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摩托老大要強制退市 第一的寶座他還回得來嘛?

昔日摩托老大要強制退市 第一的寶座他還回得來嘛?

曾幾何時,這個牌子的摩托能賣到1000元一臺,而當時的人平均月收入不過百元。1995年,嘉陵摩托的銷售收入高達46.53億,銷售網絡遍佈全球,也正是1995年,嘉陵在上交所上市,當時的開盤價是23.23元/股。

再看今年5月18日,其股價僅剩5.80元。

昔日摩托老大虎落平陽,岌岌可危,連續三年虧損,面臨強制退市危機。

要知道中國可是全世界摩托銷售的第一市場,嘉陵明明有著先手優勢,且中國的市場如此龐大,稍微搶得到點蛋糕都不至於如此悽慘,它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這得從嘉陵的前身聊起,嘉陵的前身是江南製造總局,沒錯,就是歷史書上的那個江南製造總局,改革開放之時,嘉陵完成了從軍工向摩托的轉型,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嘉陵擁有著國內最為頂尖的工業製造水準。

但就是這樣的嘉陵,依舊無法獨立完成摩托車的製造,當時還是靠著向日本偷師才製造出來第一批次的摩托車,正值百廢待興之際,工人們幹起活來也是幹勁十足,很快,嘉陵就折騰出了CJ50。要說第一批次的摩托車還有點粗製濫造,CJ50已經和本田摩托很像了,堪稱像素級複製,如此之高的相似度引起了本田總部的注意,這下子本田正心氣不順了,正要來中國討個說法。

當時的嘉陵是這麼迴應的,哥們,你們有技術,但到底我們才是地頭蛇,且咱兩國關係剛剛好一點,這錢不如大家一起賺,有福一起享嘛!

本田一想,也對,中國到底人多,人多市場就大呀。

就這麼,本田成了嘉陵的合作伙伴,而嘉陵有了本田的合作更是如虎添翼,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勢不可擋起來, 也是這樣,嘉陵才有了1995年的成績。

但嘉陵後來為啥又不行了呢?

首先,得明確一點,嘉陵是國企,且不是掌握核心資源的國企,摩托車這個市場體量說小不小說大又不大,和汽車都比不得,更不要說和那些掌握了水、電、油這種不用這個世界就“崩潰”的公司比。

且摩托不可能作為公務用車,而對小老百姓來說,就算沒有摩托車,也還可以踩單車嘛。當然,有摩托還是方便得多,重點是摩托牌子多了去了,憑啥買你呀。

而嘉陵呢,實話實說,這些年來嘉陵做的創新不多,不像是哈雷,越做越酷炫,越做越有格調,現如今買輛普通的哈雷摩托都能夠買一輛不錯的小車了,就是因為哈雷在動力和造型上下了死功夫,才能兩次死裡逃生,說多都是虛的,你就說你有沒有做出好東西來讓人特樂意花錢買吧。

沒有?那誰願意當那冤大頭呀。

更何況,政策其實不算很友好,在中國發布了限摩令的城市高達兩百個,雖說摩托的消耗量還是挺大的,但限摩令肯定還是對市場環境造成了不少影響的。

現在的摩托市場,後起之秀不少,自身創新不夠,嘉陵還能撐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