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開著三輪摩托出門,身後是當地為數不多還住著人的房子。)

當地的農三代大都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留守農場的老人們也不願孩子們回來。

2000年後偶有農大的畢業生來此工作,但農場環境惡劣、工資不高,最終留下來的人極少,許多人待了幾個月便走了。

沙漠逼近留守者遇到新難題

與人口外流並行的,是沙漠的逼近。

老人們仍堅持著植樹防沙傳統,但當地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十多倍,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胡楊的存活率都不高。

脆弱的樹苗通常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成,而只要有一年大旱,就可能前功盡棄。

每年,老人們往往要回到去年種樹的地方,繼續補種,因為許多樹苗已經在這一年死於缺水。

在西西弗斯般的困境中,李衛紅意識到自己老了,他越來越容易累。“樹不容易活,人又很累”。李衛紅心想,再過幾年自己就幹不動。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開著三輪摩托出門,身後是當地為數不多還住著人的房子。)

當地的農三代大都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留守農場的老人們也不願孩子們回來。

2000年後偶有農大的畢業生來此工作,但農場環境惡劣、工資不高,最終留下來的人極少,許多人待了幾個月便走了。

沙漠逼近留守者遇到新難題

與人口外流並行的,是沙漠的逼近。

老人們仍堅持著植樹防沙傳統,但當地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十多倍,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胡楊的存活率都不高。

脆弱的樹苗通常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成,而只要有一年大旱,就可能前功盡棄。

每年,老人們往往要回到去年種樹的地方,繼續補種,因為許多樹苗已經在這一年死於缺水。

在西西弗斯般的困境中,李衛紅意識到自己老了,他越來越容易累。“樹不容易活,人又很累”。李衛紅心想,再過幾年自己就幹不動。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獨自走在荒涼的農場中。)

沙漠以每年十多米的速度南侵。春天,大風一起,黃沙遮天蔽日,颳得人睜不開眼睛,能見度只在幾米之內。

目前,青山農場的實際居住者不超過230人。其中李衛紅所在連隊只剩12戶人家,有的連隊甚至僅剩六七戶。

李衛紅意識到,一個時代過去了。

“再過5年,我們這一代人全退休了,再沒人種地了。”李衛紅說,“這裡沒有我們的後代,他們都在外面。”

那時,這片戈壁灘上的農場將名存實亡。

乾旱、沙暴總與貧窮相伴。

統購統銷的年代結束了,但青山農場的留守者們卻沒有找到新出路。

當地的自然條件決定了,需水量大的農作物很難存活。因此,青山農場的農作物生產成本高,產量低。農民們曾嘗試過種植玉米和麥子,在市場上卻賣不出好價錢。

在好的年景裡,農民辛苦一整年,六七十畝地的玉米也只能賣一兩萬塊錢,若遇不好的年景,農民往往是賠錢種地。

“這裡沒有種得好的產品,種什麼賠什麼。” 李衛紅感慨。

農場的一個連隊,甚至連續賠了4年。久而久之,農民的種地意願銳減,大量土地被閒置。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直到貝貝南瓜的出現。

電商助力,小眾南瓜逆襲

貝貝南瓜原產於日本,是一種小型南瓜,只有一個手掌大小,味道上保留了南瓜的甜香,口感上卻有板栗的粉糯。引進中國之後,農科院對這一品種進行了改良,使其適應沙土種植。因具有固土防沙效果,貝貝南瓜被農科院在民勤地區推廣種植。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開著三輪摩托出門,身後是當地為數不多還住著人的房子。)

當地的農三代大都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留守農場的老人們也不願孩子們回來。

2000年後偶有農大的畢業生來此工作,但農場環境惡劣、工資不高,最終留下來的人極少,許多人待了幾個月便走了。

沙漠逼近留守者遇到新難題

與人口外流並行的,是沙漠的逼近。

老人們仍堅持著植樹防沙傳統,但當地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十多倍,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胡楊的存活率都不高。

脆弱的樹苗通常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成,而只要有一年大旱,就可能前功盡棄。

每年,老人們往往要回到去年種樹的地方,繼續補種,因為許多樹苗已經在這一年死於缺水。

在西西弗斯般的困境中,李衛紅意識到自己老了,他越來越容易累。“樹不容易活,人又很累”。李衛紅心想,再過幾年自己就幹不動。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獨自走在荒涼的農場中。)

沙漠以每年十多米的速度南侵。春天,大風一起,黃沙遮天蔽日,颳得人睜不開眼睛,能見度只在幾米之內。

目前,青山農場的實際居住者不超過230人。其中李衛紅所在連隊只剩12戶人家,有的連隊甚至僅剩六七戶。

李衛紅意識到,一個時代過去了。

“再過5年,我們這一代人全退休了,再沒人種地了。”李衛紅說,“這裡沒有我們的後代,他們都在外面。”

那時,這片戈壁灘上的農場將名存實亡。

乾旱、沙暴總與貧窮相伴。

統購統銷的年代結束了,但青山農場的留守者們卻沒有找到新出路。

當地的自然條件決定了,需水量大的農作物很難存活。因此,青山農場的農作物生產成本高,產量低。農民們曾嘗試過種植玉米和麥子,在市場上卻賣不出好價錢。

在好的年景裡,農民辛苦一整年,六七十畝地的玉米也只能賣一兩萬塊錢,若遇不好的年景,農民往往是賠錢種地。

“這裡沒有種得好的產品,種什麼賠什麼。” 李衛紅感慨。

農場的一個連隊,甚至連續賠了4年。久而久之,農民的種地意願銳減,大量土地被閒置。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直到貝貝南瓜的出現。

電商助力,小眾南瓜逆襲

貝貝南瓜原產於日本,是一種小型南瓜,只有一個手掌大小,味道上保留了南瓜的甜香,口感上卻有板栗的粉糯。引進中國之後,農科院對這一品種進行了改良,使其適應沙土種植。因具有固土防沙效果,貝貝南瓜被農科院在民勤地區推廣種植。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一手就能抓住的貝貝南瓜,具有需水少、固土防沙等特點。)

民勤縣與青山農場所在的永昌縣相鄰,面臨著更嚴重的沙漠化危機。但彼時民勤縣種植的貝貝南瓜,卻難以打開銷路。賣得最好的商家,一個月也只賣出了1000多單。由於長期滯銷,民勤縣的農戶逐漸縮減種植量。

一直到2015年之前,貝貝南瓜還是鮮為人知的一種小眾蔬菜。然而,李衛紅的兒子李斐卻看到了希望。

他雖然早已大學畢業離開農場,但如今農場的衰敗依舊令他心痛。他相信,通過合適的包裝和重新定位,可以打開貝貝南瓜的銷路,讓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有一份盼頭。

於是他輾轉聯繫上了杭州一家電商的運營者楊佳鑫。

楊佳鑫起初對於民勤縣的南瓜並不感興趣,直到他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了農民在沙漠中種南瓜的場面。“幾十米高的沙塵暴裡,老人裹著頭巾在搶收南瓜,生怕被砂石砸壞了。”

楊佳鑫備受震撼,他和李斐決定,為民勤縣的南瓜尋找出路。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開著三輪摩托出門,身後是當地為數不多還住著人的房子。)

當地的農三代大都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留守農場的老人們也不願孩子們回來。

2000年後偶有農大的畢業生來此工作,但農場環境惡劣、工資不高,最終留下來的人極少,許多人待了幾個月便走了。

沙漠逼近留守者遇到新難題

與人口外流並行的,是沙漠的逼近。

老人們仍堅持著植樹防沙傳統,但當地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十多倍,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胡楊的存活率都不高。

脆弱的樹苗通常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成,而只要有一年大旱,就可能前功盡棄。

每年,老人們往往要回到去年種樹的地方,繼續補種,因為許多樹苗已經在這一年死於缺水。

在西西弗斯般的困境中,李衛紅意識到自己老了,他越來越容易累。“樹不容易活,人又很累”。李衛紅心想,再過幾年自己就幹不動。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獨自走在荒涼的農場中。)

沙漠以每年十多米的速度南侵。春天,大風一起,黃沙遮天蔽日,颳得人睜不開眼睛,能見度只在幾米之內。

目前,青山農場的實際居住者不超過230人。其中李衛紅所在連隊只剩12戶人家,有的連隊甚至僅剩六七戶。

李衛紅意識到,一個時代過去了。

“再過5年,我們這一代人全退休了,再沒人種地了。”李衛紅說,“這裡沒有我們的後代,他們都在外面。”

那時,這片戈壁灘上的農場將名存實亡。

乾旱、沙暴總與貧窮相伴。

統購統銷的年代結束了,但青山農場的留守者們卻沒有找到新出路。

當地的自然條件決定了,需水量大的農作物很難存活。因此,青山農場的農作物生產成本高,產量低。農民們曾嘗試過種植玉米和麥子,在市場上卻賣不出好價錢。

在好的年景裡,農民辛苦一整年,六七十畝地的玉米也只能賣一兩萬塊錢,若遇不好的年景,農民往往是賠錢種地。

“這裡沒有種得好的產品,種什麼賠什麼。” 李衛紅感慨。

農場的一個連隊,甚至連續賠了4年。久而久之,農民的種地意願銳減,大量土地被閒置。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直到貝貝南瓜的出現。

電商助力,小眾南瓜逆襲

貝貝南瓜原產於日本,是一種小型南瓜,只有一個手掌大小,味道上保留了南瓜的甜香,口感上卻有板栗的粉糯。引進中國之後,農科院對這一品種進行了改良,使其適應沙土種植。因具有固土防沙效果,貝貝南瓜被農科院在民勤地區推廣種植。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一手就能抓住的貝貝南瓜,具有需水少、固土防沙等特點。)

民勤縣與青山農場所在的永昌縣相鄰,面臨著更嚴重的沙漠化危機。但彼時民勤縣種植的貝貝南瓜,卻難以打開銷路。賣得最好的商家,一個月也只賣出了1000多單。由於長期滯銷,民勤縣的農戶逐漸縮減種植量。

一直到2015年之前,貝貝南瓜還是鮮為人知的一種小眾蔬菜。然而,李衛紅的兒子李斐卻看到了希望。

他雖然早已大學畢業離開農場,但如今農場的衰敗依舊令他心痛。他相信,通過合適的包裝和重新定位,可以打開貝貝南瓜的銷路,讓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有一份盼頭。

於是他輾轉聯繫上了杭州一家電商的運營者楊佳鑫。

楊佳鑫起初對於民勤縣的南瓜並不感興趣,直到他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了農民在沙漠中種南瓜的場面。“幾十米高的沙塵暴裡,老人裹著頭巾在搶收南瓜,生怕被砂石砸壞了。”

楊佳鑫備受震撼,他和李斐決定,為民勤縣的南瓜尋找出路。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兒子手持鐵鍬,走在通往瓜田的路上。)

無獨有偶,此時聚划算平臺也看到了貝貝南瓜的潛力。由於其種植成本低,聚划算建議楊佳鑫,第一步先以價格打開市場,積累消費者數據。

除了南瓜好,聚划算的信心自有來處。背靠淘寶龐大的用戶數,聚划算巨大的商業和科技力量,能賦能優質產品、商家和原產地,在短時間內“賣爆”、“賣空”,同時孵化品牌,幫助農產品長遠持續發展。

聚划算還通過大數據分析,製作了消費者畫像,並在此基礎上向楊佳鑫建議:拓展貝貝南瓜的應用場景,以吸引更大消費人群。

楊佳鑫據此得出結論,南瓜之所以在網上賣得不好,是因為和消費人群不匹配。年輕人是網絡消費的主力,卻少有在家自己做飯的習慣,因此上網買菜的人本就少。如果將貝貝南瓜定位為速食產品,年輕消費者將更容易接受這一新鮮事物。

“對小眾產品,我們必須為它創造一個消費場景。就是辦公室5分鐘速食,不需要煮,微波爐蒸一下就可以。很多辦公室都有微波爐。”楊佳鑫說。

貝貝南瓜體積小,便於微波爐加熱,辦公室場景也利於分享,這使得貝貝南瓜得以在年輕白領中口口相傳。楊佳鑫特地為它取了個名字——“板栗味小南瓜”。

很快,聚划算的爆發效應再一次在貝貝南瓜上應驗。2016年,貝貝南瓜在聚划算的一場活動中3天賣出了4.38萬箱,打破了該平臺蔬菜品類的最高紀錄。

2017年,在聚划算的活動中,貝貝南瓜單個鏈接累計銷量達到了33.8萬箱。“遠超我們的預計,快遞公司都收不過來”,李斐說。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開著三輪摩托出門,身後是當地為數不多還住著人的房子。)

當地的農三代大都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留守農場的老人們也不願孩子們回來。

2000年後偶有農大的畢業生來此工作,但農場環境惡劣、工資不高,最終留下來的人極少,許多人待了幾個月便走了。

沙漠逼近留守者遇到新難題

與人口外流並行的,是沙漠的逼近。

老人們仍堅持著植樹防沙傳統,但當地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十多倍,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胡楊的存活率都不高。

脆弱的樹苗通常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成,而只要有一年大旱,就可能前功盡棄。

每年,老人們往往要回到去年種樹的地方,繼續補種,因為許多樹苗已經在這一年死於缺水。

在西西弗斯般的困境中,李衛紅意識到自己老了,他越來越容易累。“樹不容易活,人又很累”。李衛紅心想,再過幾年自己就幹不動。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獨自走在荒涼的農場中。)

沙漠以每年十多米的速度南侵。春天,大風一起,黃沙遮天蔽日,颳得人睜不開眼睛,能見度只在幾米之內。

目前,青山農場的實際居住者不超過230人。其中李衛紅所在連隊只剩12戶人家,有的連隊甚至僅剩六七戶。

李衛紅意識到,一個時代過去了。

“再過5年,我們這一代人全退休了,再沒人種地了。”李衛紅說,“這裡沒有我們的後代,他們都在外面。”

那時,這片戈壁灘上的農場將名存實亡。

乾旱、沙暴總與貧窮相伴。

統購統銷的年代結束了,但青山農場的留守者們卻沒有找到新出路。

當地的自然條件決定了,需水量大的農作物很難存活。因此,青山農場的農作物生產成本高,產量低。農民們曾嘗試過種植玉米和麥子,在市場上卻賣不出好價錢。

在好的年景裡,農民辛苦一整年,六七十畝地的玉米也只能賣一兩萬塊錢,若遇不好的年景,農民往往是賠錢種地。

“這裡沒有種得好的產品,種什麼賠什麼。” 李衛紅感慨。

農場的一個連隊,甚至連續賠了4年。久而久之,農民的種地意願銳減,大量土地被閒置。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直到貝貝南瓜的出現。

電商助力,小眾南瓜逆襲

貝貝南瓜原產於日本,是一種小型南瓜,只有一個手掌大小,味道上保留了南瓜的甜香,口感上卻有板栗的粉糯。引進中國之後,農科院對這一品種進行了改良,使其適應沙土種植。因具有固土防沙效果,貝貝南瓜被農科院在民勤地區推廣種植。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一手就能抓住的貝貝南瓜,具有需水少、固土防沙等特點。)

民勤縣與青山農場所在的永昌縣相鄰,面臨著更嚴重的沙漠化危機。但彼時民勤縣種植的貝貝南瓜,卻難以打開銷路。賣得最好的商家,一個月也只賣出了1000多單。由於長期滯銷,民勤縣的農戶逐漸縮減種植量。

一直到2015年之前,貝貝南瓜還是鮮為人知的一種小眾蔬菜。然而,李衛紅的兒子李斐卻看到了希望。

他雖然早已大學畢業離開農場,但如今農場的衰敗依舊令他心痛。他相信,通過合適的包裝和重新定位,可以打開貝貝南瓜的銷路,讓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有一份盼頭。

於是他輾轉聯繫上了杭州一家電商的運營者楊佳鑫。

楊佳鑫起初對於民勤縣的南瓜並不感興趣,直到他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了農民在沙漠中種南瓜的場面。“幾十米高的沙塵暴裡,老人裹著頭巾在搶收南瓜,生怕被砂石砸壞了。”

楊佳鑫備受震撼,他和李斐決定,為民勤縣的南瓜尋找出路。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兒子手持鐵鍬,走在通往瓜田的路上。)

無獨有偶,此時聚划算平臺也看到了貝貝南瓜的潛力。由於其種植成本低,聚划算建議楊佳鑫,第一步先以價格打開市場,積累消費者數據。

除了南瓜好,聚划算的信心自有來處。背靠淘寶龐大的用戶數,聚划算巨大的商業和科技力量,能賦能優質產品、商家和原產地,在短時間內“賣爆”、“賣空”,同時孵化品牌,幫助農產品長遠持續發展。

聚划算還通過大數據分析,製作了消費者畫像,並在此基礎上向楊佳鑫建議:拓展貝貝南瓜的應用場景,以吸引更大消費人群。

楊佳鑫據此得出結論,南瓜之所以在網上賣得不好,是因為和消費人群不匹配。年輕人是網絡消費的主力,卻少有在家自己做飯的習慣,因此上網買菜的人本就少。如果將貝貝南瓜定位為速食產品,年輕消費者將更容易接受這一新鮮事物。

“對小眾產品,我們必須為它創造一個消費場景。就是辦公室5分鐘速食,不需要煮,微波爐蒸一下就可以。很多辦公室都有微波爐。”楊佳鑫說。

貝貝南瓜體積小,便於微波爐加熱,辦公室場景也利於分享,這使得貝貝南瓜得以在年輕白領中口口相傳。楊佳鑫特地為它取了個名字——“板栗味小南瓜”。

很快,聚划算的爆發效應再一次在貝貝南瓜上應驗。2016年,貝貝南瓜在聚划算的一場活動中3天賣出了4.38萬箱,打破了該平臺蔬菜品類的最高紀錄。

2017年,在聚划算的活動中,貝貝南瓜單個鏈接累計銷量達到了33.8萬箱。“遠超我們的預計,快遞公司都收不過來”,李斐說。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向兒子交代下午要採摘的瓜田。雖然李斐在電商方面頗有建樹,但在種地上的問題上,還是得聽父

“吃”掉沙漠,留守者們信心滿滿

在民勤的嘗試成功之後,李斐把貝貝南瓜帶回了青山農場,打算靠它挽救頹勢。父親李衛紅一看,“這不就倭葫蘆嘛”,他笑兒子不懂種地,連當地人說的“倭葫蘆”都不認識。

李衛紅知道,貝貝南瓜需水量少,加之農場晝夜溫差大,正適合南瓜種植。

但沒接觸過電商的他,對於在網上賣南瓜一事始終心裡沒底,但看著兒子信心滿滿的樣子,又瞭解到民勤縣的先例之後,他決心嘗試一次。

第一年李衛紅不敢多種,只是張羅親戚朋友試著種植了500畝南瓜。李衛紅80歲的父親,農場第一代職工,看到戈壁上廣袤的南瓜田,不禁心生憂慮,小心翼翼地問孫子:“李斐,種這麼多,你能賣得掉嗎?”

這個問題也代表了許多觀望者的態度,習慣了統購統銷的農民們,從未接觸過電商。他們心裡充滿狐疑:過去的產品都是靠農場包銷,上網賣,如果沒人要了怎麼辦?

誰知李斐只用了不到50天,便在天貓上將500畝地的南瓜銷售一空,月銷量排行類目第一。

今年,有了收入來源和希望,青山農場還有勞動力的農戶幾乎都加入了種植的行列,他們在沙漠邊緣一共種下了2450畝南瓜。荒廢了許多年的土地,重又被綠色包裹,商業成了新的驅動力。

未來,聚划算還計劃發起狙擊沙漠化的行動,消費者每買下一顆南瓜,平臺便會在沙漠裡多種下一顆南瓜。讓遙遠城市裡的消費者,和農墾兵團的留守者們一起站在抗沙前線,用南瓜為大地填色。

"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沙漠邊緣,一片翠綠鋪展開來

陽光炙熱,如果靠得夠近,甚至能看見從人身上蒸騰的水汽。

李衛紅戴著一頂草帽,從農地裡直起腰來,眼前是數百畝南瓜田,根深葉茂,一片翠綠和遠處的漫漫黃沙構成一幅獨特的邊塞圖景。

這是他在戈壁灘上最後的陣地。

李衛紅身後,散佈著幾座農墾時代的矮房,早已無人居住,殘破不堪。“沒人住,時間久就塌了,塌了就推了,現在就剩這幾間房子。”他說。

1964年出生至今,李衛紅很少離開農場。但眼下,農場倒像是要離開自己了。多年來,在沙漠的擴張下,耕地步步退卻,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和李衛紅一同在瓜田裡耕作的,只有二十來個皮膚黝黑的老人。

他們和那幾座矮破的老房,是曾經輝煌的農場在沙漠邊緣的最後留守者。

這片新出現的、綠葉覆蓋的領地,總算讓農場又有了點生氣。這裡的人們已有許多年不曾這麼忙碌過了。

望著在南瓜田裡勞作的人們,李衛紅有時會陷入回憶。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他的南瓜田。他出生於甘肅省永昌縣青山農場,一輩子與沙漠為鄰。)

時光流逝,曾經的農場輝煌不在

初夏的戈壁灘,剛下過一場暴雨。雨一停,地就幹了,又變得堅硬起來。

“這的地留不住水。”李衛紅俯身捏了把土。他在這裡生活了55年,早已習慣了黃沙作伴的日子。

乾旱是這片土地永恆的主題。青山農場位於甘肅永昌縣,河西走廊中部,屬古之涼州,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線在這一帶膠著、遊移了十幾個世紀。

從衛星視角看,農場正處在綠色和黃色的分界線上,北鄰巴丹吉林沙漠,東接騰格裡沙漠,兩個沙漠組成了一隻巨大的蟹鉗,而青山農場,就在鉗口之下。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衛星視角中的青山農場,中國四大沙漠中的兩個均距此不遠。圖中左上為巴丹吉林沙漠,右側為騰格里沙

李衛紅的父親有耳疾,平日少言寡語。建場6年後,他默默為剛出生的兒子取了這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名字。

在李衛紅的記憶中,曾經的農場生活無憂無慮。

同一片田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農民、讀書人一道勞作。不同口音、不同故事交織在一起,演繹著只屬於戈壁灘的交響樂。

為了對抗沙漠,農場掀起了植樹運動。戈壁灘薄薄的土層下全是石頭,人們得先用鐵鍬在堅硬的砂石地上挖出個坑,填上土,再把樹苗放進去。這個過程,比在一般土壤中種樹,要累上許多,但他們樂於如此。

飽滿的熱情中,他們憧憬著,青山就在不遠的未來。

但是,時光悄悄流逝,人們一家一家離開了農場。電燈取代了煤油燈,但夜晚,農場裡的燈火卻日漸稀疏。大集體消失了,空房子越來越多,剩下的住戶之間相隔的距離就遠了,人們再不像過去那樣喜歡串門。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開著三輪摩托出門,身後是當地為數不多還住著人的房子。)

當地的農三代大都背井離鄉,進城打工,留守農場的老人們也不願孩子們回來。

2000年後偶有農大的畢業生來此工作,但農場環境惡劣、工資不高,最終留下來的人極少,許多人待了幾個月便走了。

沙漠逼近留守者遇到新難題

與人口外流並行的,是沙漠的逼近。

老人們仍堅持著植樹防沙傳統,但當地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十多倍,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連胡楊的存活率都不高。

脆弱的樹苗通常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成,而只要有一年大旱,就可能前功盡棄。

每年,老人們往往要回到去年種樹的地方,繼續補種,因為許多樹苗已經在這一年死於缺水。

在西西弗斯般的困境中,李衛紅意識到自己老了,他越來越容易累。“樹不容易活,人又很累”。李衛紅心想,再過幾年自己就幹不動。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獨自走在荒涼的農場中。)

沙漠以每年十多米的速度南侵。春天,大風一起,黃沙遮天蔽日,颳得人睜不開眼睛,能見度只在幾米之內。

目前,青山農場的實際居住者不超過230人。其中李衛紅所在連隊只剩12戶人家,有的連隊甚至僅剩六七戶。

李衛紅意識到,一個時代過去了。

“再過5年,我們這一代人全退休了,再沒人種地了。”李衛紅說,“這裡沒有我們的後代,他們都在外面。”

那時,這片戈壁灘上的農場將名存實亡。

乾旱、沙暴總與貧窮相伴。

統購統銷的年代結束了,但青山農場的留守者們卻沒有找到新出路。

當地的自然條件決定了,需水量大的農作物很難存活。因此,青山農場的農作物生產成本高,產量低。農民們曾嘗試過種植玉米和麥子,在市場上卻賣不出好價錢。

在好的年景裡,農民辛苦一整年,六七十畝地的玉米也只能賣一兩萬塊錢,若遇不好的年景,農民往往是賠錢種地。

“這裡沒有種得好的產品,種什麼賠什麼。” 李衛紅感慨。

農場的一個連隊,甚至連續賠了4年。久而久之,農民的種地意願銳減,大量土地被閒置。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直到貝貝南瓜的出現。

電商助力,小眾南瓜逆襲

貝貝南瓜原產於日本,是一種小型南瓜,只有一個手掌大小,味道上保留了南瓜的甜香,口感上卻有板栗的粉糯。引進中國之後,農科院對這一品種進行了改良,使其適應沙土種植。因具有固土防沙效果,貝貝南瓜被農科院在民勤地區推廣種植。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一手就能抓住的貝貝南瓜,具有需水少、固土防沙等特點。)

民勤縣與青山農場所在的永昌縣相鄰,面臨著更嚴重的沙漠化危機。但彼時民勤縣種植的貝貝南瓜,卻難以打開銷路。賣得最好的商家,一個月也只賣出了1000多單。由於長期滯銷,民勤縣的農戶逐漸縮減種植量。

一直到2015年之前,貝貝南瓜還是鮮為人知的一種小眾蔬菜。然而,李衛紅的兒子李斐卻看到了希望。

他雖然早已大學畢業離開農場,但如今農場的衰敗依舊令他心痛。他相信,通過合適的包裝和重新定位,可以打開貝貝南瓜的銷路,讓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有一份盼頭。

於是他輾轉聯繫上了杭州一家電商的運營者楊佳鑫。

楊佳鑫起初對於民勤縣的南瓜並不感興趣,直到他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了農民在沙漠中種南瓜的場面。“幾十米高的沙塵暴裡,老人裹著頭巾在搶收南瓜,生怕被砂石砸壞了。”

楊佳鑫備受震撼,他和李斐決定,為民勤縣的南瓜尋找出路。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和兒子手持鐵鍬,走在通往瓜田的路上。)

無獨有偶,此時聚划算平臺也看到了貝貝南瓜的潛力。由於其種植成本低,聚划算建議楊佳鑫,第一步先以價格打開市場,積累消費者數據。

除了南瓜好,聚划算的信心自有來處。背靠淘寶龐大的用戶數,聚划算巨大的商業和科技力量,能賦能優質產品、商家和原產地,在短時間內“賣爆”、“賣空”,同時孵化品牌,幫助農產品長遠持續發展。

聚划算還通過大數據分析,製作了消費者畫像,並在此基礎上向楊佳鑫建議:拓展貝貝南瓜的應用場景,以吸引更大消費人群。

楊佳鑫據此得出結論,南瓜之所以在網上賣得不好,是因為和消費人群不匹配。年輕人是網絡消費的主力,卻少有在家自己做飯的習慣,因此上網買菜的人本就少。如果將貝貝南瓜定位為速食產品,年輕消費者將更容易接受這一新鮮事物。

“對小眾產品,我們必須為它創造一個消費場景。就是辦公室5分鐘速食,不需要煮,微波爐蒸一下就可以。很多辦公室都有微波爐。”楊佳鑫說。

貝貝南瓜體積小,便於微波爐加熱,辦公室場景也利於分享,這使得貝貝南瓜得以在年輕白領中口口相傳。楊佳鑫特地為它取了個名字——“板栗味小南瓜”。

很快,聚划算的爆發效應再一次在貝貝南瓜上應驗。2016年,貝貝南瓜在聚划算的一場活動中3天賣出了4.38萬箱,打破了該平臺蔬菜品類的最高紀錄。

2017年,在聚划算的活動中,貝貝南瓜單個鏈接累計銷量達到了33.8萬箱。“遠超我們的預計,快遞公司都收不過來”,李斐說。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李衛紅向兒子交代下午要採摘的瓜田。雖然李斐在電商方面頗有建樹,但在種地上的問題上,還是得聽父

“吃”掉沙漠,留守者們信心滿滿

在民勤的嘗試成功之後,李斐把貝貝南瓜帶回了青山農場,打算靠它挽救頹勢。父親李衛紅一看,“這不就倭葫蘆嘛”,他笑兒子不懂種地,連當地人說的“倭葫蘆”都不認識。

李衛紅知道,貝貝南瓜需水量少,加之農場晝夜溫差大,正適合南瓜種植。

但沒接觸過電商的他,對於在網上賣南瓜一事始終心裡沒底,但看著兒子信心滿滿的樣子,又瞭解到民勤縣的先例之後,他決心嘗試一次。

第一年李衛紅不敢多種,只是張羅親戚朋友試著種植了500畝南瓜。李衛紅80歲的父親,農場第一代職工,看到戈壁上廣袤的南瓜田,不禁心生憂慮,小心翼翼地問孫子:“李斐,種這麼多,你能賣得掉嗎?”

這個問題也代表了許多觀望者的態度,習慣了統購統銷的農民們,從未接觸過電商。他們心裡充滿狐疑:過去的產品都是靠農場包銷,上網賣,如果沒人要了怎麼辦?

誰知李斐只用了不到50天,便在天貓上將500畝地的南瓜銷售一空,月銷量排行類目第一。

今年,有了收入來源和希望,青山農場還有勞動力的農戶幾乎都加入了種植的行列,他們在沙漠邊緣一共種下了2450畝南瓜。荒廢了許多年的土地,重又被綠色包裹,商業成了新的驅動力。

未來,聚划算還計劃發起狙擊沙漠化的行動,消費者每買下一顆南瓜,平臺便會在沙漠裡多種下一顆南瓜。讓遙遠城市裡的消費者,和農墾兵團的留守者們一起站在抗沙前線,用南瓜為大地填色。

老人與沙漠搏鬥50年,如今,兒子引進的南瓜成了“大殺器”

(圖說:綠色覆蓋的土地,即為戈壁灘上的南瓜田。)

看到了盼頭的農場老人們,如今也開始張羅著打包、發貨和快遞,還得抽空接待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採購商,每日忙得不可開交。

“現在人手還不夠哩”,李衛紅說,“從來沒有這麼忙過。”

偶爾,從戈壁灘上的南瓜田裡回來,李衛紅也會到兒子擺放電腦的辦公室裡轉轉,看著長長的發貨單不斷從機器裡吐出,上面印著那些他聽都沒聽說過的城市,李衛紅只覺得不可思議。

他不懂電商,作為農墾兵團最後的留守者,他種了一輩子的地,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蘭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