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南京地鐵規劃建設起步比較早,所以到目前為止,二三十年過去了,線路相對較多

南京地鐵建設起步比較早,在國內,晚於京津滬和廣州,而處於國內第二梯隊領頭位置。

那麼南京最早規劃建地鐵到底是什麼時候呢?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還在修改方案。最早的1號線並不是今天的這個走向,而是更像如今的5號線的走向。但,經歷幾輪波折,真正第一條線路的通車是一直等到2005年5月1號線(邁皋橋到安德門到奧體中心)觀光運行,9月正式運營,而2005年10月,南京舉辦了“十運會”。

然後,經過5年空窗期,2010年,1號線南延線、2號線及東延線開通。線網規模爆發是在2014-2018這五年:2014年,10號線、S1號線、S8號線;2015年,3號線;2017年,4號線、S3號線、S9號線;2018年5月26日,S7號線,至此,形成1、2、3、4、10、S1、S3、S7、S8、S9十條線的規模,線路數和里程數都明顯領先於同為二線熱門城市的杭州、武漢、成都、青島、西安、鄭州、長沙。不過,由於2010年往後的這幾年國內主要大城市都在投入建地鐵,不少城市的線路規模將會在未來三五年內趕上來。其中,成都、武漢、深圳、杭州、重慶等城市的線路數、里程數將和南京規模相當,共同處於“北上廣”之後的第二陣營。

二、南京在國內城市中的地位決定了已建的地鐵里程數、線路數不會少

南京是中國大陸老牌的城市,尤其1990年代-2000年代這二十多年前後,南方的廣州、深圳加上“天南海北”這四大金剛,幾乎是中國人心目中最好的城市(當然,重慶、杭州、武漢等也很不錯,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綜合實力強,城市相對發達,人口又多,交通、教育、科研、文化、經貿等各個領域都是。這些因素決定了當時南京的地鐵規劃起步早,規模較大。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去年披露的一段資料裡,提到了一段往事:1995年,國辦發了一個文件,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暫停審批城市地下快速軌道交通項目的通知》(國辦發〔1995〕60號文),這份通知文件的出臺背景就不贅述了。通知的第一條就規定:

除北京、廣州兩個在建地鐵項目和上海地鐵二號線項目外,今後一段時間內暫停審批城市地下快速軌道項目。對國務院和國家計委已批准立項和原則同意建設的天津、青島、南京等城市的地鐵項目和瀋陽輕軌項目要停止對外簽約,國家計委要暫停審批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開工。

從上面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當時全國在建或待建地鐵的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青島、瀋陽等,這一批都是老牌城市,也是全國最早的幾個建設/規劃軌道交通的城市。

城市地位很重要,以江蘇省內的蘇州和南京來說,蘇州GDP是全國地級市的No.1,在軌道交通方面也是No.1,蘇州的GDP比南京高不少,蘇州及下轄的縣級市,已經形成了蘇崑常張連片都市區,和上海的聯繫就更不必說了,加上千萬級的人口規模,蘇州大市範圍內,軌道交通需求是很明顯的,但是,蘇州行政地位不及南京,這就決定了無論是建設時間、建設規模、優先次序都要比南京稍遜一些,這是中國特色。

三、南京地鐵建設規劃有眼光,先把郊區全部拿下了,不僅刷了里程,而且預留了都市圈接口

到2018年底,南京建成區面積全國第9,大約790平方公里,已經進入一核多中心的局面,但是,十多年前,一號線通車時,南京城市的中心還是新街口—鼓樓,大多數人口集中在主城區,當時,規劃建設地鐵,優先考慮的理應是主城區,但是主政者,做了變通。

這裡面比較經典的有兩點:

一是2號線東延線(即馬群到經天路)。南京地鐵2號線建設,原計劃是建到棲霞區的馬群街道,當時市區兩級主官(主要是區裡面意識強),奮力運作,上下左右多方協調,借仙林大學城開發和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建設,把原本在下一批才考慮的東延線提前納入規劃提前建設,從馬群向東北延伸了15公里,經過仙鶴門、仙林中心、羊山湖,最終到經天路。二號線是2010年通車的,仙林湖離新街口近30公里車程,開車50分鐘,但是,如今仙林湖的二手房成交價穩定在3.3W-3.5W,不得不說,這條地鐵把整個仙林都盤活了。同理,延伸到江寧大學城的1號線南延線也是這樣的思路。

二是“S線”這個概念不新鮮,或者說不少建了地鐵的城市都有規劃,但南京是真落實到了實處,每一條以S命名的線路,都是貨真價實的都市圈線路。以打造都市圈軌道交通體系名義,規劃了十多條S線,目前已先後通車S8、S1、S9、S3、S7五條線,從S8最北端的金牛湖站到S9最南端的高淳站,縱貫南京南北,里程近160公里。至少在通車當時來說,眼光超前,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了,何況,很多城市的城際線、市域線至今還仍然停留在紙面上。

如今,再聯繫國務院2018年7月下發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來看:

(三)嚴格建設申報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履行報批程序。地鐵主要服務於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引導輕軌有序發展,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以上申報條件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按程序適時調整。

對照上述標準,南京地鐵的S線裡,就有線路存在客流量不足的問題,個別線路,開通初期的日客流量才1萬人左右。這樣一看,就體現了當初決策者、城市操盤者的眼光與魄力了。至於5、6、7、8、9……這些橫跨主城區的線路,反正客流量沒問題,慢慢建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