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化傳統,構建“三新”體系 昌邑探索鄉村非遺傳承新機制

農村 民俗 三農 手工藝 大眾網濰坊 2017-06-23
激活文化傳統,構建“三新”體系 昌邑探索鄉村非遺傳承新機制激活文化傳統,構建“三新”體系 昌邑探索鄉村非遺傳承新機制激活文化傳統,構建“三新”體系 昌邑探索鄉村非遺傳承新機制激活文化傳統,構建“三新”體系 昌邑探索鄉村非遺傳承新機制激活文化傳統,構建“三新”體系 昌邑探索鄉村非遺傳承新機制

大眾網6月21日訊(記者 範素娟)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存活在檔案室、博物館、圖書館或紀念地,它活在人類的精神世界當中,活在當下民眾的生活方式當中。非遺保護不是部分人的主觀行為,而應該是相關社區的群體和個人都要參與進來,讓社區群體和個人在認識傳習非遺的過程中受益。近年來,昌邑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與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按照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建設規劃,從區域文化特點出發,充分認識非遺傳承的本質特徵,著力在非遺植根生活土壤,非遺融入現代社會,非遺成為民眾自覺上下功夫、做文章,通過構建新鄉賢、新鄉約、新族規等鄉村文化管理體系,建設文化風景帶、非遺立腳點等鄉村文化傳承平臺,有效實施非遺傳承工程,創新實踐文化傳統的激活與傳承,探索形成了鄉村文化傳承新機制。

一、激活傳統民俗項目,設立民俗文化示範區,形成鄉情濃郁的文化風景帶。

昌邑地處濰水流域下游和入海處,歷史上民俗文化內容豐富、特點突出、民眾認同度較高。民俗是民間文化的土壤,是社區村落凝聚力的粘合劑,是族群精神的高度統一體。針對這一文化特性和區域特色,主管部門積極挖掘和恢復傳統民俗代表性項目,規劃建設了四個民俗文化示範區,即:以祭海節活動為主體的下營漁鹽文化示範區、以燒大牛活動為主體的雙臺、龍池孫臏崇拜文化示範區、以玉皇演駕、青山廟會活動為主體的石埠民俗文化示範區和以桑蠶植育、絲綢生產為主體的柳疃絲綢文化示範區。對於這些片區的民俗文化活動,政府積極倡導,群眾參與熱情高漲,如奎聚街道西永安社區和龍池街道白塔社區每年正月舉行的“孫臏崇拜”—燒大牛民間祭奠活動,活動從年前扎制大牛,到正月十六燒大牛,一系列程序和儀式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民眾廣泛參與,共享文化傳統,主題活動參與者達數萬之眾。信仰儀式、民間歌舞、傳統美食、商貿集市等,構成了壯觀的民俗風景線。下營鎮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的祭海節、青山廟會、東金臺玉皇演駕等民間信仰祭拜活動,同樣以多樣性的精神訴求,凝聚起當地民眾,成為安放理想的精神家園。這些活動具有強烈的文化認同,吸引了廣大民眾積極參與。鄉民通過樸素的傳統儀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願景,生活的美好願望在鄉村非遺傳承中得到了寄託和昇華。

二、構建三級傳承載體,發展家庭傳習作坊,夯實活態傳承的非遺立腳點。

近年來,昌邑市按照鄉村文化傳統激活與傳承創新實踐的設計規劃,狠抓傳承設施建設,通過政府投入、社區公共設施利用、社會閒置場地租用、企業合作開發和民眾家庭作坊等方式進行傳習場所建設,形成了各具功能的非遺設施三級網絡。第一級為設於中心社區的非遺資源相對集中的綜合性傳習中心,目前已在柳疃、石埠、下營、奎聚、卜莊建設了五處,這些傳習中心均具備非遺傳習、技藝培訓、成果展示、文化體驗和文化研究等傳習功能。第二級為設於各社區和村落,具備傳習帶徒、營銷門市功能的手工技藝傳習點和社區傳統音樂、戲曲、舞蹈、曲藝排練廳,現已在各街道社區建成30處。第三級是以家庭為載體進行傳承的傳統工藝作坊和社區非遺專業戶,目前全市已發展到500多家,主要從事的項目為毛筆製作、土陶燒製、草編蒲編、碑石雕刻、磚雕古建、醬菜香油、麵食鋦藝等,這些項目進家入戶,已成為鄉村能工巧匠的生存方式,成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立腳點。三級傳承載體各有不同功效,傳習中心是區域內非遺傳習與傳播的樣板田,傳習點是非遺傳承人精耕細作的責任田,非遺專業戶則是民眾傾心呵護的自留地,三者合一,構成了鄉村文化傳統存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三、探索構建三新體系,發展壯大傳承隊伍,培育當代農村的新鄉賢文化。

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也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一種精神原動力。千百年來,許多從鄉村走出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最後都會被鄉愁牽引,或衣錦還鄉,或葉落歸根。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鄉民樹立了榜樣,成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正以傳統文化傳承者的身份加入了新時期的鄉賢隊伍,鄉賢文化的內涵發生了新的變化,新鄉賢的作用隨著農村文化建設的需求正在日益凸顯。在新鄉賢文化建設中,昌邑充分調動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鄉村文藝帶頭人和當地成功知名人士的積極能動性,建立了社區傳統文藝表演、傳統手工技藝製作、民俗活動組織和非遺傳承設施建設等民間文化帶頭人制度,讓蘊藏在社區民眾中的生活習得和族群智慧得到充分發揮,產生了引領作用,壯大了鄉村非遺傳承人隊伍,讓文化傳統的恢復和創新發展得到了保障。如“昌邑磚雕”傳承人2016年培訓居民200人,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昌邑樂春面藝”為社區150多人提供了工作崗位,使下崗職工重拾了生活希望;“昌邑剪紙”、“蒲葦草編”“昌邑毛筆”、“小磨香油”“西河大鼓”“小章竹馬”“郭家莊打秧歌”等項目在傳承帶頭人的帶動下,依託社區資源,將民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廣大民眾的審美習慣和謀生手段,實現了共同致富和共同娛樂,促進了社會和諧。婚俗、年俗、時令節慶和地方特色鮮明的民俗活動,在明白人的主持下不斷繁榮發展,逐漸成為鄉村民眾生活的新常態。在構建新型鄉賢文化的同時,昌邑還注重對文化傳統的激活與創新,挖掘文化財富,丟棄文化包袱,讓優秀的文化傳統融入現代生活方式當中,探索制定新鄉約、新族規,在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引領下建立新型族群文化,賦予鄉村文化傳承和村落治理以新思維,使其成為鄉村文化建設和村落秩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向本網爆料,請撥打熱線電話:0536-8797878,或登錄濰坊大眾網官方微博(@濰坊大眾網)、濰坊大眾網官方微信(微信號:weifangdzw)。

初審編輯:沈廣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