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

從今天開始,墨脫將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今天中午11點,墨脫公路通車典禮舉行。從此,馬車路正式“晉升”縣級公路。

墨脫公路起點位於波密縣扎木鎮,終點為墨脫縣蓮花廣場,也被稱為扎墨公路,它是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的,全長117公里,共比之前縮短24公里。

"

從今天開始,墨脫將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今天中午11點,墨脫公路通車典禮舉行。從此,馬車路正式“晉升”縣級公路。

墨脫公路起點位於波密縣扎木鎮,終點為墨脫縣蓮花廣場,也被稱為扎墨公路,它是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的,全長117公里,共比之前縮短24公里。

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10月31日,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宣佈,西藏墨脫公路正式通車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這條路段半年雨季,半年冰天雪地;歷經5次修建,屢遭雪崩與泥石流。因而多年以來馬隊當道,汽車禁行。

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於2009年4月開始。

“山頂在雲間,山底在江邊,說話聽得見,走路得幾天。”這首西藏南部的當地民謠勾勒的是以往墨脫交通的真實寫照。而今天,這句民謠正在走進歷史。

原來翻個山至少4個多小時,還是順利的情況下,現在隧道開通,記者在24公里處,駕車用時3分30秒,穿越了橫亙在墨脫面前幾千年的3310米的嘎隆拉拉雪山隧道。

負責嘎隆拉隧道出口段的武警交通三支隊,扎墨公路C合同段項目總工程師毛瑞兵說:“它就是一扇門。把這個隧道打開了,就相當於我們打開了墨脫的一扇門,我們就可以自由往來進出了。如果說是沒有這個隧道,以前翻越這個山,一年中有8個月的時間這條路是不通的。”

天路迷題

如果說隧道猶如一扇打開的門,一口瓶頸的話,那麼打開了門,穿越了瓶頸,綿延117公里的扎墨公路沿途,從綠色森林到幽深峽谷;從白雪皚皚到天外飛石;從數不清的胳膊肘彎到隨處可見的雪崩路段、泥石流路段小心慢行的指路標誌,這些都在無聲訴說著這條“仙境”加“險境”的天路謎題。

"

從今天開始,墨脫將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今天中午11點,墨脫公路通車典禮舉行。從此,馬車路正式“晉升”縣級公路。

墨脫公路起點位於波密縣扎木鎮,終點為墨脫縣蓮花廣場,也被稱為扎墨公路,它是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的,全長117公里,共比之前縮短24公里。

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10月31日,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宣佈,西藏墨脫公路正式通車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這條路段半年雨季,半年冰天雪地;歷經5次修建,屢遭雪崩與泥石流。因而多年以來馬隊當道,汽車禁行。

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於2009年4月開始。

“山頂在雲間,山底在江邊,說話聽得見,走路得幾天。”這首西藏南部的當地民謠勾勒的是以往墨脫交通的真實寫照。而今天,這句民謠正在走進歷史。

原來翻個山至少4個多小時,還是順利的情況下,現在隧道開通,記者在24公里處,駕車用時3分30秒,穿越了橫亙在墨脫面前幾千年的3310米的嘎隆拉拉雪山隧道。

負責嘎隆拉隧道出口段的武警交通三支隊,扎墨公路C合同段項目總工程師毛瑞兵說:“它就是一扇門。把這個隧道打開了,就相當於我們打開了墨脫的一扇門,我們就可以自由往來進出了。如果說是沒有這個隧道,以前翻越這個山,一年中有8個月的時間這條路是不通的。”

天路迷題

如果說隧道猶如一扇打開的門,一口瓶頸的話,那麼打開了門,穿越了瓶頸,綿延117公里的扎墨公路沿途,從綠色森林到幽深峽谷;從白雪皚皚到天外飛石;從數不清的胳膊肘彎到隨處可見的雪崩路段、泥石流路段小心慢行的指路標誌,這些都在無聲訴說著這條“仙境”加“險境”的天路謎題。

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墨脫公路通車紀念碑

謎題一,半年雨季,半年冰天雪地,險峻天路,如何化險為夷?

與其他任何一條公路不同,在扎墨公路上,路面風格多種多樣。瀝青路、條石路、砂石路其實各有玄機。比如,在2011年發生過重大雪崩地點的16K,也就是16公里處,路面悄然從瀝青變為類似公園中常見的一條一條的石板小徑:

中交二公院扎墨公路設計代表組組長塗運良:有雪崩或者有泥石流,這種路段我們採取條石路路面,為了保通清理的時候機械好作業。

謎題二,中樞工程嘎隆拉隧道如何衝破地質瓶頸?

現代冰川地貌、地震板塊接合點等等特殊的地質環境,聚集在墨脫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地下,因而工程隱藏了一個個機關待人破解。

毛瑞兵說:“墨脫地塊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一個縫合地帶,這一塊地質活動也比較頻繁,而且這個隧道是現代冰川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在施工的時候遇到很多水,水壓特別大。當時對隧道排水非常惱火,後來在隧道口專門為排水打了個洩水洞,把水都排到山溝裡去了。”

謎題三,山體災害頻發,公路未來如何完善維護?

在沿途的營地中,記者發現隨著通車完成,建築團隊正在逐漸被養護團隊所替代。以往墨脫公路修建了幾十年,因為天災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如今自然環境依舊,而且據說目前有觀測顯示,當地每年有400多次大大小小地震活動,如此蠢蠢欲動的險要之路會不會重蹈覆轍?未來又將如何進行後續維護?

"

從今天開始,墨脫將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今天中午11點,墨脫公路通車典禮舉行。從此,馬車路正式“晉升”縣級公路。

墨脫公路起點位於波密縣扎木鎮,終點為墨脫縣蓮花廣場,也被稱為扎墨公路,它是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的,全長117公里,共比之前縮短24公里。

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10月31日,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宣佈,西藏墨脫公路正式通車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這條路段半年雨季,半年冰天雪地;歷經5次修建,屢遭雪崩與泥石流。因而多年以來馬隊當道,汽車禁行。

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於2009年4月開始。

“山頂在雲間,山底在江邊,說話聽得見,走路得幾天。”這首西藏南部的當地民謠勾勒的是以往墨脫交通的真實寫照。而今天,這句民謠正在走進歷史。

原來翻個山至少4個多小時,還是順利的情況下,現在隧道開通,記者在24公里處,駕車用時3分30秒,穿越了橫亙在墨脫面前幾千年的3310米的嘎隆拉拉雪山隧道。

負責嘎隆拉隧道出口段的武警交通三支隊,扎墨公路C合同段項目總工程師毛瑞兵說:“它就是一扇門。把這個隧道打開了,就相當於我們打開了墨脫的一扇門,我們就可以自由往來進出了。如果說是沒有這個隧道,以前翻越這個山,一年中有8個月的時間這條路是不通的。”

天路迷題

如果說隧道猶如一扇打開的門,一口瓶頸的話,那麼打開了門,穿越了瓶頸,綿延117公里的扎墨公路沿途,從綠色森林到幽深峽谷;從白雪皚皚到天外飛石;從數不清的胳膊肘彎到隨處可見的雪崩路段、泥石流路段小心慢行的指路標誌,這些都在無聲訴說著這條“仙境”加“險境”的天路謎題。

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墨脫公路通車紀念碑

謎題一,半年雨季,半年冰天雪地,險峻天路,如何化險為夷?

與其他任何一條公路不同,在扎墨公路上,路面風格多種多樣。瀝青路、條石路、砂石路其實各有玄機。比如,在2011年發生過重大雪崩地點的16K,也就是16公里處,路面悄然從瀝青變為類似公園中常見的一條一條的石板小徑:

中交二公院扎墨公路設計代表組組長塗運良:有雪崩或者有泥石流,這種路段我們採取條石路路面,為了保通清理的時候機械好作業。

謎題二,中樞工程嘎隆拉隧道如何衝破地質瓶頸?

現代冰川地貌、地震板塊接合點等等特殊的地質環境,聚集在墨脫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地下,因而工程隱藏了一個個機關待人破解。

毛瑞兵說:“墨脫地塊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一個縫合地帶,這一塊地質活動也比較頻繁,而且這個隧道是現代冰川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在施工的時候遇到很多水,水壓特別大。當時對隧道排水非常惱火,後來在隧道口專門為排水打了個洩水洞,把水都排到山溝裡去了。”

謎題三,山體災害頻發,公路未來如何完善維護?

在沿途的營地中,記者發現隨著通車完成,建築團隊正在逐漸被養護團隊所替代。以往墨脫公路修建了幾十年,因為天災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如今自然環境依舊,而且據說目前有觀測顯示,當地每年有400多次大大小小地震活動,如此蠢蠢欲動的險要之路會不會重蹈覆轍?未來又將如何進行後續維護?

墨脫公路通車 我國公路從此實現“縣縣通”,祝賀祖國發展


嘎隆拉隧道

扎墨公路設計代表組組長塗運良說:“懸崖峭壁路段的路很窄,只有3米,彎道很急,下一步看能不能把這些路段通過隧道的方式拓寬,提高公路等級,改善行車條件。從整個墨脫的地理位置來講,肯定要開闢新的生命通道,而且墨脫是一個地震高發區,要再打通幾條路到墨脫。”

天路在昔日的“高原孤島”墨脫縣蓮花廣場終於畫上了一個優美的句點。不過這兩天,在一些路段,早早地飄起了雪花甚至冰雹,給這條險要的道路增添了不小難度。

墨脫公路B段項目部經理程春明今天第一次穿越嘎隆拉隧道,沿著公路向墨脫縣城進發。在他看來,這條路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