌109戶。

舉全區之力推進

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

環境髒亂差、汙水直排、侵佔河道、經營品種單一……長期以來,農家樂給市民休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汙染等問題,秦嶺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和矛盾日趨嚴峻。為此,長安區委、區政府清醒地認識到秦嶺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迅速行動、組建機構、摸清底子、制訂方案,依法推進農家樂分類整治。

4月5日和4月12日,長安區主要領導連續兩次召開農家樂集中整治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工作,建立由9名副區長、25名街辦及部門領導、599名幹部組成的“三級包聯”機制,聚集各部門力量,全力推進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工作。

同時,按照“邊整治、邊驗收”的原則,紮實推進“五不驗”標準(即:證照不全,不驗收;汙水排放不達標,不驗收;餐廚衛生不達標,不驗收;垃圾分類不規範,不驗收;油煙排放不處理,不驗收),結合提升整治的50條細則,組織開展農家樂經營戶整治提升培訓會13次,解讀驗收細則和整治要求,讓經營戶在標準中尋差距、在整治中找不足,真正認識到整治“關停”不是目的,改造“提升”才有出路,促進經營戶從被動整治向主動整改轉變。

拆除違法農家樂保護生態屏障

20臺機械同時啟動,破碎機械配合灑水車作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棟棟違法農家樂轟然倒下……對引鎮街道大峪虹鱒一條溝違法農家樂的拆除,顯示了政府對保護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力度和決心。

位於引鎮街道大峪的12家違法農家樂,佔地面積117.48畝,建築面積25801平方米。4月初的拆除現場,公安長安分局、國土長安分局、引鎮街道100多名工作人員緊密配合,協調組織機械進行拆除作業。前期,引鎮街道幹部60餘次入戶宣傳政策,下達12戶土地行政處罰告知書,違建的農家樂經營戶對此表示支持,主動配合整改。

7月17日,記者再次走訪時發現,拆除後的農家樂全部恢復了植被,再現了綠水青山的優美風景。

據瞭解,為了避免整治中出現“一刀切”,此次整治行動採取分類處置的原則,按照“五拆一改”的要求,對秦嶺保護區、禁止開發區和水源地保護區以及侵佔河道,佔用林地、耕地建設的243家農家樂堅決予以拆除,截至7月18日,已累計拆除202戶,累計拆除面積120490.63平方米;對在自有宅基地上建設的農家樂進行規範提升,對64戶存在私自擴建、亂搭亂建、亂貼亂掛行為的農家樂進行部分拆除,累計拆除面積5058平方米;對汙水處理不到位的農家樂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新開挖化糞池141個,改造提升廁所362戶。

整改後農家樂收入普遍提升三成以上

此次農家樂關停整改的主要工作是各店家需補齊‘五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職業資格證書、員工健康證),完善汙水排放、油煙處理以及垃圾分類等工作。目前整治效果如何?市民是否認可?7月17日下午,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首批整治驗收合格的上王村農家樂的經營場所。

走進街道,隨處可見標有垃圾分類標識的垃圾箱,街道環境乾淨整潔,店家熱情好客。來到農家樂後廚,所有通過驗收的店都裝有油煙分離、雨汙分流裝置,原先街道里濃重的油煙味道幾乎聞不見。“張龍”農家樂的經營者張先生深有體會:“以前油煙嗆人,顧客意見很大,很多廚師都有咽炎。改造後油煙味幾乎聞不到,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也對保護環境有益,所以我們非常支持這樣的整改。”

記者繼續沿街道走訪,發現整改完成的多家店面已經開始恢復營業,“黨喜鵲”農家樂的老闆牛蟬輝女士告訴記者,整改期間他們完善了汙水排放,還對門頭進行了提升治理。牛蟬輝說,整改後顧客明顯增多,好評率也增加了。

採訪中,記者恰巧遇到“鄉意濃”農家樂的工作人員在懸掛新的驗收牌,驗收牌上新增了一個二維碼。記者輕輕一掃,手機即刻出現了關於這家店的簡介、圖片、營業時間、聯繫電話等基礎信息,頁面還附有訂餐、住宿以及證件信息,最底部是對於該店的點評,主要是從衛生環境、服務質量、餐飲口感三個方面進行星級評價。

“這個太方便了,所有信息一目瞭然,有了政府給我們把關,消費更放心了!”剛剛吃完飯的市民李建偉說,以前農家樂只能吃飯,現在還增加了布草間,所有床單被褥統一配送,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


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整改後的農家樂廚房加裝了油煙分離裝置


“這還是我印象中的農家樂嗎?”日前,改造後的長安區農家樂迎來了首批市民,併為他們送上了滿滿的驚喜:所有農家樂不僅掛牌上崗,懸掛“五證”,還實行了垃圾分類,增加了油煙淨化、油汙處理設備,增設了布草間。更讓市民意想不到的是,每個農家樂都有一個專用二維碼,只需輕輕一掃就可瞭解經營戶的所有信息。僅僅試營業幾天,農家樂的收入就普遍提升了30%以上。

記者從長安區政府瞭解到,截至6月30日,長安區農家樂專項整治工作已累計拆除202戶;需整治提升的516戶農家樂全部整治到位,並通過初步驗收,全部通過複驗;至7月18日,美好農家App監管信息平臺錄入農家樂經營戶信息355戶,累計授牌109戶。

舉全區之力推進

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

環境髒亂差、汙水直排、侵佔河道、經營品種單一……長期以來,農家樂給市民休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汙染等問題,秦嶺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和矛盾日趨嚴峻。為此,長安區委、區政府清醒地認識到秦嶺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迅速行動、組建機構、摸清底子、制訂方案,依法推進農家樂分類整治。

4月5日和4月12日,長安區主要領導連續兩次召開農家樂集中整治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工作,建立由9名副區長、25名街辦及部門領導、599名幹部組成的“三級包聯”機制,聚集各部門力量,全力推進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工作。

同時,按照“邊整治、邊驗收”的原則,紮實推進“五不驗”標準(即:證照不全,不驗收;汙水排放不達標,不驗收;餐廚衛生不達標,不驗收;垃圾分類不規範,不驗收;油煙排放不處理,不驗收),結合提升整治的50條細則,組織開展農家樂經營戶整治提升培訓會13次,解讀驗收細則和整治要求,讓經營戶在標準中尋差距、在整治中找不足,真正認識到整治“關停”不是目的,改造“提升”才有出路,促進經營戶從被動整治向主動整改轉變。

拆除違法農家樂保護生態屏障

20臺機械同時啟動,破碎機械配合灑水車作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棟棟違法農家樂轟然倒下……對引鎮街道大峪虹鱒一條溝違法農家樂的拆除,顯示了政府對保護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力度和決心。

位於引鎮街道大峪的12家違法農家樂,佔地面積117.48畝,建築面積25801平方米。4月初的拆除現場,公安長安分局、國土長安分局、引鎮街道100多名工作人員緊密配合,協調組織機械進行拆除作業。前期,引鎮街道幹部60餘次入戶宣傳政策,下達12戶土地行政處罰告知書,違建的農家樂經營戶對此表示支持,主動配合整改。

7月17日,記者再次走訪時發現,拆除後的農家樂全部恢復了植被,再現了綠水青山的優美風景。

據瞭解,為了避免整治中出現“一刀切”,此次整治行動採取分類處置的原則,按照“五拆一改”的要求,對秦嶺保護區、禁止開發區和水源地保護區以及侵佔河道,佔用林地、耕地建設的243家農家樂堅決予以拆除,截至7月18日,已累計拆除202戶,累計拆除面積120490.63平方米;對在自有宅基地上建設的農家樂進行規範提升,對64戶存在私自擴建、亂搭亂建、亂貼亂掛行為的農家樂進行部分拆除,累計拆除面積5058平方米;對汙水處理不到位的農家樂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新開挖化糞池141個,改造提升廁所362戶。

整改後農家樂收入普遍提升三成以上

此次農家樂關停整改的主要工作是各店家需補齊‘五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職業資格證書、員工健康證),完善汙水排放、油煙處理以及垃圾分類等工作。目前整治效果如何?市民是否認可?7月17日下午,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首批整治驗收合格的上王村農家樂的經營場所。

走進街道,隨處可見標有垃圾分類標識的垃圾箱,街道環境乾淨整潔,店家熱情好客。來到農家樂後廚,所有通過驗收的店都裝有油煙分離、雨汙分流裝置,原先街道里濃重的油煙味道幾乎聞不見。“張龍”農家樂的經營者張先生深有體會:“以前油煙嗆人,顧客意見很大,很多廚師都有咽炎。改造後油煙味幾乎聞不到,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也對保護環境有益,所以我們非常支持這樣的整改。”

記者繼續沿街道走訪,發現整改完成的多家店面已經開始恢復營業,“黨喜鵲”農家樂的老闆牛蟬輝女士告訴記者,整改期間他們完善了汙水排放,還對門頭進行了提升治理。牛蟬輝說,整改後顧客明顯增多,好評率也增加了。

採訪中,記者恰巧遇到“鄉意濃”農家樂的工作人員在懸掛新的驗收牌,驗收牌上新增了一個二維碼。記者輕輕一掃,手機即刻出現了關於這家店的簡介、圖片、營業時間、聯繫電話等基礎信息,頁面還附有訂餐、住宿以及證件信息,最底部是對於該店的點評,主要是從衛生環境、服務質量、餐飲口感三個方面進行星級評價。

“這個太方便了,所有信息一目瞭然,有了政府給我們把關,消費更放心了!”剛剛吃完飯的市民李建偉說,以前農家樂只能吃飯,現在還增加了布草間,所有床單被褥統一配送,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隨機採訪中,大部分受訪者對整改後的農家樂表示認可,認為既保護了秦嶺生態環境,又提升了農家樂經營效益,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據瞭解,為確保農家樂規範經營、健康發展,鞏固整治成果,上王村、太乙村等農家樂集中的地方相繼成立“農家樂自治服務隊”,圍繞“不準無證經營”等十不準,通過自主隨機“全巡迴”督察,自發兌付“紅黃綠”獎懲,引導經營戶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相互提升,促進農家樂健康發展。

隨機調查中記者發現,整改後的農家樂收入普遍提升了30%以上。

建立嚴格准入制度 推進農家樂向民宿轉型升級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未來長安區農家樂如何轉型發展?此次農家樂整改給出了答案:建立嚴格的農家樂准入制度,推進農家樂向民宿轉型升級。

7月17日,記者在臺溝村看到,當地一些農家樂的經營項目不僅僅侷限於餐飲,還打造多種形式的民宿業態,增加住宿、團建、親子、聚會、自助燒烤、登山等項目。

此外,農家樂民宿化的發展還帶動了就業,“悠享小院”民宿裡十多名服務員都是當地村民,每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土生土長的阮長鳳就是其中一員。“以前我都是去外面打工,現在在這裡上班,既可以每天回家,也可以很開心地工作,工作環境很舒適,讓我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與獲得感。而且,這裡逢年過節也發福利,管理比較人性化。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民宿帶動我們鄉村發展!”阮長鳳說。

"


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整改後的農家樂廚房加裝了油煙分離裝置


“這還是我印象中的農家樂嗎?”日前,改造後的長安區農家樂迎來了首批市民,併為他們送上了滿滿的驚喜:所有農家樂不僅掛牌上崗,懸掛“五證”,還實行了垃圾分類,增加了油煙淨化、油汙處理設備,增設了布草間。更讓市民意想不到的是,每個農家樂都有一個專用二維碼,只需輕輕一掃就可瞭解經營戶的所有信息。僅僅試營業幾天,農家樂的收入就普遍提升了30%以上。

記者從長安區政府瞭解到,截至6月30日,長安區農家樂專項整治工作已累計拆除202戶;需整治提升的516戶農家樂全部整治到位,並通過初步驗收,全部通過複驗;至7月18日,美好農家App監管信息平臺錄入農家樂經營戶信息355戶,累計授牌109戶。

舉全區之力推進

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

環境髒亂差、汙水直排、侵佔河道、經營品種單一……長期以來,農家樂給市民休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汙染等問題,秦嶺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和矛盾日趨嚴峻。為此,長安區委、區政府清醒地認識到秦嶺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迅速行動、組建機構、摸清底子、制訂方案,依法推進農家樂分類整治。

4月5日和4月12日,長安區主要領導連續兩次召開農家樂集中整治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工作,建立由9名副區長、25名街辦及部門領導、599名幹部組成的“三級包聯”機制,聚集各部門力量,全力推進秦嶺北麓農家樂整治工作。

同時,按照“邊整治、邊驗收”的原則,紮實推進“五不驗”標準(即:證照不全,不驗收;汙水排放不達標,不驗收;餐廚衛生不達標,不驗收;垃圾分類不規範,不驗收;油煙排放不處理,不驗收),結合提升整治的50條細則,組織開展農家樂經營戶整治提升培訓會13次,解讀驗收細則和整治要求,讓經營戶在標準中尋差距、在整治中找不足,真正認識到整治“關停”不是目的,改造“提升”才有出路,促進經營戶從被動整治向主動整改轉變。

拆除違法農家樂保護生態屏障

20臺機械同時啟動,破碎機械配合灑水車作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棟棟違法農家樂轟然倒下……對引鎮街道大峪虹鱒一條溝違法農家樂的拆除,顯示了政府對保護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力度和決心。

位於引鎮街道大峪的12家違法農家樂,佔地面積117.48畝,建築面積25801平方米。4月初的拆除現場,公安長安分局、國土長安分局、引鎮街道100多名工作人員緊密配合,協調組織機械進行拆除作業。前期,引鎮街道幹部60餘次入戶宣傳政策,下達12戶土地行政處罰告知書,違建的農家樂經營戶對此表示支持,主動配合整改。

7月17日,記者再次走訪時發現,拆除後的農家樂全部恢復了植被,再現了綠水青山的優美風景。

據瞭解,為了避免整治中出現“一刀切”,此次整治行動採取分類處置的原則,按照“五拆一改”的要求,對秦嶺保護區、禁止開發區和水源地保護區以及侵佔河道,佔用林地、耕地建設的243家農家樂堅決予以拆除,截至7月18日,已累計拆除202戶,累計拆除面積120490.63平方米;對在自有宅基地上建設的農家樂進行規範提升,對64戶存在私自擴建、亂搭亂建、亂貼亂掛行為的農家樂進行部分拆除,累計拆除面積5058平方米;對汙水處理不到位的農家樂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新開挖化糞池141個,改造提升廁所362戶。

整改後農家樂收入普遍提升三成以上

此次農家樂關停整改的主要工作是各店家需補齊‘五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職業資格證書、員工健康證),完善汙水排放、油煙處理以及垃圾分類等工作。目前整治效果如何?市民是否認可?7月17日下午,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首批整治驗收合格的上王村農家樂的經營場所。

走進街道,隨處可見標有垃圾分類標識的垃圾箱,街道環境乾淨整潔,店家熱情好客。來到農家樂後廚,所有通過驗收的店都裝有油煙分離、雨汙分流裝置,原先街道里濃重的油煙味道幾乎聞不見。“張龍”農家樂的經營者張先生深有體會:“以前油煙嗆人,顧客意見很大,很多廚師都有咽炎。改造後油煙味幾乎聞不到,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也對保護環境有益,所以我們非常支持這樣的整改。”

記者繼續沿街道走訪,發現整改完成的多家店面已經開始恢復營業,“黨喜鵲”農家樂的老闆牛蟬輝女士告訴記者,整改期間他們完善了汙水排放,還對門頭進行了提升治理。牛蟬輝說,整改後顧客明顯增多,好評率也增加了。

採訪中,記者恰巧遇到“鄉意濃”農家樂的工作人員在懸掛新的驗收牌,驗收牌上新增了一個二維碼。記者輕輕一掃,手機即刻出現了關於這家店的簡介、圖片、營業時間、聯繫電話等基礎信息,頁面還附有訂餐、住宿以及證件信息,最底部是對於該店的點評,主要是從衛生環境、服務質量、餐飲口感三個方面進行星級評價。

“這個太方便了,所有信息一目瞭然,有了政府給我們把關,消費更放心了!”剛剛吃完飯的市民李建偉說,以前農家樂只能吃飯,現在還增加了布草間,所有床單被褥統一配送,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隨機採訪中,大部分受訪者對整改後的農家樂表示認可,認為既保護了秦嶺生態環境,又提升了農家樂經營效益,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據瞭解,為確保農家樂規範經營、健康發展,鞏固整治成果,上王村、太乙村等農家樂集中的地方相繼成立“農家樂自治服務隊”,圍繞“不準無證經營”等十不準,通過自主隨機“全巡迴”督察,自發兌付“紅黃綠”獎懲,引導經營戶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相互提升,促進農家樂健康發展。

隨機調查中記者發現,整改後的農家樂收入普遍提升了30%以上。

建立嚴格准入制度 推進農家樂向民宿轉型升級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未來長安區農家樂如何轉型發展?此次農家樂整改給出了答案:建立嚴格的農家樂准入制度,推進農家樂向民宿轉型升級。

7月17日,記者在臺溝村看到,當地一些農家樂的經營項目不僅僅侷限於餐飲,還打造多種形式的民宿業態,增加住宿、團建、親子、聚會、自助燒烤、登山等項目。

此外,農家樂民宿化的發展還帶動了就業,“悠享小院”民宿裡十多名服務員都是當地村民,每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土生土長的阮長鳳就是其中一員。“以前我都是去外面打工,現在在這裡上班,既可以每天回家,也可以很開心地工作,工作環境很舒適,讓我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與獲得感。而且,這裡逢年過節也發福利,管理比較人性化。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民宿帶動我們鄉村發展!”阮長鳳說。

長安首批整改後的農家樂迎客,專項整治拆除202戶,提升516戶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楊明 實習生李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