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相比於十分精彩的淚點,本片中笑點則遜色了許多。

那些“屎尿屁”,口水鼻涕,以及結巴娘炮,讓人感覺有些尷尬。作為本片笑點擔當,太乙真人除了放屁,其他的還算不錯,指紋解鎖,豬鼻子投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說要是笑點稍微高級一些,這片子可以到9分。我認為沒錯。

不過這裡有兩個點我想說一下,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關於太乙真人吊兒郎當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有點不妥。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相比於十分精彩的淚點,本片中笑點則遜色了許多。

那些“屎尿屁”,口水鼻涕,以及結巴娘炮,讓人感覺有些尷尬。作為本片笑點擔當,太乙真人除了放屁,其他的還算不錯,指紋解鎖,豬鼻子投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說要是笑點稍微高級一些,這片子可以到9分。我認為沒錯。

不過這裡有兩個點我想說一下,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關於太乙真人吊兒郎當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有點不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深化主題的故意安排。因為片頭處可見元始天尊面前只有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兩個人,天尊寧願選擇吊兒郎當的太乙,而不選擇本身是妖的申公豹,不更是突出了偏見這一點嗎?

還有有人說沒有剔骨還父,割肉還母叫什麼哪吒。

我們來看一下哪吒是怎麼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

“哪吒抬起劍來,將自己血肉一塊塊剔下……直到將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還立著。他又棄了劍,舉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盡數棄於海中,最後終於站立不住,大笑一聲,身形崩散,墜入滄海。”

在廣電總局審核很鬆的79版的《哪吒鬧海》中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鏡頭。現在如果這樣拍出來,可能過審嗎?


另外,本片還有許多向經典致敬的鏡頭。

比如山河社稷圖裡的指點江山筆,可以憑空畫出一些道具以及地形。我第一時間想到了10年前的一款遊戲-馬克斯與魔法標記,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應該是一種致敬吧。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相比於十分精彩的淚點,本片中笑點則遜色了許多。

那些“屎尿屁”,口水鼻涕,以及結巴娘炮,讓人感覺有些尷尬。作為本片笑點擔當,太乙真人除了放屁,其他的還算不錯,指紋解鎖,豬鼻子投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說要是笑點稍微高級一些,這片子可以到9分。我認為沒錯。

不過這裡有兩個點我想說一下,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關於太乙真人吊兒郎當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有點不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深化主題的故意安排。因為片頭處可見元始天尊面前只有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兩個人,天尊寧願選擇吊兒郎當的太乙,而不選擇本身是妖的申公豹,不更是突出了偏見這一點嗎?

還有有人說沒有剔骨還父,割肉還母叫什麼哪吒。

我們來看一下哪吒是怎麼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

“哪吒抬起劍來,將自己血肉一塊塊剔下……直到將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還立著。他又棄了劍,舉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盡數棄於海中,最後終於站立不住,大笑一聲,身形崩散,墜入滄海。”

在廣電總局審核很鬆的79版的《哪吒鬧海》中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鏡頭。現在如果這樣拍出來,可能過審嗎?


另外,本片還有許多向經典致敬的鏡頭。

比如山河社稷圖裡的指點江山筆,可以憑空畫出一些道具以及地形。我第一時間想到了10年前的一款遊戲-馬克斯與魔法標記,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應該是一種致敬吧。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四人凍成球在山河社稷圖裡被彈來彈去,是致敬Windows XP裡面附帶的一款使用鍵盤操作的電腦遊戲三維彈球-太空軍校生。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相比於十分精彩的淚點,本片中笑點則遜色了許多。

那些“屎尿屁”,口水鼻涕,以及結巴娘炮,讓人感覺有些尷尬。作為本片笑點擔當,太乙真人除了放屁,其他的還算不錯,指紋解鎖,豬鼻子投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說要是笑點稍微高級一些,這片子可以到9分。我認為沒錯。

不過這裡有兩個點我想說一下,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關於太乙真人吊兒郎當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有點不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深化主題的故意安排。因為片頭處可見元始天尊面前只有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兩個人,天尊寧願選擇吊兒郎當的太乙,而不選擇本身是妖的申公豹,不更是突出了偏見這一點嗎?

還有有人說沒有剔骨還父,割肉還母叫什麼哪吒。

我們來看一下哪吒是怎麼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

“哪吒抬起劍來,將自己血肉一塊塊剔下……直到將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還立著。他又棄了劍,舉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盡數棄於海中,最後終於站立不住,大笑一聲,身形崩散,墜入滄海。”

在廣電總局審核很鬆的79版的《哪吒鬧海》中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鏡頭。現在如果這樣拍出來,可能過審嗎?


另外,本片還有許多向經典致敬的鏡頭。

比如山河社稷圖裡的指點江山筆,可以憑空畫出一些道具以及地形。我第一時間想到了10年前的一款遊戲-馬克斯與魔法標記,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應該是一種致敬吧。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四人凍成球在山河社稷圖裡被彈來彈去,是致敬Windows XP裡面附帶的一款使用鍵盤操作的電腦遊戲三維彈球-太空軍校生。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太乙藏寶貝的褲襠,致敬哆啦A夢的口袋。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相比於十分精彩的淚點,本片中笑點則遜色了許多。

那些“屎尿屁”,口水鼻涕,以及結巴娘炮,讓人感覺有些尷尬。作為本片笑點擔當,太乙真人除了放屁,其他的還算不錯,指紋解鎖,豬鼻子投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說要是笑點稍微高級一些,這片子可以到9分。我認為沒錯。

不過這裡有兩個點我想說一下,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關於太乙真人吊兒郎當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有點不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深化主題的故意安排。因為片頭處可見元始天尊面前只有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兩個人,天尊寧願選擇吊兒郎當的太乙,而不選擇本身是妖的申公豹,不更是突出了偏見這一點嗎?

還有有人說沒有剔骨還父,割肉還母叫什麼哪吒。

我們來看一下哪吒是怎麼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

“哪吒抬起劍來,將自己血肉一塊塊剔下……直到將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還立著。他又棄了劍,舉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盡數棄於海中,最後終於站立不住,大笑一聲,身形崩散,墜入滄海。”

在廣電總局審核很鬆的79版的《哪吒鬧海》中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鏡頭。現在如果這樣拍出來,可能過審嗎?


另外,本片還有許多向經典致敬的鏡頭。

比如山河社稷圖裡的指點江山筆,可以憑空畫出一些道具以及地形。我第一時間想到了10年前的一款遊戲-馬克斯與魔法標記,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應該是一種致敬吧。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四人凍成球在山河社稷圖裡被彈來彈去,是致敬Windows XP裡面附帶的一款使用鍵盤操作的電腦遊戲三維彈球-太空軍校生。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太乙藏寶貝的褲襠,致敬哆啦A夢的口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太乙真人送給哪吒火尖槍和混天綾時,混天綾的一段舞槍是致敬《哪吒鬧海》中哪吒的舞槍。

"

今年暑期檔的上半場,隨著《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刀背藏身》等紛紛撤檔,本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的《銀河補習班》一枝獨秀,沒想到《銀河補習班》選擇了提前點映,造成口碑撲街直接影響了上映後的票房,如今上映12天,只取得了7億的成績,估計最後可以勉強撐到10億。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真人版《獅子王》不知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吃情懷飯了,還是真的影片質量問題,雖然在迪士尼真人翻拍中成績算是最好的,但是上映18天7億的票房卻著實無法撐起這個暑期檔。

本應火爆的暑期檔,卻變得市場冷清,觀影人數與總票房雙雙跳水。讓一部口碑平平的《掃毒2》幾乎整月領跑。

正當月底到來,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8月的下半場時,爆款來了。但是又有誰能想到,這部口碑票房同時爆炸的,是幾乎沒人看好的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挺早就看到《哪吒》的預告片了,一個長相十分奇特詭異的小孩,齊劉海,黑眼圈,苦瓜臉。除了兩個沖天鬏,不知道哪裡還能和那個印象中的單純、正義、劍眉星目,英氣十足的哪吒三太子聯繫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羅鳩婆”、也被翻譯為“那拏天”,是印度神話人物,早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天神從印度傳到中國,被傳入本土後,先有民間傳說,後有戲曲和小說等內容,綜合了波斯戰神和佛教護法神的精華,最終演變成中國道教的護法神。

對於哪吒的印象,最深的就是79版《哪吒鬧海》裡的鬧龍宮,抽龍筋和被逼自刎前的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個脾氣暴躁的先鋒大將。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預告片中零碎的情節卻看得我一頭霧水,絲毫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哪吒的樣子。果然網上一片質疑之聲。

然而《哪吒》卻選擇了一個十分劍走偏鋒的做法-大規模點映。

點映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提前發酵口碑,上一個點映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藥神》,通過點映口碑快速發酵,到了正式上映票房直接爆炸。而與《哪吒》同期的《銀河補習班》同樣選擇了點映,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口碑一般,上映之後票房不溫不火。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然而《哪吒》做到了,隨著點映的進行,《哪吒》開始刷爆微博和各大論壇,不絕於耳的安利之聲,豆瓣的評分瘋狂的上漲,看到的影評之中,幾乎除了五分,就是四分。直到開畫那天的8.6。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來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吹捧,我對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有點拒絕的,畢竟上一部被這樣吹的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相比於如今被稱作“國漫之光”的《哪吒》,《流浪地球》同樣被捧成“國產科幻之光”,然而當我滿懷希望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形式遠遠大於內多的商業電影。我怕對《哪吒》的希望太大,於是一直沒有選擇走進電影院。

但是隨著首映的到來,《哪吒》的觀看人數從開畫的7000多人上升到今天的20萬人,評分卻不降反升,這是一個很少見的現象,一般的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分數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人數越多評分越高的少之又少。

於是今天,我終於去看了《哪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本片中所有的改編都是基於《封神演義》的大框架,依然是哪吒與龍族的對立,而且加入了元始天尊申公豹等《封神演義》中的角色。但是,顛覆性的改編帶來的戲劇效果卻十分明顯。

哪吒三太子從《封神演義》中的靈珠子轉世變成了由靈珠的一半-魔丸轉世而來。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靈珠的另一半則轉世成與哪吒對立的龍王三太子敖丙。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主題上,則是由兩部原作中單純的正邪對立變成了與命運的對抗。

哪吒的妖心,敖丙的妖身都是天生而來,命運使然;而他們之後的選擇與努力,都顯然比命運更加重要。

哪吒生而為魔,其實是很符合《封神演義》以及哪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形象,來感受一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生而為魔會使故事很難講,於是導演加了一個設定,就是乾坤圈。乾坤圈可以鎮壓哪吒的魔性,就好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魔丸畢竟是魔丸,即使被鎮壓了魔性,但是依然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本就是這樣一個“熊孩子”。

《封神演義》中龍王並沒有《哪吒鬧海》裡那樣作惡多端要吃童男童女,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因哪吒7歲時在海邊洗澡,用混天綾攪動了龍宮,於是龍王派夜叉出去查看,被哪吒打死。而後龍王三太子敖丙去找哪吒瞭解緣由,哪吒更是不由分說提手便打,抽了龍筋扒了龍皮。

可以說《哪吒》中哪吒的本性收斂了許多呢。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反而李靖,從原作中那個迂腐怕事的官僚形象轉變巨大。從原作中那個逼哪吒自殺的有些反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甘願替兒子受過的感人父親。

而敖丙,從萬年醬油角色終於上升到了男二。第一次在有哪吒的影視作品中沒有被抽筋扒皮,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而且為了使敖丙和哪吒共同烘托反抗命運的主題,《哪吒》為龍族加了一個略顯悲慘的背景-本是妖身,被天庭利用來鎮守海底煉獄,看守海底妖怪同時禁錮住自己。而他的身上也有著所有人物最為突出的戲劇張力:肩負整個種族復興的希望以及自身的善良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另一男配太乙真人,則和原作中的“仙風道骨”絲毫沒有關係。一口四川話承包了全劇多半的笑點。角色定位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太白金星異曲同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說完人物,再來說說劇情

主線劇情是哪吒與敖丙對於自己的認知。

哪吒出生以來,一直被村民認為是妖怪,加上他自己惹是生非戲弄村民,這時的哪吒一直糾結自己是人是妖。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但是李靖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於是,他開始跟太乙真人學習仙術想要之後救萬民於水火。

但是當他興致勃勃回到村子降妖的時候,卻又搞的一塌糊塗,雖然最後成功的打敗妖怪救出了小女孩,依然被村民誤會他是在搗亂,覺得他就是妖怪。

而後在生辰宴上申公豹出現告訴了哪吒真相併告知了解除乾坤圈的方法,哪吒不能接受家人的欺騙,於是主動解除乾坤圈徹底入魔,大開殺戒。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劇情到此,所有的決定哪吒對自己是人是魔的認知的,都是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命運的安排,哪吒一直是一個被安排者。

直到敖丙決定毀滅整個陳塘關,李靜夫婦和全村人的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哪吒開始了對自己身份的審視,為了不完全入魔失去意識,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上,腳踩風火輪,與敖丙對抗。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時,妖身人心的敖丙選擇殺人,人身妖心的哪吒選擇救人,這樣的戲劇衝突完全的顯現出來,無比震撼。

此時的敖丙和之前的哪吒是一樣的,他一直被灌輸著要光復全族的信念,卻從來沒有自己思考過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覺醒的哪吒身抗陳塘關的時候,觀眾的情緒被徹底的帶動,不僅如此,劇中的敖丙同樣看在眼裡。當二人對抗結束,火尖槍直指敖丙眼睛的一刻,敖丙也開始了對於自己認知的思考。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於是,在天劫到來之時,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承擔,完成了自己的轉變。

他們不顧外人的評價與成見,不顧命運給自己的安排,做了自己認為對的決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在於畫面的精美製作,更是在於故事的精彩上。

或許我們做不出好萊塢迪士尼那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的動畫場景,但是之前的“三大一白”在畫面上也算得上製作精良。

而相比於之前的國漫甚至其他領域的多數國產電影,都過於追求形式和內涵上的東西反而忘了電影本身是要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大於內容”。

而《哪吒》則是正正經經的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從哪吒的出生,被歧視,成長,入魔,到最後的覺醒,沒有尷尬,沒有拖拉,都極具說服力。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這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細節,也是一個戳人淚點的細節,就是毽子

毽子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見證了哪吒所有的轉變。

一開始他對於自己是人是妖耿耿於懷,是因為和村裡一個小女孩踢毽子踢到了他身上,他拿著毽子被另外的小孩視作妖怪並向他砸雞蛋和水果。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之後他與媽媽踢毽子,作為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但是媽媽因為要降妖所以沒有玩到盡興,這可以說是對後面因為家人的欺騙而魔化的一個鋪墊。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再然後和敖丙踢毽子交了唯一的一個朋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最後,則是對父親說:還沒有和你踢過毽子。作為片中一大淚點賺足了眼淚。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而後哪吒的那句:今天是我生辰,都不準哭哦。我承認我都沒忍住。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相比於十分精彩的淚點,本片中笑點則遜色了許多。

那些“屎尿屁”,口水鼻涕,以及結巴娘炮,讓人感覺有些尷尬。作為本片笑點擔當,太乙真人除了放屁,其他的還算不錯,指紋解鎖,豬鼻子投影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說要是笑點稍微高級一些,這片子可以到9分。我認為沒錯。

不過這裡有兩個點我想說一下,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關於太乙真人吊兒郎當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有點不妥。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深化主題的故意安排。因為片頭處可見元始天尊面前只有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兩個人,天尊寧願選擇吊兒郎當的太乙,而不選擇本身是妖的申公豹,不更是突出了偏見這一點嗎?

還有有人說沒有剔骨還父,割肉還母叫什麼哪吒。

我們來看一下哪吒是怎麼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

“哪吒抬起劍來,將自己血肉一塊塊剔下……直到將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還立著。他又棄了劍,舉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盡數棄於海中,最後終於站立不住,大笑一聲,身形崩散,墜入滄海。”

在廣電總局審核很鬆的79版的《哪吒鬧海》中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鏡頭。現在如果這樣拍出來,可能過審嗎?


另外,本片還有許多向經典致敬的鏡頭。

比如山河社稷圖裡的指點江山筆,可以憑空畫出一些道具以及地形。我第一時間想到了10年前的一款遊戲-馬克斯與魔法標記,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應該是一種致敬吧。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四人凍成球在山河社稷圖裡被彈來彈去,是致敬Windows XP裡面附帶的一款使用鍵盤操作的電腦遊戲三維彈球-太空軍校生。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太乙藏寶貝的褲襠,致敬哆啦A夢的口袋。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太乙真人送給哪吒火尖槍和混天綾時,混天綾的一段舞槍是致敬《哪吒鬧海》中哪吒的舞槍。

上映3天狂攬7億票房 鄧超沒有撐起來的這個暑期檔 我吹爆《哪吒》

暫時發現這麼多,如果有沒有注意到的歡迎補充。


本片總體上來說除了“屎尿屁”的笑點以及後面臺詞略顯中二以外,幾乎沒有槽點。在充滿想象力的改編和精緻的畫面呈現的基礎上可以完整地,精彩的講一個故事,就已經足以說明品質了。

最後祝《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大賣,也祝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