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整合新開速度加快 寧波三級醫院數量全省第一'

""醫院整合新開速度加快 寧波三級醫院數量全省第一

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南院門診樓

一座城市醫療水平高不高,老百姓就醫便利度好不好,從三甲醫院的數量可見一斑。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寧波的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從幾十家增加到幾千家,擁有8家三級甲等醫院,數量居全省第一。

今年79歲的原寧波市衛生局局長朱元卿,在任時間14年,親歷了寧波市級醫院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在他看來,寧波的市級醫院能有今天的規模,是幾代寧波衛生人努力的結果。

市級醫院擴容從三十多年前開始

為緩解兒科看病難建立了市婦兒醫院

全市醫療機構數量從1949年的35家,增加到2018年的4252家;衛技人員數量從927人增加到66292人;醫療機構病床總數從556張增加到37315張……今年79歲的朱元卿,從1983年到1997年擔任寧波市衛生局局長。看到一串串亮眼的數據,撫今追昔,老人感慨萬千。

朱元卿回憶,新中國成立之初,寧波的市級醫院普遍設備簡陋,醫療水平不高。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到改革開放之初,寧波有了幾家大型醫院,醫療條件雖有改善,但較高水平醫院的數量還是遠遠不能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寧波市級醫院的擴容,正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艱難起步。

如今,年門急診量超過200萬人次的寧波市婦兒醫院,是寧波門急診量最多的醫院。有意思的是,當年在寧波市婦兒醫院籌建之前,主管部門最擔心的是醫院的人氣不夠。

“上世紀八十年代,寧波市區醫院裡有兒科的醫院不多,只有市一院、市三院和鄞州人民醫院,有病房的只有市一院。”朱元卿回憶,因為兒科資源緊缺,當年市第一醫院的兒科已經不堪重負,夏天一天有500號,門診看不過來,病房也住不進。

經過充分調研、專家論證後,1985年,寧波市政府決定把當時的明州醫院與寧波市第一醫院兒科、寧波市第二醫院婦產科整合,組建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

朱元卿回憶,在寧波市婦兒醫院成立之前,國內已有6家婦女兒童醫院,寧波是第7家。

為了讓醫院能快速運轉,市衛生局決定,把市一院的兒科和市二院的婦產科成建制搬遷,連帶人員和設備都搬到了新的寧波市婦兒醫院。不過,由於當時市婦兒醫院所處的位置周邊還有農田,交通不便,要從市中心到偏遠的地方工作,不少醫生有顧慮。經過多方做工作,最後兩家醫院的醫務人員還是服從了大局。

“寧波市婦兒醫院剛成立的時候,我們最操心的就是那裡的人氣,局裡派了一位副局長帶領一名幹部專門在醫院蹲點了半年多,就是為了及時解決各種難題。”朱元卿說,為了方便市民看病,公交車在市婦兒醫院門口設站,加上方益屏、駱純才等一批兒科名醫的入駐,醫院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兩年以後,寧波市婦兒醫院的運營步入正軌,朱元卿一直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李惠利醫院平地而起

填補寧波東片區大型醫院的空白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寧波市區的大型醫院大多集中在海曙一帶,隨著原江東區的居民逐漸增多,1988年5月,市政府決定在原江東區新建一家大型綜合性醫院。“改革開放之初,寧波財政不寬裕,多虧有一大批寧波幫人士對醫療衛生事業的大筆捐助,改善了民生投入。”朱元卿說,聽說家鄉要新建醫院,港胞李惠利先生決定捐資3000萬元港幣,這是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史上最大的一筆捐助。因此,市政府決定把市醫療中心的綜合性醫院命名為李惠利醫院。

“為了讓新建的醫院快速運轉起來,加上有了市婦兒醫院籌建成功的經驗,市政府決定從市第二醫院分流部分科室和人員到李惠利醫院。”朱元卿說,當時市二院的七個科室成建制調入李惠利醫院,包括人員、設備等等。市二院其他科室也分流一半人員去,最後累計從市二院分流人員近300人。

“那個時候真是壓力大,晚上都睡不好覺。想著如果李惠利醫院辦不起來,二院元氣大傷又上不去,相當於搞壞了兩個醫院,我們沒法向寧波市民交代。”朱元卿說。

1993年6月22日,李惠利醫院正式開診,最初核定住院床位200張。為了引進高層次人才,朱元卿和時任李惠利醫院院長的胡嘉存一起專程到上海,邀請寧波籍名醫張志樑來甬工作。名醫的引入,加上市二院大批醫護人員的加入,僅用三年時間,新成立的李惠利醫院就步入正軌。

醫院整合新開速度加快

寧波三級醫院數量全省第一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城市的擴容,政府財政投入的逐年加大,寧波市級醫院的整合和擴容繼續推進。

2000年10月,寧波市第三醫院正式改製為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2015年12月19日,李惠利東部醫院正式運營;此外,寧波市第一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自改革開放以來紛紛擴建,醫院規模比新中國成立之初擴容了好幾倍……據統計,2018年底,寧波市已有醫療衛生機構4252家,其中醫院170家,包括三甲醫院8家、三乙醫院12家,三級醫院數量、三甲醫院數量均居浙江省首位。

寧波晚報記者孫美星 實習生顏笑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