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1986年,擔任牛津辯論社主席的約翰遜與時任希臘文化部長見面。|視覺中國

前不久,英國首相約翰遜在下議院的辯論首秀視頻紅遍網絡。在與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的激辯中,約翰遜語速驚人、表情到位、舉證豐富,甚至還腦洞大開地聯繫恐怖片《天外魔花》的片尾,大聲發出對科爾賓的控訴:“這位一直對歐洲持有懷疑態度的人,他早就被外星人抓走了,在慘遭割喉後,被身邊人重新編碼成了現在這個複製品!現在這個留歐派!”

約翰遜的辯論鬼才並非一朝一夕練就。回溯上世紀80年代的牛津大學辯論社,在那裡誕生了當今英國政壇上強硬“脫歐”派的最佳辯手們。約翰遜在1986年當選該社主席。兩年後,辯論社主席一職由現任內政辦公廳大臣、“戰時內閣”領導者戈夫接任。而新任議會下院領袖雅各布·里斯-莫格也是那個時代牛津辯論社的明星。

正如英國前副首相赫爾塞廷所說,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一職是“成為首相的第一步”。30年後,約翰遜、戈夫和里斯-莫格,把辯論社中的崢嶸歲月搬上了當今下議院的廣闊舞臺。但由他們領導的“脫歐”,會不會成為一出牛津辯論社老男孩們主演的鬧劇呢?

牛津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生、曾擔任辯論社主席的賈雅·威爾遜近日發表一篇專欄文章,回憶起與約翰遜在辯論社的接觸和往來。她在文中指出,牛津時代的約翰遜留給她的印象就讓她預感到,約翰遜將會成為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首相。

"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1986年,擔任牛津辯論社主席的約翰遜與時任希臘文化部長見面。|視覺中國

前不久,英國首相約翰遜在下議院的辯論首秀視頻紅遍網絡。在與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的激辯中,約翰遜語速驚人、表情到位、舉證豐富,甚至還腦洞大開地聯繫恐怖片《天外魔花》的片尾,大聲發出對科爾賓的控訴:“這位一直對歐洲持有懷疑態度的人,他早就被外星人抓走了,在慘遭割喉後,被身邊人重新編碼成了現在這個複製品!現在這個留歐派!”

約翰遜的辯論鬼才並非一朝一夕練就。回溯上世紀80年代的牛津大學辯論社,在那裡誕生了當今英國政壇上強硬“脫歐”派的最佳辯手們。約翰遜在1986年當選該社主席。兩年後,辯論社主席一職由現任內政辦公廳大臣、“戰時內閣”領導者戈夫接任。而新任議會下院領袖雅各布·里斯-莫格也是那個時代牛津辯論社的明星。

正如英國前副首相赫爾塞廷所說,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一職是“成為首相的第一步”。30年後,約翰遜、戈夫和里斯-莫格,把辯論社中的崢嶸歲月搬上了當今下議院的廣闊舞臺。但由他們領導的“脫歐”,會不會成為一出牛津辯論社老男孩們主演的鬧劇呢?

牛津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生、曾擔任辯論社主席的賈雅·威爾遜近日發表一篇專欄文章,回憶起與約翰遜在辯論社的接觸和往來。她在文中指出,牛津時代的約翰遜留給她的印象就讓她預感到,約翰遜將會成為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首相。

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約翰遜與威爾遜在辯論社主席辦公室裡的合照。|the Print

威爾遜說,她第一次見識約翰遜的傲慢是在新生辯論賽上與之交鋒。當時剛剛從澳洲回國的約翰遜在辯論中多次引用瑙魯的例子,但是由於錯誤百出,威爾遜不得不一次次站起來反駁他不準確的說法。賽後,約翰遜帶著輕鬆的微笑來找威爾遜,用丘吉爾似的口吻說道:“我竟不知道在場有人那麼瞭解瑙魯!”

還有一次,約翰遜在政治學院的夏季舞會中不請自來。當時,作為學院學生會主席的威爾遜曾放言,除非約翰遜自己想辦法拿到入場券,否則他會被拒之門外。當約翰遜笑臉盈盈地出現在她面前時,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謊稱是她的舞伴才得以進入。不過,約翰遜來到舞會的真實目的是為競選辯論社主席拉票。可誰又能阻止這位機智的不速之客呢?

約翰遜競選辯論社主席的歷程並不順利。在第一年競選失敗之後,他選擇隱藏起自己的政見,假裝支持當時很受歡迎的社民黨人。在第二年成功當選為主席後,才重新披上保守黨的戰袍。當時,幫助約翰遜做民調的弗蘭克·倫茲勸他不要這麼做:“因為這是個很小的地方,你可能很快招致報復。”幸運的是,這種事沒有發生。約翰遜憑藉自己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投機取巧的大膽方式,終於在1986年得到了想要的職位。因此,威爾遜認為,作為新任首相的約翰遜,也會和學生時代一樣,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

1985年入學的戈夫就是約翰遜的“迷弟”。他在辯論社的酒吧裡第一次見到約翰遜,“他看起來像是一個友善的風雲人物,就像一個巨大而溫良的姥鯊站在那兒,等待著新生像魚兒似的朝他游去。”戈夫曾告訴約翰遜的傳記作家:“我就是鮑里斯的配角,我成了鮑里斯的擁躉。”從那以後,戈夫成為約翰遜辯論社主席競選團隊中的一員,幫助約翰遜上位。30年間,約翰遜和戈夫的友情雖然經歷了磕磕絆絆,戈夫數次想與約翰遜競選保守黨黨首一職,但在“脫歐”大業面前,戈夫又擔當起過去的角色——成為約翰遜的左膀右臂。約翰遜出任首相後,立刻提升戈夫為內閣辦公廳大臣,成為籌備“無協議脫歐”的“戰時內閣”的主要領導者。

"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1986年,擔任牛津辯論社主席的約翰遜與時任希臘文化部長見面。|視覺中國

前不久,英國首相約翰遜在下議院的辯論首秀視頻紅遍網絡。在與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的激辯中,約翰遜語速驚人、表情到位、舉證豐富,甚至還腦洞大開地聯繫恐怖片《天外魔花》的片尾,大聲發出對科爾賓的控訴:“這位一直對歐洲持有懷疑態度的人,他早就被外星人抓走了,在慘遭割喉後,被身邊人重新編碼成了現在這個複製品!現在這個留歐派!”

約翰遜的辯論鬼才並非一朝一夕練就。回溯上世紀80年代的牛津大學辯論社,在那裡誕生了當今英國政壇上強硬“脫歐”派的最佳辯手們。約翰遜在1986年當選該社主席。兩年後,辯論社主席一職由現任內政辦公廳大臣、“戰時內閣”領導者戈夫接任。而新任議會下院領袖雅各布·里斯-莫格也是那個時代牛津辯論社的明星。

正如英國前副首相赫爾塞廷所說,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一職是“成為首相的第一步”。30年後,約翰遜、戈夫和里斯-莫格,把辯論社中的崢嶸歲月搬上了當今下議院的廣闊舞臺。但由他們領導的“脫歐”,會不會成為一出牛津辯論社老男孩們主演的鬧劇呢?

牛津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生、曾擔任辯論社主席的賈雅·威爾遜近日發表一篇專欄文章,回憶起與約翰遜在辯論社的接觸和往來。她在文中指出,牛津時代的約翰遜留給她的印象就讓她預感到,約翰遜將會成為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首相。

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約翰遜與威爾遜在辯論社主席辦公室裡的合照。|the Print

威爾遜說,她第一次見識約翰遜的傲慢是在新生辯論賽上與之交鋒。當時剛剛從澳洲回國的約翰遜在辯論中多次引用瑙魯的例子,但是由於錯誤百出,威爾遜不得不一次次站起來反駁他不準確的說法。賽後,約翰遜帶著輕鬆的微笑來找威爾遜,用丘吉爾似的口吻說道:“我竟不知道在場有人那麼瞭解瑙魯!”

還有一次,約翰遜在政治學院的夏季舞會中不請自來。當時,作為學院學生會主席的威爾遜曾放言,除非約翰遜自己想辦法拿到入場券,否則他會被拒之門外。當約翰遜笑臉盈盈地出現在她面前時,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謊稱是她的舞伴才得以進入。不過,約翰遜來到舞會的真實目的是為競選辯論社主席拉票。可誰又能阻止這位機智的不速之客呢?

約翰遜競選辯論社主席的歷程並不順利。在第一年競選失敗之後,他選擇隱藏起自己的政見,假裝支持當時很受歡迎的社民黨人。在第二年成功當選為主席後,才重新披上保守黨的戰袍。當時,幫助約翰遜做民調的弗蘭克·倫茲勸他不要這麼做:“因為這是個很小的地方,你可能很快招致報復。”幸運的是,這種事沒有發生。約翰遜憑藉自己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投機取巧的大膽方式,終於在1986年得到了想要的職位。因此,威爾遜認為,作為新任首相的約翰遜,也會和學生時代一樣,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

1985年入學的戈夫就是約翰遜的“迷弟”。他在辯論社的酒吧裡第一次見到約翰遜,“他看起來像是一個友善的風雲人物,就像一個巨大而溫良的姥鯊站在那兒,等待著新生像魚兒似的朝他游去。”戈夫曾告訴約翰遜的傳記作家:“我就是鮑里斯的配角,我成了鮑里斯的擁躉。”從那以後,戈夫成為約翰遜辯論社主席競選團隊中的一員,幫助約翰遜上位。30年間,約翰遜和戈夫的友情雖然經歷了磕磕絆絆,戈夫數次想與約翰遜競選保守黨黨首一職,但在“脫歐”大業面前,戈夫又擔當起過去的角色——成為約翰遜的左膀右臂。約翰遜出任首相後,立刻提升戈夫為內閣辦公廳大臣,成為籌備“無協議脫歐”的“戰時內閣”的主要領導者。

約翰遜領導的這支牛津辯論隊內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英國成功“脫歐”嗎?

2015年已經步入政壇的里斯-莫格(左),從髮型到衣著幾乎還是大一新生時(右)的翻版。| 資料照片

里斯-莫格在1988年入學,若對比當時他作為一名“有進取心的新生”登上校報的照片,30年後作為英國議會下院領袖的里斯-莫格,仍保持著西裝筆挺、神采奕奕的風範,甚至連發型也沒有改變。這位彼時的牛津辯論社出色辯手,已經成長為強硬的“脫歐”派。早在卡梅倫時期,他就因在下院辯論中出色的發言和駁斥聞名。

其實,包括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前外交大臣、保守黨黨首最有力競爭者亨特,前國際開發大臣斯圖爾特在內,他們都是同一時期的牛津畢業生,不過他們學習的是另一個“首相專業”——哲學、政治與經濟學(簡稱PPE)。在2016年公投中,牛津PPE專業一等學位畢業的政要基本都投下了“留歐”的一票。

而學習古典學的約翰遜、學習英國文學的戈夫和學習歷史的里斯-莫格,這些喜歡在辯論中引經據典、脣槍舌劍而不太專注學業的畢業生們都成了“脫歐”派的旗手。

如果說這是一場牛津大學校友間的爭鬥,“脫歐”派的勝利可以說是辯論社的勝利。但讓人焦慮的是,辯論並不關心真正的政策,只關心如何用辯論技巧、政治野心來贏得滿堂喝彩。正如西蒙·庫珀在《金融時報》上寫道:“他們只是辯手,不是政策制定者。他們不可能說服歐盟屈服,因為歐盟談判者們遵守規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