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27年,國民政府剛選定南京為首都之時,就大搞建設,開闢了城市主幹道,將橫貫白下區東西的中正街拓寬,改名白下路。白下區在民國時是南京的第二區,可見地位的重要性。之後,白下成為南京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2013年2月,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將秦淮區、白下區合併為新的秦淮區。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27年,國民政府剛選定南京為首都之時,就大搞建設,開闢了城市主幹道,將橫貫白下區東西的中正街拓寬,改名白下路。白下區在民國時是南京的第二區,可見地位的重要性。之後,白下成為南京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2013年2月,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將秦淮區、白下區合併為新的秦淮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下關區。下關區也是南京的中心城區,建區也是始於1933年,當時是南京的第七區。下關得名於明代,1368年(洪武元年)明廷在龍江置徵稅機構,稱龍江關。1429年(宣德四年),又在上新河設立上新河關,專征船舶稅。上新河關又稱為上關,這樣龍江關就成為了下關。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27年,國民政府剛選定南京為首都之時,就大搞建設,開闢了城市主幹道,將橫貫白下區東西的中正街拓寬,改名白下路。白下區在民國時是南京的第二區,可見地位的重要性。之後,白下成為南京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2013年2月,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將秦淮區、白下區合併為新的秦淮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下關區。下關區也是南京的中心城區,建區也是始於1933年,當時是南京的第七區。下關得名於明代,1368年(洪武元年)明廷在龍江置徵稅機構,稱龍江關。1429年(宣德四年),又在上新河設立上新河關,專征船舶稅。上新河關又稱為上關,這樣龍江關就成為了下關。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從明代開始,下關就是造船、航運和商貿的中心,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有從這裡起航的。鴉片戰爭後,南京開埠,清王朝在此設立了金陵關,民國時期又建成了長江客運碼頭,下關地區的商埠繁華不已。解放後,長江大橋等重要交通設施相繼在此建成,使得下關成為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2013年2月,南京市將下關區、鼓樓區合併為新的鼓樓區。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27年,國民政府剛選定南京為首都之時,就大搞建設,開闢了城市主幹道,將橫貫白下區東西的中正街拓寬,改名白下路。白下區在民國時是南京的第二區,可見地位的重要性。之後,白下成為南京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2013年2月,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將秦淮區、白下區合併為新的秦淮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下關區。下關區也是南京的中心城區,建區也是始於1933年,當時是南京的第七區。下關得名於明代,1368年(洪武元年)明廷在龍江置徵稅機構,稱龍江關。1429年(宣德四年),又在上新河設立上新河關,專征船舶稅。上新河關又稱為上關,這樣龍江關就成為了下關。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從明代開始,下關就是造船、航運和商貿的中心,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有從這裡起航的。鴉片戰爭後,南京開埠,清王朝在此設立了金陵關,民國時期又建成了長江客運碼頭,下關地區的商埠繁華不已。解放後,長江大橋等重要交通設施相繼在此建成,使得下關成為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2013年2月,南京市將下關區、鼓樓區合併為新的鼓樓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燕子磯區。1934年9月,民國政府將原屬江寧縣的燕子磯和孝陵衛地區劃歸南京市。當年10月,設立了南京市燕子磯(第九區)和孝陵(第十區)兩個鄉區。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27年,國民政府剛選定南京為首都之時,就大搞建設,開闢了城市主幹道,將橫貫白下區東西的中正街拓寬,改名白下路。白下區在民國時是南京的第二區,可見地位的重要性。之後,白下成為南京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2013年2月,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將秦淮區、白下區合併為新的秦淮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下關區。下關區也是南京的中心城區,建區也是始於1933年,當時是南京的第七區。下關得名於明代,1368年(洪武元年)明廷在龍江置徵稅機構,稱龍江關。1429年(宣德四年),又在上新河設立上新河關,專征船舶稅。上新河關又稱為上關,這樣龍江關就成為了下關。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從明代開始,下關就是造船、航運和商貿的中心,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有從這裡起航的。鴉片戰爭後,南京開埠,清王朝在此設立了金陵關,民國時期又建成了長江客運碼頭,下關地區的商埠繁華不已。解放後,長江大橋等重要交通設施相繼在此建成,使得下關成為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2013年2月,南京市將下關區、鼓樓區合併為新的鼓樓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燕子磯區。1934年9月,民國政府將原屬江寧縣的燕子磯和孝陵衛地區劃歸南京市。當年10月,設立了南京市燕子磯(第九區)和孝陵(第十區)兩個鄉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燕子磯區得名於境內的燕子磯,燕子磯是巖山東北的一支,北臨長江,南連江岸,海拔36米,山石直立,三面臨空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整個地形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燕子磯有長江三大名磯之首和"萬里長江第一磯" 之稱,是觀賞江景的最佳去處,也是南京名勝之一。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建城始於東周時期,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設有棠邑,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距今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名建鄴。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六朝時期的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使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南京是兩江總督駐地,南方的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民國政府正式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標誌著蔣家王朝的徹底倒臺。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解放初期的50年代,新政府對南京實行區劃調整,全市共劃分為10個市轄區。一至十區依次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南京市轄區的編號始於民國時期,1931年南京全市就被劃為21個區,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區。1933年調整為8個區,第二年又新增孝陵衛、燕子磯和上新河3區,總數變為11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日偽、民國和解放初期,南京各區又增增減減、分分合合,一直到1955年,南京下轄10個區,一至十區才依次改名為玄武、白下、秦淮、建鄴、鼓樓、下關、浦口、燕子磯、棲霞和雨花臺。

對照如今玄武、秦淮、鼓樓、建鄴、雨花臺、浦口、六合、棲霞、江寧、溧水、高淳的區劃,發現當時的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都已不存在了,新增了建鄴、雨花臺、江寧、溧水、高淳等區。那麼白下、下關和燕子磯這3個區去哪裡了呢?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講白下區。白下區原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南京北郊有白石山,盛產石灰石和白雲石,山下坡地稱為白下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王朝更是將當時還是金陵縣的南京更名為白下縣,白下一時就成為南京的別稱。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北王府和燕王府都在白下路。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27年,國民政府剛選定南京為首都之時,就大搞建設,開闢了城市主幹道,將橫貫白下區東西的中正街拓寬,改名白下路。白下區在民國時是南京的第二區,可見地位的重要性。之後,白下成為南京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2013年2月,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將秦淮區、白下區合併為新的秦淮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下關區。下關區也是南京的中心城區,建區也是始於1933年,當時是南京的第七區。下關得名於明代,1368年(洪武元年)明廷在龍江置徵稅機構,稱龍江關。1429年(宣德四年),又在上新河設立上新河關,專征船舶稅。上新河關又稱為上關,這樣龍江關就成為了下關。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從明代開始,下關就是造船、航運和商貿的中心,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有從這裡起航的。鴉片戰爭後,南京開埠,清王朝在此設立了金陵關,民國時期又建成了長江客運碼頭,下關地區的商埠繁華不已。解放後,長江大橋等重要交通設施相繼在此建成,使得下關成為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2013年2月,南京市將下關區、鼓樓區合併為新的鼓樓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燕子磯區。1934年9月,民國政府將原屬江寧縣的燕子磯和孝陵衛地區劃歸南京市。當年10月,設立了南京市燕子磯(第九區)和孝陵(第十區)兩個鄉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燕子磯區得名於境內的燕子磯,燕子磯是巖山東北的一支,北臨長江,南連江岸,海拔36米,山石直立,三面臨空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整個地形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燕子磯有長江三大名磯之首和"萬里長江第一磯" 之稱,是觀賞江景的最佳去處,也是南京名勝之一。

50年代,南京的一至十區是怎麼編排的,哪些已經不存在了

1955年,第八區改稱燕子磯區,第九區改稱棲霞區,之後成為郊區的一部分。1963年4月,南京市郊區撤銷,又復設燕子磯區、陵園區、棲霞區。1965年5月,燕子磯區、陵園區、棲霞區合併成立新的棲霞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