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美國開始坐立不安?因為其軍事結盟戰略遇到這三項挑戰

為啥美國開始坐立不安?因為其軍事結盟戰略遇到這三項挑戰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下,美國為了維持其獨霸世界的國際地位,繼續推進軍事結盟戰略,開始遭遇日益增多的歷史性挑戰。

首先,盟國在關注軍事安全的同時,對經濟安全的重視度上升,違背盟主美國有關軍事安全指令的案例增多。新興經濟體和大批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崛起是國際力量對比中最具革命性的變化。20國集團的誕生是這一變化的標誌性事件,體現了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和金融實力。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通過不斷增長的經貿合作和雙向投資,促使各國經濟融合度不斷提升。各主權國家獨自的經濟利益已成為其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與冷戰時期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內各國都把軍事安全利益放在首位、經濟利益被視為無足輕重的局面完全不同。各主權國家的國家利益多元化和與他國經濟融合趨勢的發展,對美國與軍事盟國的傳統關係正在產生深刻影響。由於美國仍以盟主身份強調軍事安全、企圖控制盟國與他國的經濟關係,美國大多數盟國都面臨順從美國所謂軍事安全利益還是維護本國經濟利益的艱難選擇,在能源、高科技和軍品等領域的經貿問題尤為突出。近年來,盟國不聽從美國指令,為維護本國經濟利益,與俄羅斯、中國在美國不認可的領域和項目上開展經貿合作的事例時常發生。英國帶頭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大利在7國集團中率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德國堅持從俄羅斯進口能源,而土耳其渴望進口俄羅斯軍品。諸多盟國有意與中國企業開展5G技術交流合作,更使美國坐立不安。

其次,美國對盟國的軍事保護變成空中樓閣,正逐漸失去效用,引發結盟開支爭端。自蘇聯解體以來的28年中,世界主要大國之間軍力競爭和軍備競賽雖然激烈,多對雙邊關係也時有起伏,但從未發生過大規模軍事衝突,和平共處是主基調。在可預見的將來,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仍將以合作與競爭同行的態勢演進。美國的盟國並沒有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威脅。作為美國與盟國結盟的基礎,即所謂遭受外來武裝攻擊之事,若說會來自世界主要大國,信者寥寥無幾。由此產生維持聯盟運行必要開支分攤難題。由於結盟以雙邊或多邊防務條約為基礎,各盟國與美國分攤開支事宜各不相同,錯綜複雜。美國近來計劃向盟國徵收軍事安全保護費的消息,更使這一難題難上加難。大多數北約歐洲盟國對美國要求其將國防預算增加到各國國民生產總值2%的呼籲,採取不冷不熱的敷衍態度,真正完全實現這一目標遙遙無期。日本和韓國對分攤美國駐軍費用也是斤斤計較,並不慷慨大方。美國自身財政預算拮据,既要當盟主,又要壓縮海外軍費開支,舉步維艱。繼續挑起地區緊張或衝突,要求受害盟國出巨資,仍會是美國緩解這一難題的招數。

第三,結盟條約老朽,難以為美國當前軍事戰略目標服務。美國同盟國締結的防務條約,大多始於冷戰時期。幾十年過去了,國際形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美國為了自身當前戰略目標,重新解釋陳舊的結盟條約,借力盟國的圖謀漏洞百出,難以得逞。例如,2019年3月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與菲律賓外長洛克辛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企圖將南海問題與美菲1951年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相聯繫。他不顧常識,妄稱南海是太平洋的一部分,對在南海的菲律賓的飛機和公務船隻的武力攻擊,將引發共同防禦義務。蓬佩奧的常識性錯誤是故意的,是為了刻意將“對在南海的菲律賓的飛機和公務船隻的武力攻擊”適用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的規定,而條約第四條根本沒有“南海”這兩個字;只是說“一方承認,在太平洋地區對雙方的任何一方的武力攻擊對其和平和安全是危險的,並宣佈將按照憲法程序採取行動,對付共同危險”。蓬佩奧不僅目的沒有達到,反而暴露了他企圖利用菲律賓在南海生事的不良居心。

當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勢滾滾向前,美國的盟國沒有來自世界主要大國武力攻擊的威脅。隨著盟國對來自大國武力攻擊憂慮遞減,其與美國盟主關係漸失內聚力的趨勢不可逆轉。美國軍事結盟戰略遭遇的歷史性挑戰將不斷增多。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吳祖榮(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