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智慧醫療”引發國家級媒體關注

農村改革 經濟 何春 腫瘤 幸福東臺 2017-05-29

內容梗概

《健康報》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的最具影響的全國性衛生行業報,1931年創刊,1956年1月周恩來總理親題報頭。

5月27日出版的《健康報》刊登記者調查《信息化助推縣域醫療資源共享》,全面深入報道東臺智慧醫療取得的新成果。以下為報道全文:

信息化助推縣域醫療資源共享

(《健康報》記者 葉龍傑)打開電腦屏幕,進入江蘇省東臺市遠程會診平臺,點擊發起一次網絡會診申請。等待一分鐘左右,屏幕上出現安豐鎮衛生院一位內科醫生端坐的半身像。近日,在東臺市安豐鎮紅安村,村醫陳明江進行了一場網絡會診現場演示。

當前,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正發生著變革。以強基層為重點的醫療衛生改革路線逐步向網絡時代靠攏,推動了縣域資源的整合共享。

基層聯繫更緊密

陳明江的記錄本顯示,今年前幾個月已有18人次的門診通過網絡實現。“慢性病患者更願意接受這樣的服務。病情複雜一點,村醫對調整處方沒把握,就徵求上級醫生的意見。”陳明江說,點對點、面對面、語音對語音,使患者與醫生的交流比較充分,能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患者不用跑腿”。

一般情況下,與到村衛生室就診的患者視頻對話的是衛生院的醫生,有時也會是東臺市人民醫院的醫生。陳明江在一旁協助溝通,對患者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同時用語音傳遞基本信息。上一級的醫生則會通過打字或者語音提出診斷意見,與陳明江完成一次會診。

當前,東臺市的328個村衛生室全部配備了遠程會診系統,與上一級的衛生院、縣醫院連接。與此同時,依託兩家縣級醫院,東臺市近幾年建立了遠程會診、影像診斷、心電圖、臨床檢驗、集中消毒供應5大中心。在這個體系內,由衛生院採集的信息、標本流動代替了患者跑腿,整體呈現出集約化營運的特點。

通過網絡,東臺市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正在結成一個更為緊密的實體。患者在村衛生室可以找到衛生院、縣級醫院的醫生,也可以在衛生院得到縣級醫院的服務。2016年,東臺市累計實現遠程會診1300多人次,影像、心電會診8000多次。

經濟機制確保積極性

為推動各層級醫療機構間的配合與協作,東臺市發揮了“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的作用。在工作機制上,東臺市要求衛生院隨時處於應答狀態,村醫發出會診請求後,不僅遠程會診系統會提示,衛生院院長、分管副院長、相關科室主任也會同步收到短信提示。而對更繁忙的縣級醫院,則要求每週安排固定的時間來滿足村衛生室的此項幫助請求。

“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應答並及時開展遠程會診,那麼這些信息就會記錄在電腦系統裡,成為東臺市衛生計生委對醫療機構考核的依據。”東臺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崔海認為,網絡時代帶來的好處在於能更有效地分配、調動醫療資源,基於客觀數據的考核也更加科學有效。

另一方面,網絡化的醫療資源分配並不意味著醫療服務價值的貶值。“以衛生室開展的遠程會診為例,衛生院的服務費定為30元,新農合和患者各自付15元;縣級醫院的服務費定為50元,新農合和患者各自付25元。”安豐鎮衛生院院長何春介紹,當衛生院需要縣級醫院提供技術服務支撐時,比如心電圖、影像等遠程診斷及臨床檢驗項目,在縣內統一收費標準的基礎上,衛生院與縣級醫院五五分成,“貼近現實的經濟機制確保了各方的積極性”。

“最多的時候,一家衛生院一個月收到的檢驗費回款達到22萬元。”東臺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周玉貴介紹,東臺市臨床檢驗中心以該科室為依託,實現跨機構檢驗標本流轉和信息聯網互通共享,運行9個月共為各家衛生院提供26265人次檢驗服務,檢驗項目共計99651個,主要涉及腫瘤、激素、免疫功能等衛生院不具備能力的項目,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療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撐。

東臺市新農合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兩年該市新農合患者縣域內的就診率穩定在90%左右,衛生院、衛生室的總體首診率達80%,近六成的住院患者選擇留在衛生院。“患者的合理分流讓衛生院有了做強的根本。”在安豐鎮衛生院,何春管理的是佔地面積超過30畝地的新院址。他表示,原先的衛生院由於面積、業務用房狹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為此財政出錢對衛生院進行了新建,開放病床數量增長到150張”。

記者短評

息化技術“下鄉”更顯魅力

(《健康報》記者 葉龍傑)在我國很多地區,隨著醫改推進及政府財政真金白銀的投入,硬件建設、設備購置等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煥發了新顏,逐步擺脫了小、舊、破等既有的形象認知。這種變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遷軌跡,是國力增強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必然反饋,同時也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持續發展的信心,初步解決了基層首診的“形象關”問題。

在解決形象問題的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內涵發展也應一併納入考量,與時代發展相貼近,尤其應當注意居民就醫需求的變化。倘若沒有好的醫療質量,醫療機構最終也將成為擺設。為實現醫療質量同質化,各地通過縣鄉村一體化建設、醫共體建設、對口幫扶等形式進行了探索,許多改革在單位機構歸屬、人事制度改革、財政撥款形式等方面,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醫療資源並未實現有效的上下流通,醫療質量仍與醫療機構的等級、所處區域掛鉤,醫療服務的不平等依舊存在。在此局面下,實現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的目標仍面臨挑戰。

對這一歷史階段性問題,一方面需有更好的政策環境、保障制度鼓勵醫療人才、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在相關改革力度仍顯不足的情況下,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在短期內獲得更好的人才資源抱有並不樂觀的看法。實現運轉機制突破從而激活醫療存量,網絡及信息化建設為此打開了一扇門。

通過讓診療信息跑腿而非患者跑腿的模式,可以讓患者感受到就醫的便捷性。實踐證明,信息化技術不僅能在城市發揮作用,更可以在廣大的基層地區展現魅力。

東臺“智慧醫療”引發國家級媒體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