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

首先說哪吒太子,其實最初的源流是佛教中的一位護法神。單看哪吒這個詞,就知道是外來的音譯詞,後來融入中國文化後,被文人不斷改造,被宗教吸收崇拜。

"

首先說哪吒太子,其實最初的源流是佛教中的一位護法神。單看哪吒這個詞,就知道是外來的音譯詞,後來融入中國文化後,被文人不斷改造,被宗教吸收崇拜。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唐朝不空三藏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雲:

“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闍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護持佛法。”

又據不空三藏的《毗沙門儀軌》所載:

“昔防援國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隨天王。三藏大廣智雲。每月一日。天王與諸天鬼神集會日。十一日第二子獨健辭父王巡界日。

十五日與四天王集會日。二十一日那吒與父王交塔日。其日須乳粥供養。無乳則用蘇蜜粥供養其天王。

天寶元載四月二十三日。內謁者監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獨健。常領天兵護其國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又據唐朝的鄭綮《開天傳信記》所載:

宣律精苦之甚,常夜行道,臨階墜墮,忽覺有人捧承其足。宣律顧視之,乃少年也。

宣律遽問:“弟子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那吒太子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久矣。”

宣律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願太子致之。”

太子 曰:“某有佛牙,寶事雖久,頭目猶舍,敢不奉獻。”宣律求之,即今崇聖寺佛牙是也。

道宣律師是唐朝律宗祖師,持戒精嚴,感召諸多天人來護法。

有一天夜裡,道宣法師夜裡行走,在階梯上踩空,忽然有個人用手捧著他的腳。法師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少年。

於是問:弟子是哪裡人呢?半夜在這裡做什麼?

"

首先說哪吒太子,其實最初的源流是佛教中的一位護法神。單看哪吒這個詞,就知道是外來的音譯詞,後來融入中國文化後,被文人不斷改造,被宗教吸收崇拜。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唐朝不空三藏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雲:

“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闍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護持佛法。”

又據不空三藏的《毗沙門儀軌》所載:

“昔防援國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隨天王。三藏大廣智雲。每月一日。天王與諸天鬼神集會日。十一日第二子獨健辭父王巡界日。

十五日與四天王集會日。二十一日那吒與父王交塔日。其日須乳粥供養。無乳則用蘇蜜粥供養其天王。

天寶元載四月二十三日。內謁者監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獨健。常領天兵護其國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又據唐朝的鄭綮《開天傳信記》所載:

宣律精苦之甚,常夜行道,臨階墜墮,忽覺有人捧承其足。宣律顧視之,乃少年也。

宣律遽問:“弟子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那吒太子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久矣。”

宣律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願太子致之。”

太子 曰:“某有佛牙,寶事雖久,頭目猶舍,敢不奉獻。”宣律求之,即今崇聖寺佛牙是也。

道宣律師是唐朝律宗祖師,持戒精嚴,感召諸多天人來護法。

有一天夜裡,道宣法師夜裡行走,在階梯上踩空,忽然有個人用手捧著他的腳。法師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少年。

於是問:弟子是哪裡人呢?半夜在這裡做什麼?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少年回答:我不是凡人,是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個兒子,擁護和尚您很久了。

最後,哪吒太子送給法師自己珍藏已久的佛牙舍利,說頭目猶舍,怎敢不供養師父您呢?於是就有了崇聖寺的佛牙舍利。

平常如果修持密法,若是能夠這麼現量的親見那吒太子,已經是悉地了。諸如不死持明仙、飛騰虛空、隱身等八大悉地和世間願,都會迅速圓滿。

今人慾成這悉地,何其難也。而道宣律師並未修密法,以自己的戒律感召了哪吒太子的親臨,若是他希求悉地,自然也可以成辦。

只是他的發心乃是解脫生死,度化有情,不求世間悉地。

從這一層緣起而言,如果你誦華嚴經、金剛經、地藏經等深層相應,無願不滿,哪怕親見大天持明自在,也是可以任意成辦,而並不是一定要誦咒。

如古代有一僧人常年誦華嚴經,感召神仙來供養,食用了藥精,得不死悉地,飛去仙境常住,繼續誦華嚴經。

"

首先說哪吒太子,其實最初的源流是佛教中的一位護法神。單看哪吒這個詞,就知道是外來的音譯詞,後來融入中國文化後,被文人不斷改造,被宗教吸收崇拜。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唐朝不空三藏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雲:

“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闍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護持佛法。”

又據不空三藏的《毗沙門儀軌》所載:

“昔防援國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隨天王。三藏大廣智雲。每月一日。天王與諸天鬼神集會日。十一日第二子獨健辭父王巡界日。

十五日與四天王集會日。二十一日那吒與父王交塔日。其日須乳粥供養。無乳則用蘇蜜粥供養其天王。

天寶元載四月二十三日。內謁者監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獨健。常領天兵護其國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又據唐朝的鄭綮《開天傳信記》所載:

宣律精苦之甚,常夜行道,臨階墜墮,忽覺有人捧承其足。宣律顧視之,乃少年也。

宣律遽問:“弟子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那吒太子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久矣。”

宣律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願太子致之。”

太子 曰:“某有佛牙,寶事雖久,頭目猶舍,敢不奉獻。”宣律求之,即今崇聖寺佛牙是也。

道宣律師是唐朝律宗祖師,持戒精嚴,感召諸多天人來護法。

有一天夜裡,道宣法師夜裡行走,在階梯上踩空,忽然有個人用手捧著他的腳。法師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少年。

於是問:弟子是哪裡人呢?半夜在這裡做什麼?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少年回答:我不是凡人,是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個兒子,擁護和尚您很久了。

最後,哪吒太子送給法師自己珍藏已久的佛牙舍利,說頭目猶舍,怎敢不供養師父您呢?於是就有了崇聖寺的佛牙舍利。

平常如果修持密法,若是能夠這麼現量的親見那吒太子,已經是悉地了。諸如不死持明仙、飛騰虛空、隱身等八大悉地和世間願,都會迅速圓滿。

今人慾成這悉地,何其難也。而道宣律師並未修密法,以自己的戒律感召了哪吒太子的親臨,若是他希求悉地,自然也可以成辦。

只是他的發心乃是解脫生死,度化有情,不求世間悉地。

從這一層緣起而言,如果你誦華嚴經、金剛經、地藏經等深層相應,無願不滿,哪怕親見大天持明自在,也是可以任意成辦,而並不是一定要誦咒。

如古代有一僧人常年誦華嚴經,感召神仙來供養,食用了藥精,得不死悉地,飛去仙境常住,繼續誦華嚴經。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自哪吒之原型出現,在中國開始被文學家、宗教家吸收,明朝時,著名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創作傳世,篇幅巨大,幻想奇特,有很多的虛構和改造的內容。

這種改造最明顯的,如將佛教的四大菩薩,編制為元始天尊座下:

元始天尊座下闡教最為厲害的十二位金仙的其中四位:

慈航道人(觀世音菩薩)、文殊廣法天尊(文殊菩薩)、普賢真人(普賢菩薩)、燃燈道人(燃燈古佛)。

燃燈如來是古佛,是大覺世尊,三界無等倫,竟也被封神榜的作者加工成了元始天尊的弟子。可見小說之虛構不實。

同一個時代,神話小說《西遊記》出世,於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龐大的神明體系逐漸紮根於中國人心中。特別是封神榜的體系,深深印入國人的潛意識。

以至於很多人將它的內容都視為真實看待,特別是一些修行出偏墜入幻境中的人,還認為未來還會有封神,而且是佛道一起封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載: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一書,大約成書於元明朝期,該書收儒、釋、道三教諸神百八十一。具載其姓名、字號、爵裡、諡號、神異事蹟。

大都雜取小說及二氏之書,其文不見於史乘,亦不足以據為典要,特六七百年民間風俗相沿之故。

諸神的絕大多數皆有畫像。儒以孔丘為首,釋以釋迦牟尼為首,道以李耳(即老子)為首,旁及世俗信奉諸神。

"

首先說哪吒太子,其實最初的源流是佛教中的一位護法神。單看哪吒這個詞,就知道是外來的音譯詞,後來融入中國文化後,被文人不斷改造,被宗教吸收崇拜。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唐朝不空三藏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雲:

“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闍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護持佛法。”

又據不空三藏的《毗沙門儀軌》所載:

“昔防援國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隨天王。三藏大廣智雲。每月一日。天王與諸天鬼神集會日。十一日第二子獨健辭父王巡界日。

十五日與四天王集會日。二十一日那吒與父王交塔日。其日須乳粥供養。無乳則用蘇蜜粥供養其天王。

天寶元載四月二十三日。內謁者監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獨健。常領天兵護其國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又據唐朝的鄭綮《開天傳信記》所載:

宣律精苦之甚,常夜行道,臨階墜墮,忽覺有人捧承其足。宣律顧視之,乃少年也。

宣律遽問:“弟子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那吒太子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久矣。”

宣律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願太子致之。”

太子 曰:“某有佛牙,寶事雖久,頭目猶舍,敢不奉獻。”宣律求之,即今崇聖寺佛牙是也。

道宣律師是唐朝律宗祖師,持戒精嚴,感召諸多天人來護法。

有一天夜裡,道宣法師夜裡行走,在階梯上踩空,忽然有個人用手捧著他的腳。法師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少年。

於是問:弟子是哪裡人呢?半夜在這裡做什麼?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少年回答:我不是凡人,是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個兒子,擁護和尚您很久了。

最後,哪吒太子送給法師自己珍藏已久的佛牙舍利,說頭目猶舍,怎敢不供養師父您呢?於是就有了崇聖寺的佛牙舍利。

平常如果修持密法,若是能夠這麼現量的親見那吒太子,已經是悉地了。諸如不死持明仙、飛騰虛空、隱身等八大悉地和世間願,都會迅速圓滿。

今人慾成這悉地,何其難也。而道宣律師並未修密法,以自己的戒律感召了哪吒太子的親臨,若是他希求悉地,自然也可以成辦。

只是他的發心乃是解脫生死,度化有情,不求世間悉地。

從這一層緣起而言,如果你誦華嚴經、金剛經、地藏經等深層相應,無願不滿,哪怕親見大天持明自在,也是可以任意成辦,而並不是一定要誦咒。

如古代有一僧人常年誦華嚴經,感召神仙來供養,食用了藥精,得不死悉地,飛去仙境常住,繼續誦華嚴經。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自哪吒之原型出現,在中國開始被文學家、宗教家吸收,明朝時,著名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創作傳世,篇幅巨大,幻想奇特,有很多的虛構和改造的內容。

這種改造最明顯的,如將佛教的四大菩薩,編制為元始天尊座下:

元始天尊座下闡教最為厲害的十二位金仙的其中四位:

慈航道人(觀世音菩薩)、文殊廣法天尊(文殊菩薩)、普賢真人(普賢菩薩)、燃燈道人(燃燈古佛)。

燃燈如來是古佛,是大覺世尊,三界無等倫,竟也被封神榜的作者加工成了元始天尊的弟子。可見小說之虛構不實。

同一個時代,神話小說《西遊記》出世,於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龐大的神明體系逐漸紮根於中國人心中。特別是封神榜的體系,深深印入國人的潛意識。

以至於很多人將它的內容都視為真實看待,特別是一些修行出偏墜入幻境中的人,還認為未來還會有封神,而且是佛道一起封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載: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一書,大約成書於元明朝期,該書收儒、釋、道三教諸神百八十一。具載其姓名、字號、爵裡、諡號、神異事蹟。

大都雜取小說及二氏之書,其文不見於史乘,亦不足以據為典要,特六七百年民間風俗相沿之故。

諸神的絕大多數皆有畫像。儒以孔丘為首,釋以釋迦牟尼為首,道以李耳(即老子)為首,旁及世俗信奉諸神。

哪吒最早源自唐代翻譯的佛經,本是一位佛教大護法神

此書傳入民間,在很多聞思不足者心中,就容易將這些傳說都據以為實,認為是真的,至於是否在法界是這麼一個真相,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為何那些大仙神婆,常冒充封神榜體系的諸神,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如印光大師所說,說簡單的因果可以,說佛法乃是胡說八道。

哪吒太子在道教為中壇元帥,正統傳承中,其修法也是靈驗威猛。

佛教的哪吒,梵語中那羅鳩婆(Nalakubala)的簡譯,“那羅鳩婆”的意思是“俱毗羅(Kubela即毗沙門天王)的兒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