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至最後一刻 ——記參加木裡縣森林火災救援的涼山軍分區民兵

木裡 消防 涼山 藏族 彝族 王鑫 徒步 四川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2019-04-07

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王德思

堅守,是四川省軍區涼山軍分區參與撲滅木裡縣森林火災的324名民兵的真實寫照。經過4天4夜的連續奮戰,4月3日下午,明火已被全部撲滅。“木裡是我們的家,森林是我們的寶貝,不完全把火滅掉,我們是不會回去的。”民兵隊長邱浩說。

(一)

3月30日下午,幾聲悶雷在群山上空響起。“起煙了!”雅礱江鎮副鎮長、武裝部部長王鑫接到群眾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4支民兵隊伍前往4個起煙點排查,最終在立爾村背後的山上發現明火。

王鑫立即帶領附近4個村莊集結的村民前往支援,經過8個小時的徒步跋涉才走到山頂。不久後,來自西昌的森林消防隊員和木裡縣林草局局長楊達瓦等人陸續到達。

在仔細觀察火勢後,指揮部命令他們到山腰的一處水源地集結露營,待第二日早上再上山滅火。他們分兩路下山,楊達瓦帶著幾名群眾和消防隊員走右邊,王鑫帶著民兵隊伍走左邊。

分開沒多久,只聽背後“啪”的一聲炸響,火球直衝雲霄,裹起白色的濃煙。“熱浪直接撲過來,整個臉都是滾燙的,我側身往山下一滑,不知道滾了多遠,撞到一棵大松樹才停下來。”回過神來的王鑫,顧不上疼痛使勁跑,他剛才站立的地方已經被火焰吞噬。

“兩邊的山脊包著那個山坳,總體形狀很像一個煙囪。”彝族民兵伍成剛將兩隻手掌平行舉在臉前比劃著說,“火順著山坳瞬間衝上來,僥倖的是把山脊上的我們震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

“消防隊員揹著專業裝備比較重,而山坳裡的地勢平坦一些,沒想到這一分開就成了永別。”得知另一隊30人犧牲的消息後,王鑫的眼中難掩悲痛。

(二)

火場的山體坡度接近70度,山路只有不到半米寬,越接近山頂越沒有路,只有採菌子的人走出的小道。

事發地沒有信號,一路狂奔下山的王鑫在31日20時50分左右,才感覺到手機振動,一下收到上百條詢問安全的消息。他用顫抖的手掏出手機趕緊向指揮部報告——17名民兵全部安全。

半個小時後,由多支隊伍組成的搜救隊從立爾村出發,40多名民兵擔任嚮導。藏族民兵撒達扎什好像有一雙夜視眼——在這裡生活了27年,“哪裡滾石頭,哪裡該轉彎,閉著眼都知道”。

4月1日凌晨,搜救隊突破火線封鎖,來到“爆燃”事發地。8時左右發現第一具遺體,17時左右找到最後一具。藏族民兵楊六斤說:“這些消防隊員這麼遠跑到我們的家鄉來滅火,犧牲在這裡,心裡真的特別難受。”

民兵們拿出自己的被子,將遺體小心包裹。用松木和樹枝搭好擔架後,他們又鋪上自己的大衣,再小心翼翼地抬上去。

“按照我們的風俗,一旦抬起來上路,中間就不能放下。”民兵楊寶劍和隊友們每8至12人為一組,徒步8個多小時才走回立爾村。“送英雄回家,再苦再累都不在乎。”民兵們說。

(三)

一袋麵包,一口鐵鍋,半袋米。藏族民兵次仁在火場對面的山頭上守了3天3夜。“想看清火勢發展,山腳和山頂都是不行的,要在對面的山上才行。”在直升機來到火場前,次仁一直充當“觀察哨”。下山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加入了撲火的隊伍。

“民兵熟悉地形和氣候,最主要的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有感情。”木裡縣武裝部部長王瑞華說,“群眾世世代代與山為伴,森林發生火災,他們心裡最著急。”

群山中,一面“黨員突擊隊”的旗幟格外顯眼。這是一支來自木裡縣倮波鄉的民兵隊伍,全部隊員都是共產黨員。民兵隊長唐小軍說,鄉里大家都以能加入民兵為榮,因為名額有限,民兵都是年齡35歲以下身強力壯的。

這支“黨員突擊隊”已經連續戰鬥了4天,每晚都在山上露宿,也只能睡3個小時左右。每到休息的時候,彝族民兵王國華就會獨自爬到旁邊的山頂上找信號——他要給妻子和剛出生的兒子報平安。

目前,明火已經完全撲滅。消防隊員離開後,民兵隊伍還要把火場周圍的煙點逐個清理一遍,確保不會死灰復燃。“把火災消滅掉,就是對犧牲的英雄最大的告慰。”唐小軍說。

(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