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牛津大學 大學 不完美媽媽 柳樹 英國 你好,立春 古詩 設計 詩歌 博沃思認知力訓練專家 2019-05-13

​1

現在說起輔導孩子學習,父母都有一把辛酸淚。

平時再怎麼乖巧伶俐的娃,在學習上也有千百種方法讓我們抓狂。例如下面這一種:

放學問他:“今天老師教的都學會了嗎?”

“Easy,都懂了。”

結果到了寫作業,跑來問:“這道題怎麼做?”

“老師不是教了嗎?你都說會了!”

“你再給我講一次嘛。”

講完問:“這次會了嗎?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行了,都會了。”

到了考試結束,一看試卷,氣沖沖問:“不是都說會了,怎麼還錯這麼多?”

而娃也一臉懵......


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平常,我們問娃今天學了啥,學會了沒有,孩子自信地回答都懂了;輔導娃學習,講解完,他也說會了。

可到了考試前幾天,陪他複習,復著復著,心吧唧地涼了。用最近流行的話來描述就是:本以為複習是查漏補缺,複習了才發現是女媧補天!補著補著才發覺是精衛填海,填到最後才發現是盤古開天!

到了考試,信誓旦旦說都會了的娃瞬間被打回原形,鮮紅的分數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這種情形並不少常見。平時老師教了一個知識,孩子自認為是學會了,但碰上深一點的或者需要舉一反三的題目,就撓頭了。這是孩子笨?

不,這是他學習(思考)的“深度”不夠!


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2

上個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在認知研究領域有了一項重大成就——“布魯姆目標分類法”

該分類法一提出,就橫掃美國教育界幾十年,至今仍被教育界視作絕對的權威。絕大部分學校和教師都被要求圍繞這個分類法來設計課程,以確保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布魯姆目標分類法”將和孩子學習知識關聯度最高的的認知維度由低到高分成六個層級:

一、記憶

二、理解

三、應用

四、分析

五、評價

六、創新


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這六個層級,前三層級屬於初級認知階段,後三級屬於高級認知階段。布魯姆認為人對事物的認知可以劃分為不同層次,認知層次的高低,反映了思考的深度

不是很理解?下面以孩子學古詩《詠柳》為例,簡單說說這六個層次,看完你就清楚了。


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一、記憶層次

認知維度在這個層次的孩子學了《詠柳》這首詩,他對這首詩的認知是這是一首詩,一首通過描寫柳樹來描繪春天的詩,賀知章寫的,裡面的碧玉是指碧綠色的玉,運用了擬人手法等知識性內容

二、理解層次

認知維度在這個層次的孩子,他對這首詩的認知是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嫋娜;後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

柳,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三、應用層次

認知維度在這個層次的孩子,他在路上看到相似的風景,會用其中的詩句描述。或者有意識的運用其中一些詞(例如“碧玉”)和擬人手法來寫作文。或者在路上看到柳樹,通過對柳樹形象的觀察,就能推測現在是不是春天。

四、分析層次


認知維度在這個層次的孩子,他會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可以從哪些詩句看出來;與其它類似的詩詞對比,這首詩有何出彩之處;有人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你認為是不是這樣等需要分析的問題

五、評價層次

認知維度在這個層次的孩子,他會思考這首詩寫得怎麼樣,如果寫得好,那好在哪裡;這首詩在作者的其它詩中處於何種地位等評價性問題。

六、創新層次

認知維度在這個層次的孩子,他會思考假若以柳樹的第一視角來寫春天,可以怎麼寫;或者換一種植物來寫春天,可以怎麼寫;或者還是以柳樹作為主要描寫物,但換成描繪冬天,可以怎麼寫等創新性問題


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3


通過孩子學習《詠柳》這首詩作為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認知層次越高,孩子的思考就越深入。

可高級層次(後三類)的認知階段,對孩子來說,沒那麼容易達到。他們多數是初級層次,甚至一直停留在記憶層次不前,即對老師傳授的知識只會記,不會過多思考。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總是說會了會了,但到了複習考試的時候,卻一塌糊塗的原因。他們確實是“會”了,將老師講的知識都記住了,但,沒有內化到自己的大腦裡面。過了一段時間,遺忘了,自然就不會了。

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是因為他們有深度思考的習慣。學習知識,他們不僅僅是記,還去理解,去應用,去分析,去評價,去創新。

去年,英國牛津大學最難考題上了熱搜。世界最古老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英國牛津大學出了一道這樣的考題:“你願意當吸血鬼還是殭屍?”

這道題讓不少考生大跌眼鏡。除了這道題,其它一些題也讓許多考生不知如何回答,例如以下這些:

“谷歌比我們自己更瞭解我們嗎?”

“莎士比亞無人企及,便沒人能演嗎?”

“糖是不是該徵稅?”

這些題父母是否感到一絲熟悉?這些都是考察孩子高級認知水平的題!

牛津大學的教授Dr. Santalova說:“每五位受邀參加牛津大學面試的學生最終只有一位會被錄取。牛津大學的面試官在面試時,他們選拔的學生是能夠在最高級認知水平進行學習的人。很遺憾,許多人,包括很多獲得了奧林匹克競賽獎項的學生都只有初級的水平。所以他們不會被錄取。”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走得更遠,請不要只問他今天學了什麼,這只是讓他將所學的複述一次。我們應該問的更多更深入,引導他往更深層次的思考,讓他擁有深度思考的習慣。

不知如何問的父母,可以看下面這個表。你們可以根據下面這個表或者自己製作一個類似的表格,逐步向孩子提相關的問題,慢慢地將問題深入,引導他多思考。


牛津大學教授:你的孩子上不了一流大學,是因為他不會這樣學習


這樣,孩子將擁有足夠的深度和寬度,未來之路足夠寬廣。


育兒路上,總不平坦,迷茫、焦慮、沮喪、煩躁圍繞著我們。在博沃思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我們定時分享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實用方法,還有父母成長微課,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