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這樣做才能家有餘慶、福延子孫

原創: 南懷瑾

南懷瑾老師:這樣做才能家有餘慶、福延子孫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中國文化四句話的原則,大家要特別注意的,我們中國文化,東方文化,最喜歡講因果報應。如果過去沒有研究過《易經》,都以為這是佛家的思想,來自印度的,事實上中國、印度、東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報應基礎上。由此我們瞭解,中國過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因果基礎上,所以大家都怕不好的報應,乃至做官的人,要為子孫培養後福,都是怕因果。

不過因果的問題是宗教哲學的大問題,在研究起來也是很好的一本書,一篇很好的博士學位的論文。佛家的因果,是講本身的三世,即前生、現在及後世。中國儒家的因果講祖宗、本身、子孫三代,就是根據《易經》這裡來的。這也是一個歷史哲學問題,尤其這幾句話,我們都曉得用,知道是孔子的話,這是中國文化幾千年來不變的,現在當然社會道德已變動了,但是據我個人仔細靜靜的觀察研究,我們中國人年輕一代儘管怎麼變,這個觀念還是有,這是我們民族血統中的觀念。

我們要注意“餘慶”、“餘殃”的“餘”字,餘是剩下來的,餘是有變化的,並不是一定本身就報,這是中國人對因果報應的定理,中國文化一切都建立在這因果報應上。由此看來,劉備在臨死的時候,吩咐他兒子兩句話:“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以劉備這樣一位嫋雄,對自己的兒子作這樣的教育,都是從中國舊文化來的觀念。我們看歷史傳記,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結果。所以中國人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尤其現在為父母的人,教育下一代,為了國家民族文化,這個觀念還是絕對不可變的。

《易經雜說》

-------------

老子說“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身齊家家庭自然得幸,這個道德行為的結果是“乃餘”。這個“餘”字,要特別注意,我們中國很多古老的家庭,在廳堂或大門前懸掛的匾額是“家有餘慶”。還有一些地方的習俗,在除夕或喜宴時,最後一道菜一定是魚。此時客人酒盡席散,絕不吃那個魚,意思是要留給主人,表示主人喜慶有餘(“魚”與“餘”同音)。那是以前的事,當然現在一定把魚吃光了再說。這個古老的風俗,是一項重要的居家之道,目的在教育後代如何把這個精神道德建立起來,傳給後代的子孫。因為道德積餘比財產積餘價值超過千萬倍;道德的餘慶,才是真正的“家有餘慶”。

這個道理擴充下來,就是“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這幾句的“真”、“餘”、“長”、“豐”、“普”,字雖不同,道理都是一樣,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乃至平天下。由擴充個人的道德修養,影響到家庭鄉里以及社會,更提升社會道德,影響到國家,使這個國家欣欣向榮,再以這個道德精神修之於天下,整個的世界才可能進入普遍道德的和諧。

《老子他說》

---------------

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類警句,我們小時候都念過的,這便是因果觀念。佛說:“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但是這因果觀念,全是由佛教傳來的嗎?不是!中國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因果觀念的明顯表示。由這種因果觀念的推演,發展出中國幾千年來一貫的教育目標,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時代不同,現在這種良好的教育目標幾乎已喪失殆盡,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傳授,遲早要出問題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蔥賣蒜作小生意,開銀行,辦貿易公司,做大買賣,那都是職業不同,無論你作什麼,人都要學做人。我常常跟一些從政的朋友講,不要說做官難,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臺做官要做人,下臺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別做絕了,做絕了不會有好下場。中國人的教育,一向是為了達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標準,這個標準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觀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許多理念,尤其菩薩道的提倡,無不是從此種因果觀念和孝道思想立論,擴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於淋漓盡致的地步。

佛教講因果涵蓋三生,每一個人自己的前生、今生、來生,由此形成一條無窮盡的橫線,和中國儒家因果所講的祖先、父母、我、後代兒孫的豎線,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實,依據因果輪迴,角色變易的道理來看,自己的前生、今生、來生同自己的上一代、這一代、下一代,二條因果線往往是彼此重疊,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國民間長久以來,充滿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為兄弟,互為夫妻的傳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謂一切皆由因果、因緣而來,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隨人自取。“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佛教的孝道思想》

---------------

“方圓徑寸,混而相拘”,代表身體心臟部分方寸之地,中國人形容良心,文學上常講方寸之地。我們小時候過年,經常給鄉下人寫春聯,“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社會教育,教人做好人做好事,心不要壞了。

古人有句詩,“當路莫栽荊棘樹”,“當路”是在人生的大路上,少栽一些討厭的刺人的樹;“他年免掛子孫衣”,做人一輩子要心地寬厚,做人不好,後代的子孫受報受罪啊!中國文化講三世因果,父母、自己、子孫;佛家的文化則講個人,前生、現在、來生。兩個文化合起來,就是十字架,都是講因果報應。

“混而相拘”,古人講這個心念思想,在心裡頭陰陽混合,善惡都在這個裡頭。講內在的心,我們過去形容這個心,同心髒有關聯之處。“方圓徑寸”就是心窩子這裡,但不是心臟所在。我們的心臟,每一個人都是偏的,沒有一個人是正的。所以人都是歪心思,因為心臟都是歪的。

如果一個家庭能夠常做好事,後代子孫一定好;如果你使壞,喜歡做缺德事,就算現在聰明能幹、富貴榮華,將來後代子孫必然要糟。這是真的哦!我這輩子幾十年來,因果報應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現世報。錯事幹下去,沒幾年光景便自食惡果,慘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說明罷了。

所以我們小時候受傳統文化家庭教育的這句話:“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說為人必須心地善良,後代方能得福,你心地好,會給後代子孫好的影響,有好報。

《我說參同契》《佛教的孝道思想》《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