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東,久違的合力

十年河西,二十年紫東。

事實上,對比十五年前就早早起步、代表著南京城市化現階段最高水平的河西新城,以及2015年順利獲批的江蘇省唯一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如今突然冒出來的“紫東地區”,似乎在自身地位上有點吃虧。但,這並不妨礙它正在努力改變“城市化低地”的現狀。

南京紫東,久違的合力

紫東是南京近年急需“補課”的窪地,也是為了平衡、整合東部地區資源而打出去的拳頭。但在某種意義上,它更像是一個規劃總面積758平方公里的,由玄武、秦淮、棲霞與江寧四個行政區強行“拼湊”在一起的超級拼盤區域。

正如官宣中所講的那樣,縱觀南京城市格局的每一次重大調整,都是對地理侷限的跨越和突破。紫東的起飛,更多在於如何解決分散割裂的問題,以及在整合資源、提檔升級上下功夫。加快縮小與河西等“頭部板塊”差距,打破南京區域發展的不平衡。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紫東地區更像是一個被虧欠多年的“復仇者聯盟”。

南京紫東,久違的合力

南京以東,真的已經沉默了很久。

近十年來,南京人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東富西貴”。可大多數人心底都清楚:除了紫金山腳下的那幾座千萬級別墅,以及月牙湖畔曾經曇花一現的短暫輝煌。南京之東的廣袤地區,並非是中產階層的樂土。

由於歷史規劃原因,除了以仙林大學城為核心逐漸形成知識型中產圈層聚集地,以及環紫金山板塊早已固化的高淨值頂豪群落。之後所謂的“大城東”,幾乎成為馬群、麒麟、上坊等剛需及安置房片區的專有代名詞。

甚至,由於棲霞、江寧等區在行政區劃上的嚴重割裂,造成麒麟、靈山一帶的“斷頭路”比比皆是。尤其給銀億東城、東郊小鎮等大型居住區的業主帶來日常交通上的不便。另有坊間消息稱,因城東斷頭路而直接“受困”的人口或超過10萬。

南京紫東,久違的合力

很顯然,紫東地區橫空出世的一個最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儘快彌補南京長期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及時整合東部發展的歷史欠賬。在南京的東邊,其實最容易形成合力,不僅現有的一些基礎資源不錯,而且還可以為未來“吃掉”句容鎮江做鋪墊。

如果一定要問紫東現在還缺點什麼?概括總結起來,就是大交通,大產業,大配套。

紫東不是浦東,但它確實是一個正在積極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的地域聯盟。這塊曾經被輕視的東部一極如今高調重回人們視線中的核心意義,是讓900萬南京人從此知道:我們過去背靠紫金山,未來則是環抱紫金山。並且,還要向更多有可能的未來靠近,向蘇滬自貿區靠近。

南京紫東,久違的合力

不過,紫東地區當務之急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還是得加快把20多條斷頭路給修完。這是區域最大的短板。沒有路,你拿什麼去談首位度。畢竟,今天的起步僅僅只是開始。未來要把紫金山,棲霞山、青龍山、湯山等幾座“大山”都擁抱進市區,顯然還需要各種努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