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剛生下寶寶開始的一週,手忙腳亂啊,寶寶一哭,不知道是餵奶好,還是換尿片的好,在生活中很多新媽都會手足無措,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寶寶的“嬰語”。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1嬰語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睡覺時搖頭

寶寶太熱了: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安穩,小腦袋總是左搖右晃,媽媽一定要摸一摸寶寶的額頭和頸後。如果溼乎乎的有汗,那就說明你給寶寶蓋得或者穿得太多了,寶寶很熱。出了汗頭髮粘在頭皮上很癢,所以寶寶只好搖頭解癢了。


寶寶可能缺鈣:如果房間的溫度很適宜,寶寶的穿戴也不厚,但他還是出汗搖頭,那麼很可能是寶寶缺鈣了。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紅臉橫眉

嬰兒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後臉部發紅,有明顯的“內急”反應。這是要大便的信號,父母應立即解決他的“便急”之需。這時候寶媽們就準備好換紙尿片啦!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揉眼睛

寶寶困了:寶寶想睡覺的時候,或者剛醒來還沒醒透的時候,會覺得眼皮發沉,這時寶寶會揉眼睛。


寶寶的眼睛發炎了:如果寶寶經常揉眼睛,揉得通紅,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睫毛、眼淚,寶寶的眼睛有可能發炎了。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抓頭髮

寶寶頭皮癢:經常抓頭髮,可能是因為頭皮發癢。如果寶寶的頭髮很清潔,那麼媽媽就要檢查寶寶的頭上是不是長了溼疹。


注意:寶寶頭部的溼疹開始是一些小紅疹子,慢慢會形成黃色的斑片。媽媽可以用植物油輕輕擦在有頭垢的地方,軟化後幫寶寶洗掉就好了。


寶寶生氣了:寶寶抓頭髮也有可能是生氣的表現。媽媽需要尋找寶寶不高興的原因,滿足他的需求。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吮手指

吮手指 表示寶寶的牙齦癢了,要刺激它一下。吮手指是嬰兒智力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寶寶出生後,早期只能用哭聲和麵部表情來表示要求和傾訴,並且通過口脣來進行探索。隨著年齡的增加,寶寶開始將手放入口內吸吮,自得其樂地玩弄自己的嘴脣、舌頭,這是寶寶高興時的一種表現。


此外,吮手指也是寶寶重要的心理安慰劑。寶寶往往在自己的某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如餓了卻等不到奶吃、需要愛撫卻得不到迴應,就會以吸吮手指作為安慰劑來穩定自己的情緒。這時的寶寶更願意獨自玩耍,所以媽媽在確保寶寶的手是乾淨的情況下,不用去幹預他的動作。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吐氣泡

表示光吃牛奶已不能滿足寶寶,該給他加吃米粉了。4個月大的嬰兒唾液腺的分泌量開始增加了,所以口水相應增多,吐泡泡的機會增多,嚴重的還會流涎。由於這些唾液腺內含有一定量的澱粉消化酶,起到消化澱粉的作用,所以這時可以吃大米類的食品了。同時,因為口水還起到攪拌米粉的作用,所以流涎也可減少。





2手語

當然如果寶寶哭了,可能各位寶媽就要根據自家寶寶的照顧經驗來分析了,究竟是餓了?困了?還是拉粑粑了?那要根據長時間的觀察和總結才可以知道,而對於剛剛出生1.5歲以下的寶寶,寶媽們應該教育寶寶用手勢表示自己的想法。


嬰兒手語好處多


好處1:提升溝通便利性,嬰兒手語可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溝通樂趣,減少因互動不良造成彼此的焦慮與挫折情緒。


好處2:增強口語能力,經研究證實,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所能說出的辭彙數量、語言理解力及詞彙組句能力都比同齡孩子要好一些。


好處3:增強幼兒自信心,當孩子通過手語表達心意時,如果他人能夠正確滿足其需求,將有助於幼兒建立自信心,促使他今後更加樂意表達自身想法。


好處4:快速正確表達,從小讓孩子學習嬰兒手語,有助日後語言的發展。根據相關研究及實際教學發現,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已經對語言結構和語法概念有了初步瞭解,當進入語言學習階段時,就能快速正確表達心中意念。



必學的嬰兒手語


吃——“吃”的手語簡單易懂,這個動作(把東西放入嘴巴)對孩子而言幾乎是與生俱來。當寶寶對“吃”和食物間的關連性有所理解之後,就會在肚子餓時用“吃”的手語來取代哭鬧。


比法:手做拿食物狀,放入口中或是靠近嘴巴。


喝奶——在孩子要喝奶之前,可先問孩子:“要喝奶嗎?”一邊說一邊比畫出手勢,重複幾遍後再開始餵食。


比法:雙手握拳,做出反覆擠捏的動作,就像擠牛奶一樣。

小提醒:如果希望孩子儘快學會使用手語,就必須讓其對需求和手勢之間的關係有更好的理解,這樣才能更積極地比畫出手勢來。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讓孩子肚子餓,就可以一直誘導他做出手勢,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滿足生理需求更加重要。如果一味讓他餓肚子,只會讓他更加專注於飢餓感的表達——哭鬧,反而不利於手語學習。


我還要——和前2個手語動作相比,“我還要”屬於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指導,孩子才能夠學習得更有成效。建議父母先營造學習氣氛,例如明知道孩子還想要,但是仍舊故意延遲一下,繼續詢問幼兒意見,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夠體會這個手勢的含義。


比法:雙手手指併攏,並反覆觸碰。

小提醒: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小肌肉發展尚未完全,或許無法百分百相似地完成這個動作,有可能變成雙手擊掌或是拳頭打拳頭,此時無需過度要求幼兒,畢竟手勢只是溝通工具,只要親子之間能夠互相理解就可以啦。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分享育兒小技巧


1、純母乳餵養寶寶2周後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D,推薦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配方粉餵養,要根據寶寶所喝奶粉所含維生素D含量酌情補充。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對於寶寶骨骼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2、6個月之內的寶寶母乳和配方奶都能滿足其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所以餵奶即可,不需要給寶寶吃其他任何食物。嬰兒滿6個月後,母乳或配方奶無法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營養需求,需開始添加輔食。而奶量,從6個月至1歲期間,每天奶量保持600ml至800ml,1歲至1歲半不少於400ml至600ml。

3、餵奶後要給寶寶拍嗝,將寶寶喝奶時一同吸入胃中的空氣排出,才可避免溢奶或吐奶。


4、給寶寶拍嗝,如果新手爸媽對抱孩子還沒有經驗,家長可躺在躺椅上,身體與地面大約呈45度角。孩子吃奶後趴在大人身上,頭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大人可以輕拍或撫摸嬰兒背部,幾分鐘內孩子就會打嗝。這種方法應該簡便、安全。


5、正常情況下6個月內寶寶不需喂水,因母乳和配方奶都含大量的水,額外喝水會增加肝腎負擔。但寶寶出汗多、環境溫度高、尿量少、生病腹瀉時就應按寶寶需求補充水分。

6、對新生兒來說,體溫不超過37.5度都是正常的。由於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稍裹多些,體溫會升高,所以不要給新生兒包裹過厚。

7、新生兒可以使用沐浴露,但不需要常用,一週一次即可。對於皮膚乾燥的寶寶,可在洗澡後皮膚還溼潤時使用潤膚露可達到滋潤保溼的作用。對於滑潤的皮膚,就不是必須使用。

8、由於寶寶頭部散熱多,而心臟力量弱,達到手腳端的血流較少,因此護理嬰幼兒需要注意:

◆頭部保溫。這是為何剛出生的新生兒都給帶上帽子的原因;

◆允許嬰兒手腳偏涼。只要頸部溫熱,就可說明室溫及穿蓋的合適。



9、新生兒頸部肌肉薄弱無力,無法支撐頭部,如果頭部沒有被支撐,頭部的重量會全壓在頸椎上。所以,無論橫抱還是豎抱,都要保證寶寶頭部和胸部有足夠的支撐,可以幫助寶寶把頭靠在大人的身上,這樣寶寶頭部的重量就落在了大人身上,寶寶的頸椎不用承擔壓力,自然就不會有傷害。

10、媽媽抱寶寶最好是”經常抱,不長抱”。經常抱,讓寶寶感受媽媽的愛使他有安全感;不長抱,不要一抱就抱很久,甚至睡著了還抱,這樣會養成寶寶抱睡或不抱就哭的不良習慣。


11、出生後,在寶寶清醒、有看護的情況下,每天都讓寶寶趴一會,時間可隨著寶寶能力的增加而延長。多趴可以防止寶寶頭部過扁和偏頭,多趴的寶寶更易學會爬行,多趴還可促進寶寶心肺的發育。


12、禁止搖晃孩子,特別是週歲以內的幼小嬰兒。寶寶未發育成熟的腦髓容易在被搖晃的過程中在腦顱中受到碰撞和傷害,嚴重可致顱內出血、腦損傷腦震盪。


13、寶寶出生時脊柱僅是輕微的後凸,這時的寶寶是不需要使用枕頭的;當寶寶3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抬頭的動作時,勁椎前凸才開始逐漸出現;當寶寶6—9個月大可以獨坐時,胸椎後凸彎曲逐漸發育形成,這時,可以給寶寶枕正式的枕頭了,高度大約3釐米,隨著寶寶身體發育逐漸調整。

14、寶寶第一口輔食最好是強化鐵的嬰兒營養米粉,其綜合的營養價值遠超過蛋黃,購買的市售嬰兒米粉強化了許多營養,比自制的米粉對寶寶更營養、更有益。

15、不要給寶寶喂煮菜水。煮菜水不僅沒有營養,反而有害。因為蔬菜表面的色素、化肥、農藥會溶於水內,菜水內甚至含有重金屬,這些都會危害到孩子健康,添加輔食後,蔬菜泥更適合寶寶。

16、不要使用奶瓶餵養米粉。奶瓶餵養的過程僅僅是吸吮和吞嚥的過程,而用碗勺餵食米粉主要是為了讓寶寶通過學習新的進食技能——捲舌、咀嚼然後吞嚥的過程。

17、國外統計,使用空調和地毯的家庭,其孩子得過敏性哮喘是不用家庭孩子的2-3倍(罪魁是塵蟎)。


18、夏天太熱或冬天太冷必須使用空調時,請注意空氣濾網的定期更換和清潔,每隔2個小時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和新鮮。


19、給寶寶初添水果,不要選擇過甜或者過酸的水果,避免味道過重,出現厭奶和厭食。


20、當寶寶會坐後,就可讓寶寶坐餐椅進食。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1、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哪怕剛開始時他總是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


22、週歲以內的孩子輔食不需要加糖。糖分過多引發齲齒、攝入過多熱量,還易養成重口味不利飲食習慣養成,應儘量少吃。


23、1歲半前孩子的輔食都不需要添加食鹽,因為日常食物中都含鈉,已能滿足孩子身體對鈉的需求,如額外添加,會引起腎臟負擔。


24、白開水是孩子是最好的飲料,不要長期給寶寶喝純淨水、礦泉水,也不要給孩子喝可樂等碳酸飲料,會影響鈣的吸收。

25、不宜給嬰幼兒吃沒煮熟的雞蛋,因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被完全殺死,易引起腹瀉、寄生蟲病或食物中毒。

26、嬰兒骨骼未鈣化非常柔軟,如坐的時間過長,會引起脊柱發育變形,導致脊柱側彎或駝背,輕則影響外觀重則影響內臟器官發育。所以,6個月內寶寶不宜獨立久坐。

27、寶寶會爬後,自然會轉換到獨坐。所以應尊重嬰幼兒從趴、爬、坐、站到走的動作發展規律,充分讓孩子獲得大運動對身體和智力帶來的好處。


28、不要給寶寶穿開襠褲。身體部位暴露易受到汙染,可能引發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感染,也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疾病。


29、可給寶寶使用紙尿褲,1歲半開始進行如廁訓練,在寶寶3歲進入托幼機構前,就要習慣穿內褲。

30、即使是剛出世的新生因而,媽媽也應該經常和寶寶說話,有益於親子交流,也有益於寶寶以後的語言發展。

31、不要刻意讓孩子過早學站、學走,孩子骨骼柔軟未鈣化,承重過久易致骨骼變形,形成O型腿或X型腿。

32、即使寶寶沒長牙前,也應該定期給寶寶做口腔清潔。而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刷牙了。

33、每個寶寶出牙的起始時間不同、出牙順序不同、出牙引起的反應不同,不需要去攀比。3歲時絕大多數孩子應該出滿20顆牙,家長對此不要緊張。

34、不要咀嚼食物喂孩子,會傳播齲齒和口腔細菌。如果家長有疾病,連用口吹涼飯菜的動作也要避免。

35、寶寶如果吃得少,不強迫。強迫進食容易使孩子產生牴觸情緒,尊重孩子對食物量的選擇有利於餵養。

36、培養孩子咀嚼吞嚥動作很重要,餵食前,媽媽可做咀嚼動作演示,讓寶寶學習或鞏固進食時先咀嚼再吞嚥的習慣。


37、孩子奶量偶爾達不到建議量也不必焦慮,每個孩子個體需求不同,允許奶量有波動。

38、只要生長正常,排便次數和性狀無需關注。若生長緩慢,即使排便正常,也須尋找原因,及時調整。關注結果而不是過程。


39、由於嬰兒消化功能尚未成熟,餵奶期間經常出現大便內有白色小粒狀物質,俗稱奶瓣,這是對奶消化不夠完全的表現,家長不需焦急。


40、母乳餵養的孩子對輔食不感興趣可以試試其他家人給孩子餵食。嬰兒每次輔食量可有20%的差異,每天的進食量也不固定。

41、如讓寶寶一邊進食,一邊看電視玩玩具,對養成良好進食習慣不利,對消化也不好。


42、食物性狀與接受度密切相關。對於沒有過敏的嬰幼兒來說,沒有不能接受的食物,只有不能接受的性狀。


43、對於食物一見就躲,或者進食初期正常,很快出現抗拒,排除對某種食物的味道性狀不接受的情況,應先考慮對食物過敏或者不耐受。比如,孩子一吃雞蛋就躲,即便吃進去也會出現噁心或者嘔吐,應該考慮雞蛋過敏。


44、吃某種食物後,出現嘔吐、急性腹瀉、溼疹等情況,屬於典型的急性過敏。這種情況不考慮消化不良,應該立即停喂。確定對某種食物過敏,要至少對該食物迴避3個月。


45、食物過敏主要是針對蛋白質過敏,很多食物都含有蛋白質,但牛奶蛋白過敏是最早發現而且發生率最高的。牛奶蛋白過敏主要有三大症狀:

  • 第1是消化道症狀,孩子可能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嘔吐、腹脹、便祕,甚至大便帶血;

  • 第2是皮膚症狀,孩子會出現急性的蕁麻疹,或是慢性的溼疹;

  • 第3是呼吸道症狀,孩子頻繁出現不知原因的咳嗽、打噴嚏等感冒樣症狀,嚴重的還會有哮喘。


46、乳鐵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蛋白,可以預防新生兒感染、抑菌抗菌抗病毒、促進腸道有益菌増長、促進鐵吸收預防貧血。而引起牛奶蛋白過敏的是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所以,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選擇補充乳鐵蛋白產品,是沒問題的。


47、微量元素檢測不是常規的體檢項目,如果盲目檢測、盲目補充微量元素很可能加重孩子身體的負擔。

48、媽媽應注意飲食合理搭配,保證食品多樣化即可。寶寶只要日常飲食均衡,就能獲得必須的營養,就不必額外添加營養品。


49、預防鉛中毒:不讓孩子在汽車多尾氣重的馬路上玩;勤洗手,不要啃食異物;水果蔬菜清洗乾淨後食用;多喝牛奶多吃果蔬增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減少鉛的吸收;家庭裝修儘量使用環保材料,減少鉛汙染。


50、不要用浴霸,因為會傷孩子的眼。如真有使用的需要,那麼請在寶寶洗澡前提前開浴霸提升浴室溫度,寶寶洗澡時關掉。


51、孩子的眼睛在前4歲是形成期,極容易受傷害,而且這種危害是不可逆的,無法修復。2歲前最好不看電視,如避免不了每次不宜超過15分鐘;3-4歲每週看電視總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每次看的時間以分鐘計算。

52、看電視還會阻礙語言能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社交能力的發展。因此家長應培養孩子看電視的良好規則,不要讓自己和孩子被電視控制。


53、看電視是被動接受信息,而閱讀是則是主動思考、選擇和接受信息的過程。所以,應從小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愛上看書,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54、不建議孩子使用學步車。孩子在學步車中踮著腳行走甚至快速滑行,沒有自控能力,極易造成意外傷害;另如坐學步車時間過長,對孩子的胯骨、腿的發育也有影響。

55、一些功能上看著很多,其實玩起來沒有太多開發的玩具可以不買,而類似積木或者七巧板這類的孩子可以不斷從中得到變化的玩具,可以適當購買。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56、每次給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不要一下子拿太多的玩具出來給孩子玩,一次只拿一個玩具,不玩了收起來再換一個,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57、加溼器引起肺炎的新聞,讓許多家長誤以為加溼器不可以使用。其實,罪魁禍首並非加溼器,關鍵在於加溼器的使用方法不對,所以,請記得保持加溼器和使用過程的衛生,才是使用加溼器的正確方法:

  • 加溼器最好加純淨水或涼白開。

  • 加溼器的水必須24小時更換一次。

  • 加溼器裝水的部分必須每週清洗一次,其他部位每月清洗一次。


58、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症狀,是某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引起孩子發燒的疾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腸道感染、川崎病等。

59、孩子發燒禁止使用酒精或白酒擦浴降溫,因為嬰幼兒皮膚會吸收酒精,對健康不利。也不建議使用冰袋局部降溫,過低的溫度會使孩子寒顫,特別是體溫調節能力弱的小嬰兒。


60、發燒物理降溫可選擇溫水浴,或者用毛巾沾溫水擦拭全身,特別是脖子、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的部分,以幫助身體散熱。

61、孩子六歲前用常用過熱的水燙腳,不利寶寶足部肌肉韌帶發育,會造成偏平足。如果要給寶寶泡腳,用稍高於體溫的熱水即可。


62、維生素D,可以維持血清中鈣和磷的正常值,能促使小腸黏膜對鈣和磷的吸收,並促使血液中鈣向骨骼轉移和沉積,促使骨質變硬,促進骨骼生長。雖然母乳中的鈣質很充足,但維生素D的含量卻很低,所以及時給寶寶維生素D,對於骨骼的正常生長非常重要!

63、如果新手母乳媽媽餵奶痛,多是姿勢不正確所致。正確的銜乳不僅寶寶吃奶很容易省力,吃得多又快。媽媽也不會疼痛。

64、正確的吃奶姿勢最重要需要寶寶含住媽媽整個乳暈:媽媽抱好寶寶扶住後腦,讓寶寶的下脣抵住下方乳暈的邊緣,然後把乳頭“擠”進寶寶口腔,這樣就能讓寶寶吧整個乳暈都含進。

65、母乳媽媽也要講究餐食的營養密度,如果喝太多湯水會吃不下飯菜,所以應該有技巧地喝湯關於下奶別讓太多的湯水佔你的胃,能吃飯菜才是硬道理。

66、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喂,寶寶吃得太急容易嗆;孩子吃飽了不可勉強再喂,強迫餵奶容易發生溢奶。

67、躺著餵奶壞處多:如果孩子吞嚥不及時,奶水容易流進耳朵,從而引起中耳炎,餵奶時無關什麼姿勢,最好保持耳朵的高度高於咽喉;媽媽在餵奶時犯困打盹的話,有可能讓乳房或衣物堵住寶寶口鼻造成窒息。


68、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媽媽飲食、寶寶需求不斷調整變化,顏色和稀稠度不是有無營養的指標。寶寶6個月以後的母乳依然有營養,只要媽媽願意,可以一直餵養到自然離乳。


69、夜晚開燈睡覺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寶寶出生後要逐漸適應正常生活環境,白天應保持寶寶生活環境的光線明亮及正常聲響;晚上時暗且安靜。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