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市委書記批示:要總結學習推廣!

農村 習近平 政治 棗莊 嶧城普法 2019-04-18

轉自:榴鄉政研

【關注】市委書記批示:要總結學習推廣!

視頻鏈接參見:http://sd.iqilu.com/share/video/466045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喚醒“沉睡”資源 激活鄉村活力

——棗莊嶧城區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探索與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共資源不能為少數人壟斷享用,更不能搞不正之風,敗壞社會風氣”。省裡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農村閒散土地盤活利用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村閒散土地盤活利用,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美麗鄉村建設”。然而,無論城鄉都出現了少數人侵佔公共空間的現象,怎樣讓群眾在享用公共資源上人人平等,讓百姓享受更多的改革發展紅利,這是區縣一級亟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去年以來,嶧城區在深入調研、詳細摸底的基礎上,在兩個鎮進行了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改革試點,今年又在全區全面鋪開。共享行動的開展重塑了“資源姓公不姓私”的社會風氣,改善了城鄉環境,增加了村集體收益,促進了鄰里和睦,形成了共建共享新嶧城的生動局面。

一、算清“四筆賬”,打通思想關

百姓買不買賬,侵佔人認不認賬,關鍵在我們能不能算清賬。只要我們認真算明政治賬、算透對比賬、算清社會賬、算對收入賬,百姓就支持,幹部就方便抓落實,就能把好事辦好。

算明“政治賬”。公共資源長期掛“空擋”、被侵佔的根源是公權力缺位,甚至有的村幹部通過低價轉讓、無償佔有轉給本家、親朋謀取私利,影響了基層組織的公信力,損害了幹群關係。共享行動的開展,讓公共空間真正姓“公”,可以讓廣大群眾感受到黨委、政府在管理上的權威,喚醒農村“沉睡”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提高村“兩委”公信力。

算透“對比賬”。“村裡的坑塘、路邊的土地,被村裡少數人長期侵佔”“公共資源姓公,一分一釐也不能被少數人侵佔”。一段時間以來,通過群眾來訪、區長熱線等不同方式和渠道,反映公共資源被侵佔的聲音越來越多,一年中僅反映村裡公共資源被侵佔的信訪事項就有上百件。一方面,土地指標趨緊,鎮街很多項目來了沒法落地,村居沒有集體收入;另一方面,一些公共資源長期被不合理侵佔、無償佔有,導致村集體資產大量流失,破壞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群幹群關係,而行動的開展,可以保障集體利益和村民利益,引導基層黨員幹部做公共資源的守護者、受益人,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重塑文明鄉風。

算清“社會賬”。有的山頭林地長期被人侵佔,鄰里之間建房不留滴水道、種地不留墒溝,農村的一些信訪矛盾,其根源就是公共資源被侵佔造成的。榴園鎮前湖村有大小不一的9座集體山地,由於歷史原因,一直為6戶村民“霸佔”,集體資源成了個人的“搖錢樹”,村民意見很大。共享行動實施後,該村通過公開抓鬮的形式對9座山頭重新分配,承包給了36戶村民,首次收取的10.8萬元承包金,用到了清理河道、提升村容村貌上。通過共享行動,有效喚醒群眾的主體意識、規矩意識,重塑鄉規民約,降低了全區信訪事項,理順了鄉親們的心氣。就像一位沒有抓到鬮的群眾說的:“抓鬮公開透明,而且承包金用到了村裡事上,我心服口服”。

算對“收入賬”。“手裡沒幾把米,喚雞都不理”。鎮村工作難做,難在集體收入少、幹部群眾沒有積極性上。道路兩側、村內空閒地等屬於集體的公共資源,變成少數人“私家領地”,大量集體資產流失,嚴重損害集體經濟收入,村幹部守著“金山”卻沒有飯吃,守著財富卻動不得。據統計,全區上千畝村居集體資源被侵佔,這些資源如果全部發包,帶來的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比如,吳林蘇埠居通過資源共享和土地流轉,平整去掉田間道路、堰埂,以及新增的復墾土地,把“大字報田”“一蛙跳三丘”的地塊通過流轉連片,把一些地壟、邊角都利用起來,達到1+1>2的效果,提升了種植收益。同時,通過行動,讓廣大幹群以及在外嶧城人,切實感受到家鄉的變化,進一步激發群眾“管好身邊事、管好家門口的事”的主體意識。

【關注】市委書記批示:要總結學習推廣!

二、採取“三步”工作法,明確行動路線圖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群眾工作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好群眾、村居幹部“兩類人”,理清群眾心裡賬、村居資源臺賬“兩本賬”,走好公司化經營、對外發包和公益事業“三條路”,做到“大夥都說幹、選出代表辦、幹給群眾看、利益大夥算”,充分激發了全區幹群的主體意識、責任意識。

眾事眾議,凝聚廣大共識。一方面,從群眾中來。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知道群眾想什麼,才能更好地去幹什麼。“道路越來越窄了,兩側都是柴火垛”“俺村的集體山林被私佔有年頭了”,這些“牢騷話”真實反映了老百姓的心聲,道出了群眾的期盼。我們堅持從群眾中來,廣泛聽取廣大群眾意見建議,全面掌握瞭解群眾意見。另一方面,到群眾中去。既埋頭幹工作,也做到登門是情、樂講實情,政策講明白了,群眾心裡亮堂了,就願意跟我們走。共享行動之初,一定程度觸及少數既得利益者,遇到阻力,認為這麼多年沒人管,被侵佔的集體資源就是自己的了。廣大群眾是我們最大的底氣,要想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就不能怕觸及一小撮人的利益,我們積極走村入戶,引導群眾看清方向、算透賬,傳達黨委政府維護群眾利益的堅強決心,把最大多數群眾拉到我們身後,做我們的堅強後盾。

群事群辦,團結各方力量。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很多工作不能幹部幹、群眾看,工作有互動,才能形成合力。群眾看幹部,看的是行動,黨員幹部只有敢於擔當,發動群眾共同幹,才能得到群眾支持;只有撲下身子,帶領群眾一起幹,才能獲得群眾認可。開展共享行動,全區上下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許多黨員主動亮明身份,主動拆除本家族違建,帶頭退出私佔的資產資源,群眾看了之後,也就開始跟著行動起來。古邵鎮花園村原來是個薄弱村,行動開展後,村裡負責人帶頭做工作,將130畝多年未收回的機動地依法重新發包,村集體收入50多萬元,發揮了黨員示範帶頭作用,形成了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乾的良好局面。

共建共享,提高群眾獲得感。 “以前是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現在是出門有廣場,道路都通暢!”榴園鎮曹馬村在新修廣場活動的老人說到。一位支部書記也談到說“走親戚還要提幾個雞蛋呢,到各家各戶不能光是兩個肩膀抬個嘴,天天空口說白話誰愛聽,現在村裡有了收入,我們幹工作也有底氣了”。這次行動中,對該村門前屋後三堆兩垛進行了清理,利用騰出的空餘面積加寬了路面,修建提升了兩處廣場。同時,該鎮北棠陰村、周莊村清理長期被佔用的空地建設了文體廣場約2800平方米;龍泉村通過清理村南水庫周圍荒地擬打造成休閒、餐飲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村。通過開展共享行動,僅榴園鎮就初步梳理閒置地3000餘畝,數個經濟薄弱村村均集體增收3萬多元,群眾生產生活更方便,獲得感顯著增強。

三、取得多方成效,實現共贏局面

“穿襖提領子,牽牛牽鼻子”,公共資源共享行動就好比一條漁網繩,把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等多項工作都串起來了,不僅喚醒了“沉睡”資源,而且讓閒置資源活起來,村內產業立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集體經濟強起來,把犄角旮旯的閒散地變為“聚寶盆”。

(一)共享行動從建設生態文明的角度看,已成為建設美好家園的重要抓手。讓城鄉更美麗,讓家園更美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什麼是鄉愁?用三句話來概括,就是門前的老樹、村邊的池塘、田間的蛙聲,這也是老百姓對生態環境最直觀的感受和最樸素的願望。然而,近年來這些場景逐漸離我們遠去,這裡有發展階段的原因,也有我們沒有自覺維護,肆意侵佔破壞的原因,更有我們公權力缺位的原因。隨著共享行動的深入推進,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環境大力整治;村中古樹、村邊河流得到保護,村級生態環境得到較好修復。比如,底閣鎮徐莊村,過去由於管理不到位,村內的坑塘、河溝邊堆滿了垃圾。行動以來,村裡藉助美麗鄉村等建設資金,對坑塘河溝進行整治,收歸集體後,正著手建設佔地300多平方米的村級健身廣場。

(二)從創新社會治理的角度看,共享行動已成為構建共建共享格局的有益探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共享行動,喚醒了群眾的主體意識,讓群眾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責任的主體,是共享的主體,更是共建的力量,充分激發了全區幹群的共建意識、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前湖村對9個山頭重新分包後,36戶村民踴躍在承包合同上按下了紅手印,對村裡的道路、水渠修建和山體保護更加上心了,可以說共享行動已從“我治理”轉變為“我們治理”,公共收益從少數人不當的“我獨享”轉變為集體群眾的“我們共享”,不僅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極大地改善了鄰里關係,一大批矛盾糾紛也得到妥善化解,廣泛凝聚了嶧城人共建共享美好家園的強大合力。

(三)從推進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共享行動已成為騰出土地空間的有力舉措。一段時間,少數農村由於新出生人口沒有土地,加之收入來源較少,很多青壯年外出務工,造成村裡冷冷清清。如何通過發展把人留下來,把外出人引回來,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經濟,騰出發展空間,非常重要。全區通過開展共享行動,不少農村面貌發生可喜變化,服務環境不斷優化,一些土地得以騰出使用,這些都為招大引強、項目落戶、人才引進營造了良好環境。比如,古邵古西社區通過土地整理的方式,整合村內廢棄閒置土地50畝,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吸引企業進駐,引進投資500餘萬元的服飾項目,每年的土地租金增加村集體收入6萬元,吸收社區居民150名就業,實現集體和村民雙重增收。同時,活動的開展,也讓更多在外嶧城人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增強了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強烈意願。

【關注】市委書記批示:要總結學習推廣!

四、幾點思考

開展共享行動,是嶧城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其意義不在於治理本身,而是要通過共享行動來創新社會治理,塑造新民風,形成新秩序。

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更新觀念是前提。共享行動路子背後,蘊含的是一種條件再差也要發展的精神,是一種用好身邊資源就能發展的理念。工作中,一位鎮街負責同志講到,“只要想幹事,辦法總比困難多。”破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首先要破除畏難發愁、怨天尤人、自甘落後的舊思想,牢固樹立“只要想幹事,基礎再差也能發展”的新觀念,要認識到不是沒基礎,不是沒資源,不是沒條件,而是沒有發掘資源、盤活資源、整合資源,廣大農村同樣存在大量的“閒置資源”,只要充分利用,犄角旮旯也能“遍地金”。同時,要認識到高手在民間,群眾富有首創精神,在公共資源共享中,各村對於清理出的土地資源,湧現出不同的發展利用模式,有的“築巢引鳳”,引來加工項目落地;有的設立“林業銀行”,在空閒地上種植經濟苗木,有的“產村共惠”,在整合土地、荒地上建設蔬菜大棚,競標租賃,從而增加村集體收入。

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支部過硬是關鍵。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村幹部是上下千條萬線都要穿的“針鼻子”。實踐證明,農村工作凡開展好的村,普遍有一個好班子,特別是有一個好支書。共享行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幹部做給黨員看,黨員跟著幹部幹;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幹”,帶動廣大群眾自覺自發地參與共享工作。比如,古邵鎮馬莊村原為重點整頓的軟弱渙散村,村班子凝聚力不強,集體經濟薄弱。新任支部書記到任後,藉助共享行動的開展,挨家挨戶做工作,利用村機動地發展花卉種植10餘畝,在道路兩側、溝渠沿線及村內空閒地種植女貞、皁角等經濟苗木1000餘棵,為村集體增收打下基礎。結合實際,下步全區將進一步強化村班子建設,注重在經濟能人、退伍軍人、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群體中選拔人才,探索強村黨支部書記跨村兼任弱村支部書記的新路子,實現“選好一人,致富一村”。

公共資源共享行動,群眾支持是根本。“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習近平總書記很接地氣的群眾語言,飽含著人本理念、民生情懷。群眾是天,民心是秤。為什麼有的基層幹部辛辛苦苦辦事,群眾卻不買賬、不領情?不是方法不對頭,就是工作沒到位。共享行動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最大多數群眾是我們工作的力量源泉,是我們推進工作的強大依靠。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用腳步丈量民情,在一線瞭解問題,在田間地頭與群眾算透賬、算明白賬,對共享行動做到共議、共建、共治、共享,最大限度地匯聚民智、激發民力。同時,“農村凡事要好,需問村裡四老”,工作中,我們注重農村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軍人意見,廣泛吸收在外鄉賢建議,匯聚最廣泛力量。

公共資源共享行動,健全機制是保障。群眾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是共享行動工作最根本、最直接的長效機制。通過共享行動,我們補齊了公權力缺位、公共意識缺失、公共責任遺失等短板,以措施行動推動形成自覺,以成果共享促進習慣養成,推進共享行動常態化、治理成果長效化。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重塑村“兩委”威信,引導建立鄉規民約,鄉賢治村,增強群眾主體意識、契約精神,共同維護社會公序良俗,著力構建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關注】市委書記批示:要總結學習推廣!

責任編輯:褚福瑞、於騰

製作:張帆

【關注】市委書記批示:要總結學習推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