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縣新民鄉蘇家莊村“第一書記”毛小平

農村 毛小平 種植業 合作社 青報新媒 2017-05-21

一年前的初夏,踏進地處大山深處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新民鄉蘇家莊村,溝岔兩側的上千畝撂荒地野草叢生、荒蕪蕭條;一年後的初夏,再次踏進這條大山溝,映入眼簾的是土地平整的繁忙新景象。

可以想象得到,上千畝規模的撂荒耕地整理,至少需要上千萬元投資。而如此大投資的土地整理項目真的在這裡落地實施時,這在蘇家莊村老百姓的眼裡,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村民們在深感黨恩的同時,也在感謝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駐民和縣新民鄉蘇家莊村“第一書記”毛小平。

撂荒地催生大膽想法

新民鄉蘇家莊村坐落於距離新民鄉政府15公里開外的一個大山溝裡,縱橫的溝壑和荒蕪的山樑見證著這裡自然環境的嚴酷。溝岔兩岸的幾十戶村民守望在這貧瘠的山溝深處,年復一年地耕耘生息。

2015年,黨和政府脫貧攻堅的惠民春風吹進了大山深處的蘇家莊村。當年10月,民和縣就業服務局黨員幹部毛小平肩負著脫貧攻堅的莊嚴使命,帶著對山區貧困群眾的滿懷深情,踏進了這條被貧困陰霾籠罩的山溝溝。

蘇家莊村原本有農戶179戶638人,因迫於生計壓力,近幾年來,有80戶360人通過移民搬遷、勞務輸出、自主創業等方式到異地謀生,還有99戶農戶依然在這裡守望。通過深入細緻地精準識別,其中的41戶被確認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實現穩定脫貧,需要持續穩定的產業支撐。而對於山大溝深、土地貧瘠、撂荒嚴重的蘇家莊村而言,如何選準支撐脫貧攻堅的支撐產業,是擺在毛小平眼前的一個棘手問題。

對於蘇家莊這樣的貧困村來說,除了山便是溝,這裡的土地儘管算不上肥沃,但那些貧瘠的土地依然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最寶貴資源。

毛小平告訴記者,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像蘇家莊這樣沒有任何資源優勢的貧困山區打贏脫貧攻堅戰,還得依靠土地,要在貧瘠的土地上踏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

毛小平說,根據他掌握的情況,由於很多村民外出謀生,現在村裡上千畝的土地被撂荒,如果把這些撂荒耕地整理成能灌溉的良田,再通過合作社運作的方式種上高附加值的經濟作業,豈不是很好的脫貧攻堅產業支撐。

儘管毛小平的這種想法有些“大膽”,但他並沒在乎別人的流言蜚語,而是和村兩委班子靜下心來在撂荒地上打主意、找出路。

一場轟轟烈烈的撂荒耕地整理行動,由此在蘇家莊的山溝溝里拉開序幕……

撂荒地變成上好良田

如何讓乾旱貧瘠的撂荒耕地變成能灌溉的上好良田?唯一奏效的出路就是開展土地整理,打通多年來制約灌溉的“瓶頸”難題。

思路定了,關鍵在於行動。2016年1月,結束了精準識別工作,毛小平又馬不停蹄地向民和縣黃河谷地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指揮部如實反映情況和自己的想法。毛小平的想法得到了該縣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部的支持。2016年5月,項目部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實地勘察。6月對蘇家莊村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給予立項,同時派駐項目測繪隊利用4個月時間進行現場測繪,11月通過了專家論證,2017年3月底前完成了項目招投標,並進駐施工隊。2017年4月上旬,蘇家莊村上千畝規模的撂荒耕地開發整理工程便如火如荼地展開。到今年5月上旬,已經完成500多畝。

據毛小平介紹,他爭取來的蘇家莊村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總投資2100餘萬元,其中土地整理投資1700餘萬元,田間路網、灌溉管網等附屬工程追加投資400多萬元。

據瞭解,蘇家莊村土地整理項目面積達1500多畝,整個項目工程包括撂荒耕地整理、溝岔水土保持綠化治理、項目區道路與固防、水利灌溉管網等四大項。整理好的土地可以利用項目配套的水利管網,直接利用峽門水庫的蓄水進行灌溉。

讓乾旱山溝裡的1500畝新整理土地和500多畝的枸杞地能灌溉,對於蘇家莊這樣的貧困山溝來說,那就是一個奇蹟。村主任趙維勳告訴記者,把村裡的1500多畝撂荒地變成能灌溉的良田,毛書記確實費了很大心思,也付出了很大精力。這些土地平整好了,灌溉有保障了,再種上枸杞這樣的高效益經濟作物,那這山溝溝裡的脫貧攻堅也就有希望了。

說話間,趙維勳這位村裡的當家人臉上露出滿滿的期待……

枸杞托起百姓脫貧夢

5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蘇家莊村互助社的一塊陽窪坡地。一株株直徑近10毫米的枸杞苗茁壯成長,青綠色的枝葉孕育著蘇家莊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夢想。這塊地的主人劉萬虎正在為自家的枸杞地除雜草。

聊起讓大家種植枸杞的事情,這位年過五旬的老農民對“第一書記”鼓勵發展枸杞產業的想法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劉萬虎告訴記者,他的兄長智力有缺陷,一個人無法獨立生活。儘管他的兄長被納入五保戶,但生活還需要他的照料,也正因為這樣,劉萬虎就沒有出過門,單靠幾畝乾旱山地維持生計。現在毛書記動員大家種枸杞,他栽植了10畝的枸杞苗,他相信黨和政府派來的“第一書記”給他們找的增收路子錯不了。

記者在蘇家莊村的一處山樑上看到,山溝坡窪間鱗光閃閃的地塊並不少見,近處的覆膜地裡隱約可見淡淡綠意。毛小平告訴記者,這些都是鋪過地膜的地塊,有的地裡種植的是玉米,有的地裡栽植的是省科技廳投資86萬元扶持的枸杞苗,目前全村的枸杞栽植面積達到500多畝,基本今年都能掛果。

毛小平給記者算了一筆保守賬,他們計劃通過“互聯網+”出售鮮果,每畝按250公斤鮮果產量估算,按照當前枸杞鮮果20-30元/斤的市價,達到盛果期後,每畝枸杞地的收入將達到1-1.5萬元,遠遠超出種植小麥、馬鈴薯等傳統農作物的產出效益。

毛小平告訴記者,種植枸杞是他們在蘇家莊村脫貧攻堅中打造的“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去年已經種植了500畝,今年1500畝土地整理後,除去溝岔旁邊用於水土流失治理綠化的100畝外,剩餘的1400畝將通過土地流轉形式全部栽植枸杞苗,由村裡成立的杞萌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營。對涉及農戶個人土地的,採取農戶管護採收、合作社負責銷售和技術指導的模式來運作。目前全村41戶貧困戶都種植了枸杞,並全部納為合作社成員。

駐村工作隊和村民對發展枸杞脫貧充滿信心的底氣來自哪裡呢?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方面是土地平整好了,水利工程讓灌溉有保障,另一方面是有了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滯銷問題也解決了。毛小平還告訴記者,下一步他還將幫助合作社儘快註冊“杞萌”商標,打造出蘇家莊村自己的枸杞產業品牌。

為了減少雨季和蟲鳥對枸杞鮮果質量的影響,毛小平目前正在爭取一項投資300萬元的300畝果樹溫棚,計劃今年爭取實施。為保證合作社正常運轉,毛小平還為枸萌種植專業合作社爭取到扶持資金10萬元。

在抓好枸杞種植產業的同時,毛小平依託今年在土地整理項目中實施的100畝生態林資源,正在著手爭取一項投資300多萬元的集中和散養相結合的林下養殖項目。

為了爭取到這些項目,作為“第一書記”的毛小平在沒有工作經費支持的情況下,拿自己的工資、駕駛自己的私家車為蘇家莊村的貧困群眾跑項目、找出路。無疑,這裡透視的是一名“第一書記”的責任擔當,閃爍的是一名黨員幹部的黨性光輝。

結束了一天的採訪,夕陽下站在秦家莊片區的一塊高地上舉目而望,在縱深2.7公里的溝岔陽坡上,一塊塊平整好的土地錯落佈局,遠處的坡窪裡時不時傳來隆隆的機器聲。毛小平指著眼前煥發生機的土地感慨地說,這不僅是蘇家莊村的一道風景,更是蘇家莊村脫貧攻堅路上的希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