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

三國文化之源——南充

點擊上方“南充播報”即可關注我們

●省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批准閬中市等17個國家級貧困縣、營山縣等13個省定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南充4個國家級貧困縣(閬中市、南部縣、儀隴縣、嘉陵區)、3個省定貧困縣(高坪區、營山縣、蓬安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截止2018年12月,全市共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2%

●今年,我市還面臨73個村退出、1.32萬人脫貧的目標

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

近日,小編踏訪南充市部分山村,村村容貌煥然一新,處處湧動著蓬勃生機與活力。建脫貧奔康產業園、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抓好農村教育衛生事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南充大地,脫貧攻堅工作像日曆一樣,一頁頁翻出新內容。

2014年,南充有貧困村1290個、貧困人口57.8萬人,佔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的近1/10。小編從市扶貧開發局瞭解到,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2%。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勝利。

日前召開的省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批准閬中市等17個國家級貧困縣、營山縣等13個省定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南充4個國家級貧困縣(閬中市、南部縣、儀隴縣、嘉陵區)、3個省定貧困縣(高坪區、營山縣、蓬安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率先在全省實現所有貧困縣“摘帽”,760萬南充人民開啟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

建脫貧奔康產業園

走出產業扶貧新路

脫貧攻堅根本出路在於產業培育。南充圍繞“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目標,區域化、流域化、全域化“三化佈局”全覆蓋,“五方聯動”建園區,“四大機制”強帶動,在全市貧困村全覆蓋建設脫貧奔康產業園,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

5月13日上午,在營山縣湧泉鄉十龍村的花椒產業園,脫貧戶唐勳來和妻子李碧群正在園區薅草,夫妻二人有說有笑。“今年花椒樹長勢很好,現在做好田間管理,一定有個好收成。”唐勳來說。李碧群說:“多虧有了這個產業園,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掙的錢也不比外面少。”

今年57歲的唐勳來,是十龍村7組的村民,原本家庭幸福。幾年前,在外務工的唐勳來被查出患上重病,為了治病,唐勳來輾轉多家醫院,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經過3年多時間的治療,唐勳來的病情逐漸好轉,但是家庭一貧如洗。

生病後的唐勳來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妻子李碧群一邊在家照顧唐勳來,一邊操持幾畝莊稼地,家中缺了主要勞動力,日子過得異常艱辛。2014年,他家被識別為精準扶貧戶。

2017年,十龍村發展起了花椒產業園,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入園務工。唐勳來和妻子不但流轉了自家的2.6畝土地,還在園區務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去年一年,唐勳來在園區務工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一家人順利實現了脫貧。因為唐勳來工作積極、認真負責,還被選為領班。“在園區,主要是鋤草、施肥、澆水,工作強度都不大。”唐勳來說,園區優先安排貧困戶入園務工,他很珍惜這份工作。

在十龍村,像唐勳來一樣的貧困戶紛紛加入產業園,通過流轉土地、入園務工和年底分紅實現了脫貧增收。離開十龍村,在營山縣朗池鎮興雲村小編看到,村道水泥路、生產便道將連片的紅芯王柚基地連接起來,織成一張產業網。

興雲村第一書記謝雙介紹,該村實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機制,引進營山蜀龍農業有限公司,成立脫貧奔康紅芯王柚種植產業園,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專業扶持金和小額貸款等資金入股,以及在產業園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形成了良好的利益機制。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生命線”,建脫貧奔康產業園,是我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小編從市扶貧開發局獲悉,針對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無門路、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無膽量“五無”問題,我市採取堅持黨政引導、龍頭帶動、群眾主體、金融支持、專合組織“五方聯動”,在所有貧困村市場化建設脫貧奔康產業園,貧困群眾戶戶入園、戶戶增收。

目前,全市已建成脫貧奔康產業園1023個,帶動9.1萬戶貧困戶持續增收。

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

完善基礎設施

改善鄉村人居環境

近年來,我市鎖定“一房二路三水”持續發力,大力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打好住房安全、農村道路、安全飲水、網絡通訊“四場硬仗”,從根本上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從本質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從長遠上夯實脫貧奔康物質基礎。

5月14日,細雨紛紛,走進青山環抱、鳥語花香的儀隴縣九龍鄉川星村,只見平坦寬敞的通村水泥路在山間蜿蜒,伸向遠方。在川星村的村道上,小編遇見了剛趕場騎摩托車回來的村民遊輝。

“現在搬運農資、上街趕場、做買賣方便得很,從鄉場上回來騎車只需 10分鐘。”遊輝說,通村通組路的建成,讓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都發生了極大改變,下雨天再不用深一腳淺一腳踏著泥漿外出了,因此自己專門買了一輛摩托車。

九龍鄉位於儀隴縣東南部,距離縣城73公里,由於地處偏僻,過去交通十分不便。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政策的惠及下,該鄉交通狀況得到改善,全鄉修建了通村到組水泥路130餘公里、產業便道約20公里,硬化入戶便民路90餘公里,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切實解決了村民出行難。

一條條水泥路四通八達,一幢幢川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日前,小編走進閬中市思依鎮新廟埡村,往日貧困落後的面貌一去不復返。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該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住房、教育、醫療等保障措施不斷強化,山村舊貌換新顏。

新村新房、新家新貌……小編在新廟埡村新村聚居點看到,入住新村聚居點的住戶在自家庭院栽種了蔬菜、水果、花卉,各類作物爭相綻放,美不勝收。這幾年,思依鎮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完成貧困群眾易地扶貧搬遷153戶、危房改造490戶、配套建設農家小庭院200個。

“生活環境變了,心情更加舒暢。”居住在新村聚居點的村民們紛紛表示,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嶄新的住房、優美的環境,生活在其中十分幸福。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改善的是鄉村人居環境,增強的是村民發展信心。2016年以來,全市改造農村危房104159戶、易地搬遷91260人、安置地災避險1868戶,百分之百的村實現通村路硬化,完成22.6萬人安全飲水工程,完成2702個村農網改造,建成貧困村衛生室1217處、文化室1217處。

激發內生動力

實現高質量脫貧

近日,在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村委會辦公室裡,村民們聚在一起,評選該村今年一季度的“五星級農戶”。評選現場,村民們針對各家各戶的情況,逐一對標到“星”,為自己支持的“五星級農戶”投出莊重的一票。

“這次我還想保留住榮譽。”村民汪學超直言,去年評選上“五星級農戶”後,他家備受鼓舞,奔康信心十足。據瞭解,汪學超一家曾經擠在半山腰的兩間土牆房中,夫妻倆疾病纏身,又缺勞力,不僅生活清苦,還欠下不少債務,一家人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在精準扶貧政策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汪學超一家不僅住進了新房,還入股了脫貧奔康產業園,開起了農家樂,一家人順利脫貧,日子越過越好。

“政府這樣幫助我們,我們自己也要努力。”汪學超說,“脫貧致富要靠勤勞雙手,‘五星級農戶’評選,對我也是一種肯定和鼓勵。”

純陽山村黨支部書記塗正林介紹,該村過去是有名的貧困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該村按照內生動力的引導機制,試點“五星級農戶”評選,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脫貧必先立志,防止返貧必須增強脫貧內生動力。因此,我市通過農民夜校、評比活動等,激發貧困戶的榮譽感和自主意識;推行由村民大會制定的“村規民約”,讓貧困戶緊張起來,形成倒逼機制;定期組織貧困戶開展感恩奮進教育,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充分發動貧困群眾和非貧困群眾共同參與,齊心協力解決產業、住房、道路、飲水、就醫、上學等問題。

“我們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發展能力作為根本舉措。”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鄧強介紹,我市通過開展技能扶貧、文化扶貧、法治扶貧,自願脫貧、自主脫貧、自立脫貧在南充大地蔚然成風。

在全市脫貧攻堅戰中,全市3萬多名黨員幹部全部下沉、分塊包片、駐村幫扶,人人以攻堅為己任,個個以克難為指向,吃住在一線、工作在一線、決戰在一線。

截止2018年12月,全市共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2%。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南部縣榮獲全省唯一的“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南部縣純陽山村作為全國6個、四川唯一典型入選“決勝2020全國脫貧攻堅展”。

今年,我市還面臨73個村退出、1.32萬人脫貧的目標。“率先脫貧‘摘帽’只是底線,同步全面小康才是目標。”市扶貧開發局局長馬家斌表示,將緊緊圍繞“2019年鞏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目標,一場硬仗接著一場硬仗打,力爭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

來源:南充日報

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

南充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短短10小時,“大美南充”“印章教授”雙雙登央視!◎央視1年近30次報道!閬中做響10張名片,邀您來品鑑~◎感動!南充這幾人獲評四川省道德模範,有你認識的嗎?◎好消息!南充這所小學即將建成招生!
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南充已退出貧困村1217個、脫貧56.9萬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