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這就是四魔的障礙,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

南懷瑾 佛教 文化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2017-08-28

南懷瑾老師:這就是四魔的障礙,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

“此處之四魔體性,五蘊魔謂五取蘊。煩惱魔謂三界一切煩惱。死魔謂不自在而命斷。天魔謂障礙修善之他化自在天眾。”

魔境的性質有四種。

第一種自己本身的魔最厲害,就是我們生命帶來的“五蘊魔”——色受想行識。今天感冒,明天發燒,這裡痛,那裡癢,這就是色蘊魔隨時在障礙你。色蘊不轉,感覺上的不舒服,都是魔境界。這五蘊魔是五取蘊。

什麼是五取?就是十二因緣當中的取,是你在執著自己,我們有這個生命,把這個身體執著得很厲害,原因是由我見、身見來的,都是要自己活得長久,五取蘊就是魔。

第二個是“煩惱魔”,就是一切心理狀況一切心理、思想都是魔

第三個是最可怕的“死魔”,隨時威脅你,他要你的命,你就隨時會死。學佛的人能脫離了生老病死的有幾個?這是什麼道理?這裡頭是個大問題。要跳出生死,來去自如,自己絕對可以做主,除非有道有功夫的人才可以做到。比如曹山祖師,徒弟要他多留幾天,他就多留幾天。再如儒者羅近溪也是一樣,都有破除死魔的本事。所以說死魔“不自在而命斷”,你自己做不了主,它幾時來,那個功能就幾時到,你立刻就要走。當你能做得了主時,始知我命不由天。這不是吹牛的,要定力,要功夫才辦得到,自己這條命,才的確可以不由死魔所支配

第四個是“天魔”,這是外來的,障礙你修善行,今天這個世界都是魔境界的世界。換句話說,被物質文明迷惑的,也是魔境界,這些都是他化自在天天魔的變化。

這些魔境,如果以禪宗的一句話來表達,更簡單明瞭:“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任何一個念頭,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天魔。整天腦子昏昏沉沉的,則是陰魔。

“由彼等能障不死涅槃故名曰魔。”佛法所說的魔,就是一切能障礙你證得涅槃之道的境界。

《如何修證佛法》

-------------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學佛就是為了破除魔障,人生到處是魔,開眼閉眼都是魔。羅漢在中文的意義是殺煩惱賊,翻成殺賊不是太高明,所以還是用羅漢。。人生有四種魔: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第一個煩惱魔我們就解脫不了。可是要注意,佛說人生是煩惱的,煩惱不是痛苦,比痛苦輕,討厭就是煩,覺得頭痛就是惱。人生隨時隨地有煩惱,這是個魔障。魔字在古代是用磨,就是磨練之意,到了隋唐以後把磨字下面換成了鬼字,這下子糟了,磨變成了紅眉毛綠眼睛的魔了。

煩惱魔多得很,貪嗔痴慢疑都會起煩惱,貪長壽,貪名,貪利,貪學問,貪學佛,都是貪。心裡所貪的辦不到,就起煩惱了。陰魔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都是魔。例如你色身病痛,困擾你,是色陰魔。受陰魔是身上的感受,像打坐氣脈不通啦。想:思想停不了,不能達到“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被思想困擾,妄念空不掉。行:就算你思想感覺都空了,這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流轉的力量仍然不停。識陰魔更多了,思想的最高境界,識陰都是魔,這講起來就要講唯識了。

死魔,人活著就是在等死,當你第一天生下來,就向著死的那一天前進,誰也免不了。天魔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三界中的天界,合起來有二十八天,高的天,才不理我們地球上的眾生,他化自在天是欲界中的一天。神、夜叉等都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有人說自己就怕有魔,你放心,有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來找你比一下法,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像我們,魔才不來磨呢!沒那個資格,你燒三支香他都不來的。他還怕你呢!等於說你不會去找比你還窮的朋友,而喜歡去找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所以說人到了高位之後,就有許多人來找他,這些人就是他的魔。這些資料在《大寶積經》中很多,你每天做功夫,什麼時間碰到哪一種境界是哪一種天魔,你曉得了,只要叫他的名字,要他不要囉嗦,他就不來了。

有人修道,剛進步一點就出個岔子,見解上有偏差了,走上岔路。這就是四魔的障礙,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你成道了,變成“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魔就沒得玩了。魔不是壞東西,就是貪玩,你不和他玩,他就不高興了。你作他的伴侶,同他滾作一堆,魔就對你很好。所以說,多情就是魔,情就解脫不了

因為有這四魔,就在一念之間,產生八萬四千煩惱。呼吸的一呼一吸是一念,這其間就有如此多的煩惱,因為大家體會不到,就說佛法在吹牛。當你真有功夫時,自然就體會到了。你試試看,當你在寫文章時,雖然一個個字在寫,但是你的思想早不在這個字上了,對不對?你能靜下來,就知道了。再如你坐在這裡聽我講話,你一字一句聽進去時,思想就不知道已經轉了多少彎了。所以你剛進步一點就被魔走了,般若智慧不夠,還自以為自己做對了。如果能把這個煩惱清淨了,才能轉成佛

一切眾生的生命勞累得不得了,是什麼使你勞累呢?就是煩惱魔。以佛法看來,這個人的生命、世界的歷史、社會的進步繁華,都是煩惱魔造成的。所以你不要以為魔是不好的,今天人類科學昌明,經濟發達,都是煩惱魔所造的

而佛法在哪裡呢?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所以轉煩惱就成菩提。你求沒有煩惱,那就不能作佛事。佛法的標記是蓮花,天主教的標記是十字架(其實是卍字拆開來的,也是個圓圈拆開的),回教的標記是半個月亮。蓮花的特性是它不長在乾淨的地方,那泥巴越髒,蓮花長得越好。它另一個特性是花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開就有蓮蓬,蓬中就有蓮子

學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線,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業的。所以菩薩要入世,進入煩惱圈子去鍛鍊自己,才是佛道。中國有個很好的對聯,我也屢次提到,你們青年人要記住:“能受天磨真鐵漢,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練,失敗更是磨練。只有白痴才沒有人嫉妒,你只要有點本事就會有人嫉,連佛和耶穌都是遭嫉的,這兩句話也是佛法的道理。。

******

“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旛建道場。”心香一瓣,要怎麼成就呢?非修定不可。所以戒定慧,定在中間。真得定了,不要講戒了。得定了,既不散亂又不昏沈,就無戒可犯,那是真守戒了,是性戒,自性清淨為戒。起心動念如還會有煩惱妄想,縱然守戒,守的也是不乾淨的戒。雖然不乾淨的戒也是有功德的,但是守得痛苦,因為是用壓制的。這功德不是道唸的功德,有道唸的人,對於聲色犬馬、錢財富貴是不動心的,看見了等於沒看見,用不著壓制心念,看黃金與狗屎一樣。

五代的詩人杜荀鶴,是杜甫的後代,他寫過一首詩:

利門名路兩無憑 百歲風前短焰燈

只恐為僧心不了 為僧得了盡輸僧

名與利都是沒有憑據的,一般人都在追求。生命短暫,就算活了百歲,也只像是風中的燭火。只怕出家也不能了此心,若能了心,天下人都輸給出家人了。

經中這一句偈子是說,能夠摧滅了煩惱之賊,可以得羅漢果位,是大勇士,超越一切,可以降伏四魔(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建立宏揚佛法的道場。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探訪南師足跡,尋根開悟之旅”,重走當年南師蜀中足跡,用心感悟,---搜索: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xianyinLJnanhuaijin)。

“走近南懷瑾先生”著作系列導讀---8月份《圓覺經略說》導讀。將引領大家領悟《圓覺經》的祕密和精華

******

本頭條號,及同名微信公眾平臺和新浪博客相關文章均為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未經本平臺許可,其他頭條號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