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5年27.3萬人實現脫貧摘帽

農村 農村改革 十三五 時政 新華網 2017-05-23

“土地流轉有租金、扶貧款入社有股金、園區裡打工還能掙工資,裡裡外外算下來,一年有幾萬元的收入,俺們家總算是脫了貧、摘了帽!”近日,在平山縣下槐鎮南文都村的現代農業園區裡,貧困戶史文圈一邊給記者算著一家七口人的脫貧賬,一邊美滋滋地打理著園區葡萄育苗基地的農活兒。

其實,像史文圈這樣,靠著精準扶貧駐村工作組發展起來的脫貧產業實現全家脫貧摘帽的故事,在石家莊市的貧困地區比比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石家莊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5年累計實現了27.3萬扶貧對象摘掉了貧困帽。

這是一個空前強大的扶貧陣容

扶貧是一項關係民生的重大工程,直接體現幹群關係,關乎社會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6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市四大班子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脫貧工作機構“最強陣容”。各級、各部門紛紛響應,既“發聲音”又“發力”,特別是4個國家級貧困縣,均實行了“雙組長”負責制,書記、縣長親自掛帥上陣,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既在重大問題上“拍板定調”,又到具體工作中“衝鋒陷陣”。市直各部門各司其責、協調聯動,全力支持扶貧工作,匯聚起了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同時,自2016年2月24日起,石家莊市相繼成立了由46個省直單位、185個市直單位和353個縣直部門組成的584支駐村工作隊,1752名機關工作人員全部進駐到貧困村,成為了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力量。

這是一次精準到人的精準發力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難在精準,貴在精準,成敗也在於精準。

對此,石家莊市精心組織、科學謀劃、精準發力,建立起了嚴格的建檔立卡制度,嚴格按照“五看、五不錄、六優先”(五看:住房、大件、勞力、產業、負擔;五不錄:有機動車、有新建住房、有城鎮商品房、有公職人員、有較大實體產業;六優先:有重病人、重度殘疾、在校學生、無壯勞力、住危房、重災戶)的要求,對貧困對象進行反覆識別、反覆篩選,多次“回頭看”,“擠水分”,努力聚焦真正的貧困人口。

實現每一個貧困戶的穩定脫貧,因戶施策是關鍵。於是,全市584個駐村工作隊和廣大黨員幹部結合當地實際,開始為每一個貧困戶量身定製具體、可行的脫貧方案。

另外,在健全脫貧績效考核機制上,從2016年開始,石家莊市引入第三方對脫貧戶脫貧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堅決杜絕為完成脫貧任務而強制貧困戶銷號或脫貧後不銷號、慢銷號、假銷號等問題,防止“數字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努力做到脫貧成效精準。

這是一個力拔窮根的合力攻堅

根據“十三五”全市脫貧攻堅目標,石家莊市舉全市之力,謀劃啟動了“七個一批”專項行動和基礎設施建設“七大工程”。目前,4個重點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分類落實了脫貧措施,在發展生產和就業脫貧、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教育脫貧、社會保障兜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上,針對貧困人口的實際情況實現精準脫貧。

同時,還建立健全了脫貧攻堅保障機制,人、財、物向貧困地區全面傾斜,特別是在扶貧資金保障上,形成了專項資金、涉農整合資金、金融貸款多力合一的良好局面。2016年,市本級安排各類扶貧資金4.6億元,各縣扶貧專項資金投入都超過了當地公共財政收入的1%。

精準扶貧拔窮根,機制創新必不可少。平山縣的“檢查扶貧”、光伏扶貧,靈壽縣的易地扶貧搬遷,贊皇縣、行唐縣的“互聯網+扶貧”等工作形成了典型經驗,引領著全市的脫貧攻堅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要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下好‘精準’這盤棋,確保扶貧措施務實、工作推進紮實、脫貧結果真實。堅持把脫貧攻堅任務落實落細,特別是要聚焦深度貧困村,確保到2020年全市4個國定貧困縣全部摘帽、15.4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就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再次給全市人民指明瞭方向。

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這是市委、市政府的誓言,更是廣大黨員幹部共同的行動。(記者 董 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