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內江般若寺,位於高橋鎮松柏寨上。始建於唐,明清時期香火鼎盛。松柏寨建於清嘉慶年間,寨牆十里三分,雄居於四周諸峰之上,被譽為“中州勝景”。松柏寨內有八景七堰,松柏寨四周現有靈芝巖和石門寺兩處摩巖造像保存較好,有唐宋明清造像兩千餘尊,各類石刻題記、碑刻幾十處。靈芝巖位於松柏寨的南面 , 是寨牆下一陡巖 。這裡石壁高約 20 m , 連續延伸近 1 km ,有些地段形成天然的石棚。巖壁中有一石突出,狀如兩朵靈芝 ,故名“靈芝巖”。其形狀又似一巨大的耳朵,故又稱”佛耳巖“。靈芝巖有大小62尊造像,都是在石壁上雕刻出來的,現在都還保存得比較好,多數雕於唐代,也有雕於宋代的。高的有6米多,小的只有幾寸。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從般若寺出來,繞過寺前的紅色照壁,沿石梯路往前走過一座小石橋,前面就是一片空曠的石頭壩子,懸崖下就是靈芝巖。再沿巖壁往右走約二十米,有一條隱藏在雜草叢中的小路下去,往前走一段就看見這個紅色圍牆的院子,裡面就是靈芝巖。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現在內江東興區文管所在靈芝巖下修了圍牆和房子,有專人守護這裡的文物。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進入大鐵門就看見靈芝巖的佛像都修了亭閣保護起來了,不像以前在露天日晒雨淋。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院子中還有許多老建築殘件,和許多未用的條石。還有一些木頭,兩條小狗和一位老人。院子邊上那座小房子就是守護老人住的地方。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芝巖左泉,現在左泉基本上沒水,但巖上有水流痕跡,夏天大雨之後,這裡就會有泉水流出,可能因為左泉有些時段是乾涸的,下面堆了一堆條石。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芝巖右泉的水勢大,常年泉水不斷流,右泉山崖之上靠近黃泥堰,黃泥堰裡的水常年不斷,為右泉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水源。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清澈的泉水流下滴入潭中,在山岩間迴響,點點滴滴,細流涓涓 ,叮叮咚咚流入壁下的石潭中,其流時緩時急,其聲時斷時續,似有人撥琴鼓瑟,聲音悅耳動聽,故又稱“滴水彈琴”,潭名“龍潭” 。此處清幽靜謐,泉水叮咚,巖上巖下古木參天,層巒疊嶂,故譽為“芝巖滴翠”,為松柏寨“八景”之一。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面對如此美景,張應登在此揮毫寫下《芝巖》詩一首:“一方明月千尊佛,兩朵靈芝萬斛泉。月下泉頭諸品靜,不知身世在人寰。”落款丙申(1596年)孟夏日。張應登。此詩留於靈芝巖上,至今清晰可辨。張應登,內江人,字玉車,明朝萬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2009年拍

回想起以前我們曾多次來到靈芝巖的所見,與今日還是有很大不一樣。2009年我們看到這裡的天然石棚下,堆著一堆殘肢斷臂,無頭的身軀,或是斷掉的佛頭。不知是什麼像,什麼時候什麼原因打爛的。松柏寨有許多未解之迷,這也算其中一個吧。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2009年拍

那年沒有樓閣,最高大一尊唐代接引佛阿彌陀佛立於巖上,抬眼可見,佛像高達6.5米,造型生動,體態豐盈,衣紋流暢,栩栩如生。這是內江附近最大的唐代石刻佛像,十分珍貴。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2009年拍

另一面三米高的石壁上,由於向內凹陷的石壁成為天然的保護,受影響不大。前邊的釋迦牟尼坐像在一個搖搖欲墜的屋子中。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2011年拍

又過了兩年,2011年冬天去時,那個破屋子跨掉了,坐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日晒雨淋。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2011年拍

有意思的是他居然穿著雨衣,戴著斗笠。他的右邊巖上靈芝右泉流水滴答,常年不絕。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2011年拍

那堆佛像殘肢仍在原地,只是荒草更茂密了。靈芝巖下,到處都長著這樣的劐麻,每走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否則捱上劐麻可不是好受的。小時候不小心被劐麻劐過,疼痛奇癢難忍,久久不絕。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如今,有了遮風擋雨的亭子護佑,釋迦牟尼佛算是安心了。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這位老人叫周吉富,今年73歲,他告訴我們,是東興區文管所請他在這裡看守靈芝巖的文物,他常年守在這裡,吃住都在這裡,有這麼一位盡職盡責的老人看護,大家都可以放心了。雖然工資不多,但他挺知足,非常感謝這麼質樸的村民。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靈芝巖下,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桌椅板凳,老人說有人來這裡玩可以自己煮飯。我想如果真是幾十人來這裡煮飯,會是個什麼場景,那還是文物保護單位嗎?我猜想是不是因為政府經費緊張,想出的開源的辦法,如果這種場所也搞商業,是不是與文物保護背道而馳了。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亭子下,石壁之上,有“靈芝巖”三個大字,是用繁體字書寫。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釋迦牟尼坐佛,現今可算安穩,不再受那風吹日晒之苦了。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釋迦牟尼背後近3米高的崖壁之上,一字排開雕鑿有七佛、七菩薩、一天王共15尊造像。像高約1.5米,神情肅穆,各具情態。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有一處用墨書寫的題記:般若寺大佛巖新雕刻釋迦牟尼阿難迦消災延壽藥師佛 藥又大將共拾陸尊。主持僧海覺師 助料三寶弟子寂明 雕師唐成和 胡龍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八日起至六月廿四日吉祥圓滿。其實應該是1991年1至6月間,對這16尊佛像進行了維修保養。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赤葵山人書“鷺一山”石刻。題刻年代看不清楚,字跡模糊。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明王錫山的擘窠大字“芝巖鳳翼”蒼勁挺拔,使用陰刻手法。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大佛現在有樓遮擋,只有走進樓下,才能仰望全貌。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其月禪室幾字下邊三尊佛像,高約一米多,端坐於蓮臺上。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明王一陽書“其月禪室”幾字在佛龕上方。仔細看時,有孔洞這面石壁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現在加上裝修流的灰漿,更是看不清楚了,這些題刻經歷次破壞,已面目全非。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明代“卓錫雲巖卓錫”幾個大字已是這樣汙損模樣。而其之下清代的《丈雪禪師行實》也是同樣命運,汙濁不清了。

康熙己未年是公元1679年。這年是康熙18年,丈雪70歲,為躲避戰亂,從成都到內江,住在般若寺。內江般若寺方丈野月常奇立石刊丈雪《內江般若寺重建藏經樓碑記》,併為丈雪建牙髪塔。而內江諸古寺方丈佛冤則為丈雪在般若寺山下的大佛巖左側,刻下了《丈雪禪師行實》。在《行實》之後,佛冤還附錄了三項內容:一是丈雪的法嗣。二是丈雪住持過的禪寺。三是丈雪在般若寺寫下的兩首詩,是和趙貞吉遊般若寺詩的。

題刻末尾刻錄了丈雪禪師兩首詩,是和趙貞吉遊般若寺詩,內容如下:

師甲寅午日次文肅趙老先生韻:

誤入芝泉際,優遊鎮日間。蜘羅煙外寺,蟬噪雨中山。簷水依甃出,千僧去不還。偶尋茶粥冷,星月伴餘閒。

又 次《魁巖歌》:

浩浩江流入翠微,奇峰抱綠繞疏籬。菊已澹,白雲稀,目送斜陽共葉飛。

浩浩江流入翠微,稠巖束瀑滸聲肥。鷹影落,女蘿扉,嶺上行雲似著衣。

浩浩江流入翠微,牧童吹笛弄玄機。廄掩密,禦寒威,枕笠眠蓑送夕暉。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這些紅字下面,明顯有古代題刻字跡,這樣已難以辯認。

內江松柏寨靈芝巖,唐宋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石刻題記卻狀況堪憂

每一尊佛像真是比以前保護得更好了,已重新修整了一番,看起來乾淨整潔。

我也很不解,山上般若寺和山另一邊石門寺都被毀壞了,為什麼靈芝巖的佛像保存得這麼好。與守護人周吉富聊起這事,他說這山上的菩薩靈驗,沒有打到這裡來,所以保存完好。而石門寺是首當其衝,傳說當年張獻忠久攻松柏寨不下,下令砍了石門寺菩薩的頭,他認為是菩薩顯靈在保護山寨,打菩薩就破了風水,以利攻寨。唐宋元明清經過多少次戰爭和匪患襲擾,靈芝巖始終平安渡過。據我分析,靈芝巖之所以得保全,一是因為它地處偏僻,只有一條際峭狹窄的路可以到達。二是因為佛像造在高高的巖上,沒有梯子,人站在地上是無法破壞它們的。而石門寺的佛像就沒這麼好運了。

在經歷了一千多年風風雨雨之後,這些唐宋造像神奇地保存到了現在,實是幸事。而今國泰民安,更應好好管理好這些傳統文化,包括那些歷代題刻,它們雖然不如佛像那麼起眼,只是巖上一些模糊不清的字,但是它們所包涵的歷史信息很豐富,值得後人深入研究,政府應該重視起來,更好地保護它們。

下篇講述石門寺無頭菩薩,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