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鳥人 京劇 何冰 話劇 戲劇 林連昆 林兆華 濮存昕 閻彤視覺記錄 2019-05-25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一輛三輪車,7個鳥籠;一名精神分析學家,5個“鳥人”;12名演員,44天排練……仙童國際致敬華語經典戲劇——由過士行編劇並導演的話劇《鳥人》正在隆福劇場熱演,誕生於28年前的“鳥人心理康復中心”也正式重張開業。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鳥人》是劇作家過士行的“閒人三部曲”之一,劇本創作於1991年,1993年由林兆華導演,人藝名角林連昆、譚宗堯、濮存昕等主演,在北京人藝首演便引起轟動,連演130場,一票難求;2009年、2012年,人藝兩次復排《鳥人》,由何冰接棒林連昆再度將該劇搬上舞臺,也再次引起轟動。26年後,已經執導過多部話劇的編劇過士行親自導演該劇,請來了馬阿龍、陳耀怡、孫辰興、孫曉冉等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80後、90後年輕演員,讓這部題材和內容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但思想深度又超越時代的經典之作重現舞臺,也獻給更多的年輕觀眾。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在過士行眼中,如果林兆華版《鳥人》是“宋徽宗的工筆畫”,那麼自己導演的這版《鳥人》就是“八大山人的寫意畫”,對於舞臺時空的使用從現實時空轉向了心理的時空。”

當年的人藝版《鳥人》舞美設計比較寫實,在舞臺上為觀眾實實在在呈現了一個人聲鼎沸的鳥市,就連舞臺上的樹都是真的,演員的表演也都儘可能貼近真實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現生活中的養鳥人。而這次過士行親自執導的《鳥人》,保留了劇本原本的故事情節,但在細節處理上頗具創新,舞臺上沒有了真實的樹,沒有了石桌石凳,佈景的設置模糊了年代感,簡約的框架幕布,配合巧妙的燈光設計,更加寫意。青年演員們在“不出戲”的情況下,為觀眾帶來了一些新的處理。觀眾在看戲時隨著劇情的發展放聲大笑,而每一個“鳥人”所展現出的生活狀態和他們所表達的價值觀,都引發著觀眾的思考,抽離現實的表現手法讓整部劇更加具有荒誕性。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鳥人》中的一位主角是擅長養鳥的前著名京劇演員三爺,可謂養鳥界和京劇界的老炮兒。1993年人藝首演版本由著名錶演藝術家林連昆飾演;2009、2012年,人藝復排版本由何冰飾演,何冰為此還專門向京劇演員請教京劇表演。而在這次的《鳥人》中,飾演三爺的演員馬阿龍原本就是一位國家京劇院的專業京劇演員,因此演唱起劇中的京劇唱段可謂有板有眼,贏得臺下叫好聲不斷。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在人藝版《鳥人》第三幕“包公斷案”中,採用的是京劇樂隊伴奏的處理方式;而在這次的過士行編劇、導演版《鳥人》中,依靠馬阿龍的京劇功底,特別根據劇情發展設計了鑼經,在舞臺上為觀眾呈現京劇打擊樂的“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經過馬阿龍的悉心指導,演員們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最終實現了以“阿卡貝拉”的演唱方式完全替代京劇樂隊伴奏,這一變化可謂是一大驚喜,也使得這版《鳥人》更寫意、更荒誕、更有趣。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年輕”,是這一版《鳥人》演員的最大特點。他們平均年齡27歲,有的甚至還沒有劇本的“年齡”大,都完全沒有經歷過劇中提到的北京養鳥人的生活,也基本沒見過玩鳥成痴的老北京人,大多數人也都沒有演過重要的戲劇角色。但過士行表示:“他們都非常陽光、單純、好學,沒有沾染圈裡的不好習氣,我更願意用一張白紙式的演員。”為此,過士行帶領他們去當年鳥市的遺蹟採風,訓練演員學習遛鳥、添食、加水,“這些年輕演員們的潛力出乎我的意料,適應性極強”。

據悉,《鳥人》在北京隆福劇場演至6月9日,之後展開全國巡演。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劇作家過士行親自執導《鳥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