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文化及旅遊話題

今天的我國是世界著名的人口大國,不過在疆域相當的古代,我國的人口基本長期徘徊在數千萬人之間,直到元代之後才開始破億;到了民國時期,歌曲都有唱了:“四萬萬同胞心一條......”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人口數量”一直都是我國曆代的戰略資源之一,也是衡量一個時代是否“國泰民安”的最重要指標。

歷代統治者都會不遺餘力去推進人口的發展,無奈因為戰爭與災荒的不斷出現,直到明朝之前,我國的人口發展進程其實還是相當緩慢的。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古代的農業生產結構相對單一,麥黍為主要口糧

不過,由於以下的三次大饑荒事件,我國人口的增量開始獲得了層級性的突破發展,到1982年時終於突破了十億!在舶來作物的輔助及“人定勝天”的樸素唯物思想下指導下,我國人民在這三次大饑荒中都譜寫了這樣的傳奇,最終使我國晉身為世界超級人口大國之列。

荀子首創“人定勝天”思想,歷代人口的穩定與增補都得益於它

戰國後期的思想家荀子認為:“天地四時對人世間的安定與混亂沒有決定性作用”。百姓們每每遭遇重大饑荒之後,儘管統治者也會努力安排些賑災、祭天祈禱、災後鼓勵人口生產等行為,但最終落實到“解決饑荒”上的,往往還是得依靠百姓自己的實際努力、以“人定勝天”的思想為支撐,通過實際的勞作收穫最終渡過難關。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由於古代生產技術的落後、農作物品種相對單一,百姓們的一切努力結果,只不過是讓人口重歸饑荒之前、或戰爭之前的狀態而已,難有實質性的進展。

以“強漢”為例,漢朝建國時一千多萬人口,到漢武帝之後,人口峰值也就是三千到六千萬之間;後來的“盛唐”也大抵是這樣的人口數據,這已經是我國古代人口指標最好的狀態了。

元朝時候,由於征戰都以對外為主,百姓生活獲得了數十年的太平,加上唐宋以來大量舶來作物的引進(這一點很關鍵),我國人口首次突破了一億。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考慮到元朝疆域超級廣大的因素,傳統的中原地區人口實際上也就是六到八千萬左右,與宋朝差不多。不過這人口優勢隨著元末明初的動盪,到明朝時又“打回了原形”,回到了與唐朝相近的人口數據。

明朝中後期的一次大饑荒,推進了番薯在我國的普及

明末時候,玉米、土豆等舶來作物已開始在我國大範圍種植;由於百姓長期習慣以稻米小麥等為主食,舶來作物一直只處於輔助地位,但它們對改善國民單一的飲食結構起到了巨大作用。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那時候,番薯也已經從越南、菲律賓等地流入了我國的廣東、福建等地,不過一直沒獲得官方的重視,長期沒有獲得有效的推廣。萬曆二十二年時(1594年),福建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災荒,百姓遭遇空前的糧食危機。

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為此廣泛向社會徵求產出週期短、易於種植的渡荒作物,番薯這才首次進入了官府的視野當中。

經過有效的種植實驗後,金學曾決定在福建全省推廣番薯,此舉在短短時間裡就幫助福建百姓度過了這次糧食危機,而且當地人口還因此獲得了不錯的增長!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紀念番薯引入過程的先薯亭

有了福建的經驗,徐光啟又將蕃薯引入到江南的災荒中,再度獲得了巨大的成效,從此,蕃薯得以傳入黃河流域、逐步覆蓋到了全國。明末時候的人口總量儘管存在著多個理論數據,但基本上都在1.5-2億之間,為我國史上最大的人口數突破了,這當中,蕃薯確實功不可沒。

今日的科學技術雖能論證出蕃薯為何能帶來人口的巨大增長,但古時候人們是不明其理的。百姓們均相信,他們靠的是“人定勝天”的意志,使他們得以通過這樣一種“非稻非黍”的作物度過了饑荒危機!

解決清初大饑荒的“番薯盛世”,首次將我國人口穩定到了數億層級

明末清初長達四十多年的戰亂和瘟疫再次帶來了全國性的大饑荒,不計其數的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到清康熙時期(康熙二十四年前後),人口總量又下降到1億左右。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從1.5億到1億,這樣的數據代價就意味著:至少有五千萬人口在戰爭中失去了家園以及死亡、大量農田被丟荒、百姓連重操舊業的作物種子都拿不出來。

五千萬人口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漢唐時候,全國人口也就是這數量。在巨大的人口下降及饑荒壓力下,初入主中原的滿清統治者就面臨著巨大的危機:要知道,人口數不但是必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假若連前朝的人口數量都比不上,他們有何臉面呆在北京詆譭明朝?

於是康熙開始效仿明末的做法,大力從福建、廣東等蕃薯產區往全國調配薯種資源。

初入關時的滿清本是排斥明朝的一切的,為了給效仿明朝的做法找個理由,清政府改變了對外的輿論策略,說“大清推翻的是大順政權,明朝並非亡於大清之手”。這就為康雍乾以來仿效明朝的“漢化”策略提供了依據,明末以來的經濟結構、以至於統治思想等都在清代獲得了延續。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農耕文化得以持續,百姓溫飽才有保障

那時候推廣番薯及其他舶來作物的氛圍有點象“打雞血”,開始時候靠的全是空著肚子“與天鬥”的精神與信念。一來,因為清政府確實也拿不出實際的口糧來進行賑災;二來,經過數十年戰亂導致的生產斷層,確實有大量百姓已不知蕃薯為何物,對它們是否能填肚子持有不確定的態度。

由於蕃薯的生長週期短,得益於全民“打雞血”,在熬過極為困難的一段觀望時期後,各地農田終於在很短時間內恢復了生產,百姓的溫飽問題也初步得到了解決。為了帶頭體現這些舶來作物的功用,當時不少地方官員都是以身作則、頓頓吃蕃薯和土豆以鼓勵百姓相信這種作物“確實能戰勝饑荒、人確實能勝天”。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人口增加是城市繁榮的根本

這確實比跟百姓“講道理”管用得多,到康熙三十九年,“蕃薯經濟”就已初見成效:短短十五年間,國內人口就迅速攀升到1.5億!“與天鬥”的勝利在民間有了基礎後,雍正、乾隆到道光年間,清政府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則繼續推廣這類“多、快、好、省”的口糧。

我國的“四萬萬同胞”,實際上到清道光年間就出現了,如此龐大的人口增長,真是不折不扣的“蕃薯盛世”(當然還有玉米、土豆等作物之功)!

第一次到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期間,我國正式邁入人口大國之列

在整個清朝當中,每遇到饑荒就必定“蕃薯為先”,因此其人口增長是一步一臺階地往上竄的。從清初的1億到清末的4億,儘管期間遭遇了太平天國起義這樣的人口銳減過程,但在完善的農作物品種結構面前,這4億人口的數據還是得以維持到了民國(雖停滯了增長,但至少沒因戰爭與饑荒再度下降),其中人口基數最大的華南與華東區域,全是蕃薯的高產地區。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建國初期,我國人口曾在6-7億之間維持了十年左右,接著就遇到了大饑荒。有了明清時期的前車之鑑,那段時期裡,人們吃蕃薯都吃到怕了,到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時(1982年),人口總量就“蹭蹭蹭”地突破了10億,正式邁入了人口大國之列!

其實我國重複的其實是與明清時期一樣的做法(因為確實很有效),至於何為“人定勝天”,相信今天不少上一輩的人都曾有過這樣的親身體驗。在強大的“人定勝天”信念面前,人們往往能迸發出超凡的忍耐力與意志力;兩千多年來,這種信念事實上已成了我們的“民族脊樑”之一,支撐著人們無數次在絕境中堅持下去。

生產力發達的今天,人口基數依舊是重要的國家實力指標

史上三次饑荒背景下出現的人口大增長,舶來農作物居功至偉

今日的生產力早已今時不同往日,饑荒雖已不復重現,然而人口數據上卻出現了歷史上首次的“主動式”下滑:非因戰亂與饑荒,而是人們自主地降低了生育意願。“人口大國”是我國特有的一把雙刃劍,將人口數據維持在一個合適範圍內,也是重要的國家實力指標。

從前,人們憑藉“人定勝天”的信念、依賴舶來作物渡過了因饑荒導致的人口銳減難關,那麼在新時代的人口銳減狀況來臨之時,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方式與心態來應對才合適呢?

這也是數千年來我國首次遇到這樣的難題。由於饑荒不再,“人定勝天”也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至於具體如何能夠再度激發人們的生育意願,讓人口增幅維持到一個正常軌道上,相信今天的各國領導們都在因此撓頭苦思呢!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存疑義聯繫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